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35465415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十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试讲教案第六课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案第十六周到第十八周授完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觉察自己面对学习压力的各种反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望;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为自

2、己作出明智的选择;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认识到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反应是正常的;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地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二、教学重点难点:考前紧张与考试焦虑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

3、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思想认识中的误区和盲点进行点拨指导。四、教学活动设计:第一框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过程:1、绘制自己的理想树:过程:1)让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理想。2)请学生谈谈自己现在的理想。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理想接龙”,每个人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理想并相互交流。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理想树。教师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棵树,留下足够的空间填写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方面的目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提醒学生保留这棵理想树,在本框最后一个活动中将会继续使用。目的是帮助学生在

4、未来的生活道路上确立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2、“小张报考研究生”过程:1)指导学生阅读小张的故事。2)引导学生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在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目的是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理想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3、“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过程:1)呈现三个情境。2)分小组探讨后面的问题,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3)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5、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艰辛的努力。4、“从老师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过程:1)呈现故事情境。2)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对后面问题的认识。3)教师进行总结: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确现在做的事情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为着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既要尽可能长远,又要尽可能具体。5、“杨振宁的故事”过程:1)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故事;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

6、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而要掌握一定策:,特别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具体理想动态的、发展的。把理想变成现实,不仅需要长远规划,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推动理想的实现。6、“给理想树添枝加叶”过程:1)课前通知学生将前面画的理想树带来,并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绿色、黄色和红色彩纸。2)告诉学生绿色代表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黄色代表自己正在努力充实的能力 ;红色代表自己目前缺乏,还需要培养或学习的能力。将彩色纸剪成树叶的形状,提醒学生用树叶的大小来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3)将

7、树叶贴在理想树相应的位置上,并思考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打算。4)在全班进行交流,请一些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理想树,教师予以鼓励,并提醒学生保留自己的理想树,让自己和这棵树一起共同成长。5)办一期壁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树展示出来。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做基础。通过这个“理想树”的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反省自己实现理想拥有能力的状况,鼓励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朝着理想一步一步迈进。(三)教学反思:第二框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教学过程:1、“在压力面前的反应”活动过程:1)请学生回忆,在什么情形下感觉到压力的存在?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面临压力心里有什么感觉?身体

8、有什么反应?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3)教师进行总结: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因此而产生一些心理、生理方面的反应,是很多同学都会遇到的。面对压力要积极应对,不必担心,更不必害怕。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因学习压力而产生一些心理、生理的反应,也是很正常的,要正确面对,积极应对。2、“面对考试的不同反应”活动过程:1)将三个情境呈现给学生。2)讨论后面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目的是是学生认识到,面对考试,态度不同对考试和考试成绩的影响不同,适当的压力非但无害反而有利。理解要使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进步,一定的压力是不可缺少的。3、“对压力的认识”活动过程:1)

9、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以往的生活中,是否有过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2)进一步探讨有关“压力”的说法,帮助学生认识适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有积极的一面。3)全班共同讨论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有时候,压力反而会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鼓励学生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4、“考试焦虑来自哪里”活动过程:1)呈现小清的故事2)探讨后面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3)教师总结学生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找到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讨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5、“考试观念大家淡”活动过程:1)将调查任务课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调查几

10、位学生、老师、家长,请他们谈一谈对考试的看法。2)在全班进行交流。3)教师将大家对考试的看法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学生形成积极的考试观念。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考试的看法,了解其他人对考试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考试观念。6、“现实水平和家人的期望”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思考课本上的四个问题。2)重点探讨如果家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超过了自己的现实水平该如何正确处理。目的是帮助学生科学平评估自己的现实水平,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不因家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而产生老师焦虑感。7、“增强自身实力”活动过程: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供的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2)分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些小组提

11、供的增强实力的方法更多,更有效。3)提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增强自身实力的具体方法。(三)教学反思:第三框 未来道路我选择教学过程:1、“生活中的选择”活动过程:1)教师说明:生活充满选择,每天我们都生活在选择中。让我们以一天为例,看看普通的一天中,会遇到哪些选择。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2)引导学生思考:以前遇到过哪些重要选择?这些选择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面临的重要选择是什么?应该如何面对?目的是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充满选择,有些选择每天都会遇到,而有些选择则会对人的一生重要影响。2、“刘杉的苦恼”活动过程:1)将故事情境和问题呈现给学生。2)

1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全班进行交流。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选择多了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重要的选择是我们成长道路中必然要经历的,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要慎重对待。3、“外来的声音和内心的呼唤”活动过程:1)教师说明:初中即将毕业,我们都面临着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如果升学,读哪一类学校?如果就业,将选择哪一中职业?对此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周围的人会有一些意见或建议。请学生将这些想法和意见记录在课本上。2)在全班进行交流后,教师总结:我们在进行选择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作出明智的选择,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想法,了

13、解周围人的意见,还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目的是帮助学生面临重大选择时,了解来自周围人的意见是什么,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想法是什么,学会处理两者之间的冲突,慎重作出选择。4、“小江的选择”活动过程:1)将故事情境呈现给学生。2)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作出选择之前,该作出哪些准备?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5、“填一填”活动过程:1)指导学生填写表格,并思考表格后的问题。2)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随时予以指导。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全面衡量个人条件和外在条件是对未来作出选择的重要一步,帮助学生衡量自己在面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时,拥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作出明智的决

14、定。6、“困难的选择”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回忆在过去的经历中,自己认为最困难的一次选择。请学生在一张纸用文字或图画表现出来。2)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感到困难的原因,以及自己最后是怎样处理的。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有时候作出选择是困难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响应的后果和责任。但我们只有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才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选择能力。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作出选择是困难的,因为时间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三)教学反思:第四框

15、 拥抱美好未来教学过程:1、“您的知识更新了吗?”活动过程:1)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些小组知道的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最多。2)结合活动后面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从而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了解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目的是通过列举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从中把握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感受社会变化对青少年提出的新挑战。2、比一比:活动过程:1)在同学间进行竞赛,看谁能富有创造性地解决课本上提出的两个问题。2)探讨创新精神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3、“王选谈团体精神”活动过程:1)呈现课本上的故事情境。2)分小组讨论交流后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