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35464784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篇1 按照团中央关于开展_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_4号)、团省委关于开展_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院团委严密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的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院团委结合我

2、校实际情况,于6月2日下发关于开展_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山大商院团字_7号)文件,对此项活动开展了全面部署。徐院长高度重视,对开展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院团委于6月27日组织召开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_年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学院陈增寿副院长,院团委郭德明书记、武雅蓉副书记,各院系团总支书记以及各实践小分队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共300余人参加动员大会,学院副院长陈增寿教授为各实践小分队授旗并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同时,各院系结合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集中开展实践教育培训、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3、并制定实施方案和活动安全预案,明确实践内容,做好活动规划,细化活动环节,为实践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学院领导对此次活动的实践过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7月5日,学院陈增寿副院长在院团委郭德明书记的陪同下,检查了清徐县孟封镇尧城村和吕梁市文水县田家堡村两个社会实践地点,看望了在这里开展社会实践的小分队成员,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陈院长就同学们的吃住情况、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否适应当地的生活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亲切交谈,并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在生活能力、思想境界等方面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还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

4、规划,并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能够继续发扬积极、主动、奉献的精神。 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各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全院共组织集中实践队伍35支,_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其中自主实践300余人,组队实践600余人,收回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共计900余份。各小分队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活动形式多样、主题深刻,实践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支农、法律宣传;奔赴偏远乡村开展支教服务、文化惠民等。 通过实践活动,不仅使我院广阔青年学子更早接触社会、

5、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引导我院广阔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承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宣传到位,影响广泛 院团委十分重视“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工作,活动开展期间通过校园网、活动简报等形式将实践中的照片、通讯报道及时、高效的发布。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收到实践简报230余篇,院团委选发简报86篇,我院各实践小分队通讯员认真攥写、及时传送每日实践简报,同时院团委安排专人整理、编排,及时将活动简报上报上级团组织,实现了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 此外,我校的社会实践

6、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受到包括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晚报、山西生活晨报等5家报社及包括“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山西新闻网”、“大学生网”等6家网络媒体开展了近00次的宣传报道,使社会各界对我院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能力、服务意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活动影响面大,社会反映强烈。 四、国家重点及专项计划团队,卓有成效 经院团委申报、团省委推荐、团中央批准,我院赴长治市屯留县“天翼”智慧城镇调研服务队获批成为“_天翼智慧城镇调研计划”全国00支专项计划中的一支,并获得5000元专项经费支持;艺术设计系赴长治市黎城县西井镇源庄村支教志愿服务队以及音乐系赴*市桃林沟

7、文艺下乡实践队获批成为_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国家级重点团队,也是我校近年来首次获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 活动期间,赴*屯留县分公司“天翼”智慧城镇调研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对自己的角色开展了转换,从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一下子变成了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相挂钩,从各方面寻找自己的专业欠缺;同时,通过在电信公司的实践学习,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技能,而且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理论难题通过具体实践得到了圆满解决,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系结合专业特色,深入*市桃林沟开展文艺下乡,共组织大型文艺演出3场,搭建了文化宣传与社

8、会实践之间的桥梁。同学们将实践工作与自己平日在学校所学相结合,积累宝贵经验,深入基层的实践也让大学生志愿者认识到学习知识扎实的重要性,这些实践经历也为今后再更好地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艺术设计系赴长治市黎城县西井镇源庄村支教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深入根底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学校开展支教服务活动,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的宗旨为当地几十名学生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在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留守老人民生状况调查和相关志愿服务。义务支教与支农深化了同学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9、。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我校广阔青年学子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就业素质,更为今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根底。我们坚信,商院学子定将团结一心、努力奋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一次实践服务活动的大潮中,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用实际行动为民服务、报效祖国。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篇2 一、活动简介 实践时间:_年7月5日_年7月20日 实践地点:*市汝南县良屯村 实践目的: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三下乡”工作的号召,服务农村,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传承红色经典,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指导老师:汤基德

10、老师、唐福永老师、刘凯老师 实践小组成员:施政杰、于逍遥、李楠、易春阳、韩林廷、谢科、赵甜甜、刘琼、朱伟、李雪、崔翔、蒋欣、刘志超、徐志达、秦露、尚丹丹 实践内容: 1、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问题。 2、红色记忆重温。 3、丰富村民文娱生活。 实践形式: 1、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留守儿童问题。 2、以宣传单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 3、“一对一”帮扶、发放学习用品和帮扶卡。 4、红色电影展播,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娱生活。 二、活动总概 本次“三下乡” _文化、卫生“三下乡”工作的号召下,由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团委牵头,在系党总支书记张水成教授及学工办老师支持和指导下,由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16名同学组

11、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于_年7月5日_年7月20日前往汝南县良屯村开展以文化下乡为主的“三下乡”活动。 本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前期的准备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后期总结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践小组的组建,思想动员,与活动地点即汝南县良屯村村委及良屯小学的先期接洽。社会实践工作主要包括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留守儿童问题,以宣传单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务农,“一对一”帮扶农村儿童学习生活及举办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丰富文娱生活。后期总结工作主要包括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资料的整理与总结。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通过实践小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共发放宣传

12、单3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份,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计划之下开展的,且大部分的计划都有较强的实效性,但是也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有限,以至于在计划中一些项目很难实施的情况。我们开展的几项活动所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都得到了农民的认可,真正到达了文化下乡的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展现当代青年精神风貌,锻炼新时期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活动,大学生通过三下乡体验社会感悟生活,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必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经过了15天的“三下乡”活动,实践小组收获很大。每一位志愿者都能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尽心尽力的帮助留守儿童,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为契机,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无私奉献、服

13、务人民。大家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精神境界也得到升华。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组队与思想动员 基于“三下乡”活动服务农村的宗旨,在活动筹备之初,系里领导在人员确定的问题上,对实践小组组员提出一系列要求。经过自愿报名、结合指导老师意见等环节选出了一批优秀的队员,形成了本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小组这个充满了凝聚力的团体,为这次活动的完成奠定了根底。 2、先期接洽受学工办唐老师指派,在张亚东同学的引见下,我向汝南县良屯村村委及良屯小学领导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及内容,并就活动启动仪式细节、实践小组的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商谈。汝南县良屯村村委及良屯小学领导纷纷对实践小组的到来表

14、示热烈的欢迎和大力支持。 (二)社会实践内容 1、留守儿童问题 本次“三下乡”活动服务对象是汝南县良屯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外出打工。村户家里的成年人绝大多数外出打工,每年回来一到两次,与子女通话次数较少,孩子们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文化很低,无法满足他们课余时间承受辅导的需求。不过孩子们都很懂事,据老人们反映,孩子们放学后都能尽己所能做些家务。 根据调查情况,我们决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辅导孩子们功课上,不仅解决了书本遗漏问题,而且交给了孩子们一些学习方法。此外,我们还向孩子们发放了留有自己电话号码的帮扶卡,与孩子们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 2、红色记忆重温 我们走访了老战士,老党员的

15、家庭,倾听他们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红色故事,重温红色经典,增强了我们对党的热爱,使我们更加感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习老战士、老党员的革命精神,热爱党,珍惜美好,奉献社会。 3、丰富村民文娱生活 我们播放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一批优秀的红色电影,并且举办了文艺晚会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这些活动密切了我们与村民的关系,加深了感情,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组织活动的能力。 (三)后期工作 返校后,小组成员开始了对活动期间的各类资料的总结和整理工作,对相关数据开展了分析,做出实践报告并交流心得,为下次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篇3 参加了学校举办的_中医药高中高中生“三下乡”医疗服务活动,前往_县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实践时间: _年_月13日_年_月20日 二、实践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