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35464796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2023全国助残日领导讲话稿精选篇1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邓朴方主席关于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如何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残联于8月19日-23日在新疆召开全国残联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研讨会。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孙先德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朴方主席在视察20_年国际福祉(康复)博览会时的重要讲话是做好辅助器具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贯彻。讲话全面阐述了做好新时期辅助器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新形势下辅助器具工作的目标和实现辅助

2、器具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具体措施,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辅助器具工作发展道路提出了要求。现将孙先德同志的讲话印发各地,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残联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朴方主席关于辅助器具工作的重要讲话,围绕如何加速全面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展开研讨,以期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促进发展,服务人民。 为广阔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是帮助他们补偿功能、改善状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表达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

3、关心重视下,通过各级残联的不懈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工作网络,近千万残疾人得到了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发展辅助器具事业,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中国残联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 下面,我就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做好新时期辅助器具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辅助器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辅助器具发展不仅是市场问题,更关乎国家大局,关系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应注重综合布局,不仅在量上有突破,更应有质的飞跃。”朴方主席的讲话是新时期做好辅助器具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贯彻。 辅助器具

4、一直贯穿于残疾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辅助器具补偿功能的角度上讲,自有残疾人,就有辅助器具。从历史上看,在我国新疆古墓中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假肢,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现代轮椅的雏形,古埃及的人们就会使用拐杖支撑身体。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快速进步,辅助器具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现代社会中,辅助器具服务已经成为残疾人补偿和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残疾人来说,辅助器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残疾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残疾人的刚性需求,也是残疾人区

5、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 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服务,是落实人道主义思想、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是“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具体表达,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已明确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_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_19号)等重要文件都把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是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

6、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_”规划中,明确将党和政府为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列入其中。 辅助器具工作是最能表达残联工作特点,是全社会“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项民生工作,是我们必须坚守而且要不断拓展的阵地。中国残联成立二十多年来,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残疾人工作从一个较低的起点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内涵丰富、领域广阔的社会事业。从操作层面看,有些业务领域是“残联搭台,他人唱戏”,而辅助器具工作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残联应该而且能够不断做大做强的业务领域。辅助器具应用是残疾人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残联应该成为满足残疾人这一特殊需求的主体。各级残联有

7、责任,也应该把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做好,做成残联的“拳头产品”,做成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做成残联业务工作的品牌。 二十多年来,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作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千万残疾人得到了服务。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服务体系还非常薄弱,保障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所能提供的服务与残疾人对辅助器具多样化、高质量的要求相比,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从服务的“量”来看,目前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配置率还比较低。20_年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显示,城镇仅为11.5%,农村仅为6.7%。从服务的“质”来看,我们为残疾人提供的辅助器具产品的科技含量、个性化服

8、务程度、专业化服务水平与残疾人的期望和需求还相距甚远,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学科建设薄弱,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亟待提高,辅助器具保障和服务能力与残疾人日益增长的辅助器具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并且还将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辅助器具工作目标 当前,辅助器具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辅助器具服务网络,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基本辅助器具服务需求。 (一)健全的政策保障体系是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服务的根底。 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服务,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公益性

9、事业。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完全依靠残疾人自身,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无法保障残疾人获得与我国经济水平相适应的辅助器具服务。实现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服务,必须建立相适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从国际残疾人事务发展的历史经验看,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服务,都是建立在相应的保障制度根底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法律制度。保障制度包含多个层次,有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有长效的,也有临时的。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之能够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基本辅助器具服务需求,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根底性工作。 (二)完善的服务机构网络

10、是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服务的保证。 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服务,在操作过程中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残疾人如何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辅助器具,什么样的辅助器具能够帮助残疾人解决存在的困难,残疾人到哪里获得自己需要的辅助器具服务,辅助器具的适配怎样才能符合残疾人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来解决。只有建立覆盖城乡的专业机构服务网络,建立不同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机构,组建担负辅助器具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职能的具体工作部门,提供满足需要的工作条件,才能保证辅助器具适配得到落实。我国辅助器具服务体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三)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残疾人获得辅助器

11、具服务的关键。 辅助器具适配是专业化服务,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在全面了解残疾人功能状况及其他个人基本情况后,经过专业的评估,提出适合的辅助器具适配方案,为残疾人选配合适的辅助器具,改善残疾人功能状况,提高其生活、学习、工作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过程。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辅助器具服务基本由辅助器具技术门诊承接,由医生、康复训练师、辅助器具工程师等各类专业人员组成工作团队,为残疾人提供功能评估,开展职业发展分析,帮助选择最适宜的辅助器具,提供无障碍环境改造方案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辅助器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高等院校设立了相应的

12、专业,国家有专门机构开展从业资格的培训、考核、评审和认证。辅助器具适配的专业性决定了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必须依靠专业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的核心内容,是辅助器具事业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源泉。目前,广东、江苏、浙江、*等省残联与当地的医学高等院校合作,开设了辅助器具专业,其他地方也应积极探索,展开合作。 除了上面所强调的,辅助器适配体系中还包括学科体系、专业技术体系、产品研发体系、产品生产和流通体系,以及行业管理体系等内容,都需要我们去着力推动,付出不懈努力。 三、奋力实现辅助器具工作飞跃式发展 各地要不断提高认识,充分解放思想,以机构建设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项目实施为抓手

13、,努力实现辅助器具工作飞跃式发展。 (一)抢抓机遇,纳入大局,探索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国家正在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家要充分认清形势,把握这个历史机遇,着力推动辅助器具服务保障政策建设。中国残联制定下发了残疾人辅助器具基本配置目录,提出了指导意见,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了贯彻落实措施,为残疾人辅助器具基本配置服务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保障。安徽、新疆等地率先将部分辅助器具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范畴,很多省都把相关保障政策的制定纳入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残疾人工作目标。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目前辅助器具服务政策保障范围还很窄,保障的程度还不高,机制还不完善。

14、除工伤致残人员外,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配置问题还缺乏统一的制度安排、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明确的补助范围,这是我国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服务满足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辅助器具服务保障制度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努力以“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为目标;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逐步推进保障制度的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和可以创造条件的地区要先行一步;三是探索建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保障政策。 (二)狠抓落实,夯实根底,全面推进机构建设。 辅助器具工作千头万绪,机构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必须构建一个功能完善的省市县服务机构网络,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目前,全国的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十

15、分薄弱。相对于党和政府对于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要求、残疾人对辅助器具服务的迫切需求和“_”时期急剧增加的任务压力,机构建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两年,中国残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包括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在内的康复机构建设。中国残联将20_年定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年”;制定了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建设基本标准,对一、二、三级辅助器具服务机构的规模、人员设置、服务内容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助器具服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对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和主要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中国残联还与各省签订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东中西部地区各级残疾人辅助

16、器具服务机构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现在看起来,但凡领导重视的地方,机构建设进展就快;机构建设进展快的地方,辅助器具工作做的就相对好一些。希望地方各级残联要充分认识这一点,不遗余力地抓好机构建设。有些地方,觉得目标责任书中的任务定的有点高,完成有困难,我们充分理解,正是因为困难,我们才反复要求,才要狠抓落实。我们认为,中国残联提出的标准和要求,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残疾人期待的,符合分类指导的原则。从根本上看,如果没有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服务就是空谈。向社会“购买服务”是我们一个重要工作手段。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市场天然是追求效益的,而为残疾人服务更多强调的是公平,辅助器具服务作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