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35464780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打假办工作总结2022打假办工作总结1 根据省局关于20xx年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通知,我市质监系统认真履职尽责,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遏制生产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现将农资打假专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行动迅速。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迅速研究,及时召开全市质监系统农资打假工作会,传达和学习国家、省、市关于农资打假相关文件精神,就组织领导、宣传动员、阶段分工和信息报送等工作开展了部署和强调,要求全市质监系统进一步提高对农资打假专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

2、专项打假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同时结合xx市实际印发了xx省xx质量技术监视局关于2009年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质监局明确农资专项打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突出重点,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工作方案,确保专项打假行动取得实效。 二、周密部署、内容丰富 我局制定了xx质监局“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实施方案,并召集各区县局分管领导对宣传周活动开展了安排部署,分成7个“农资打假下乡”宣传行动组深入各乡镇开展农资打假下乡宣传活动。 (一)组织“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检测活动。“农资打假下乡”共进村120个,入户436个,深入农资销售商店及农户家中,抽取农资样品并免费检测共140个,检测合

3、格率为66%。 (二)开展现场咨询、现场受理举报投诉活动。3月13日为我市“农资打假下乡”集中宣传日,7个宣传行动组分别在7个区县乡镇开展了现场咨询、现场受理举报投诉活动,并邀请了当地农技站及化肥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向农民群众宣传如何区分真假化肥、如何选购农膜及农机产品、如何选购农药等根底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10747份,受理农民咨询共1449人次,受理农民举报投诉案件13起。 (三)召开生产企业座谈会。3月6日我局召集全市农肥生产企业负责人和各区县局分管执法工作领导对如何确保我市农资产品质量开展了座谈。欧局长在座谈会上指出:农资产品质量涉及广阔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希望我市农资产品生产企业要有做

4、“良心农资”的理念,切实增强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全市质监部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责任,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把监管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四)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自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以来,我市质监系统统一部署,对有过质量违法行为的企业重点检查、反复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3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5台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1个,查办农资案件44起,查获假冒伪劣化肥共104吨,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共18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1.4万元。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今年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我局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深入活动现场,重点对“农资打假下乡”、查办大案

5、要案、标本兼治措施及12365打假投诉举报咨询台维护农民利益等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方面开展宣传和报道,营造了有利于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环境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开展社会监视,更有利于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三、取得的成效和缺陷。 通过三个月的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提高了广阔农民群众质量法制意识和识假辨假的能力,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不合格的农资产品,xx市农资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我市农资生产经营秩序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得到了广阔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当然,此次活动仍有不少需要提高和改良的地方,如检查涉及到的区域还不够宽,涉及到的农资种类还不够多等。

6、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变专项行动为常态监管,不断增添措施,抓好生产源头,确保农资安全。 2022打假办工作总结2 按照中央、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区打假办的部署,开春以来,xx区农业局开展了春耕、夏季、种子及农药专项农资打假检查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行动情况总结如下: 针对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xx区农业局精心部署,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迅速行动,有重点地开展农资打假检查。检查行动从20xx年3月6日开始至5月24日,出动检查人次110人次,检查了8个镇120间次农资经营门市,抽查了300多种农资产品。 从检查结果来看,xx区种子经营较规

7、范,特别是水稻杂交种子,玉米杂交种子和西瓜种子的质量都比较好,农药及化肥的标识问题比较混乱。经过近年来严厉打击制售毒鼠强违法行为后,鼠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基本杜绝售存、使用毒鼠强的行为,只剩下串街走巷的贩者在市场少量售卖。半年来,查封了违规销售的农药(包括鼠药)10个品种0.15吨,肥料13个品种4.5吨,案值共0.9万元;立案处理案件9宗,有9间违法经营农资单位受到行政处分。 通过半年来农资市场的整顿工作,严厉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提高了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和广阔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持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

8、效益。 2022打假办工作总结3 一、工作完成情况 1、今年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98起,其中立案115起,累计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金额90余万元,端掉制假售假窝点2个。 2、重视并积极受理质量申诉。利用12365举报投诉网络和社会质量监视员网络,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xx年我局共受理投诉案件22起,均得到妥善处理,为投诉者挽回经济损失4xx元。 3、新闻报道与信息上报工作,完成新闻报道22篇,其中国家省市级报刊媒体上稿件5篇,编发质监信息26篇。 二、完善和落实执法打假责任制 1、实行执法打假责任制。结合xx年执法打假工作要点,全局实行执法打假责任制,局长、主管副局长(稽查队长)、稽查队长、执

9、法人员层层签定执法打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执法打假目标任务压死了责任,有效调动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执法打假督查制度。对市局部署的专项行动、转办的案件和其它事项,开展及时登记,履行签批手续,明确责任后,建立督查记录,采取日常督查、例会督查、领导督查三种方式,监视责任单位和人员贯彻落实专项行动、转办的案件和其它事项,确保按时完成。 三、专项整顿取得实效 今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食品、建材、农资、家具、服装、絮用棉制品、危险化学品等十类重点产品的检查工作,对专项整顿工作实行局长牵头、分管局长主抓、责任科室主办的层级管理机制,建立了专项整治例会制度,定期调度、不定期督导,确保各项整治目标任

10、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和在用特种设备安全,我局根据省局市局工作部署和有关部门要求,利用国务院出台食品安全监管特别规定的契机,迅速行动,对全县列入食品市场准入监管范围的28家食品生产企业和70余家食品小作坊开展了集中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专项检查活动。特别三鹿发生后,我局迅速行动,对回隆糖果产业园区内的所有糖果生产企业加强了巡查力度,敦促企业建立原材料进货台帐、食品添加剂备案登记制度、产品出厂检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重点监管。由于工作措施得力我县没有出现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我局重点工作之一,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局对全县在用的特种设备开展了

11、逐一登记排查,累计拆掉3家浴池锅炉、责令限期整改检验合格或降压使用32台,针对魏县压力容器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我局对全县21个乡镇开展划片分包,建立责任区,进一步加大了排查力度,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 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打假。根据国家局及省市局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下乡”的要求,我局对辖区内化肥市场开展了全方位检查。在今年3月份“春耕”季节,共抽查化肥15个批次,合格13个批次,不合格2批次。有力的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阔农民的合法权益,树立了质监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维护了技监部门的良好形象。 开展建材市场的整治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局及县政府的要求

12、,对全县建材市场开展了认真细致的检查。截止目前,查处15家免烧砖厂无标准生产,10家加工生产塑钢门窗的企业无证经营。 2022打假办工作总结4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全国、全省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后,我们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了xx市农业执法支队20xx年春季农资市场整治方案,对各项整治工作从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步骤、措施及要求等方面做了周密安排,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执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结合春季农资市场集中整治执法检查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全省

13、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现场讲解等形式,对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了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7000多份,为560多名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提高了识假辨假维权能力和农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执法水平。由支队分管领导带队,带着执法人员对各县(区)农业执法人员开展了集中培训,共培训农业执法人员130人。培训采取现场办案和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县区重点农资市场和重点乡镇门店开展了执法检查,从检查方式、检查项目、违法行为判定等方面开展了现场培训,对查出的问题敦促县区开展了处理和整改,随后利用课件

14、从执法程序、法律文书制作、自由裁量标准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课堂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全市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掌握了办案技巧,提高了执法能力。 (四)加强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深入三县一区主要农资市场和重点乡镇,对种子市场“两证两账一票”、种子标签、种子来源、品种审定编号和适应推广区域、种子经营备案书登记情况和种子审定推广等内容开展了认真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40人次,车辆60台次,检查乡镇45个,检查种子经营户125个,检查品种400个,对种子包装不规范、未按规定备案和种子标识标签不规范的15家经营单位责令开展了整改,调解种子纠纷5起。 (五)加强农药、肥料市场整治,确保安全生产。一是抓

15、好重点农时的监管。从3月中旬开始,深入各蔬菜种植区域,重点检查农药经营者的经营资格、购货发票等情况,开展了农资备案登记,对企业(户)经营的农药产品从名称、商标、成分、数量、生产厂家等方面开展认真检查,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农资流入市场。二是严厉打击违法经营假劣农药和销售使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严查三证不全、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号、标签不规范以及“以肥代药”等违法行为。三是依据xx市农牧局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情况的通报,与农产品监测中心联合对烟雾剂产品开展了专项整治检查,将添加隐性成份“克百威”的五种烟剂产品开展了追根溯源及销毁处理。在专项行动中,共检查乡镇41个,农药经销点385个,抽查农药标签800多个品种,查处不法经营企业10家,收缴、查扣假劣农药424瓶(袋、盒),限期整改农药经营户6户,抽查复合肥料69个品种,其中无证号产品1个。针对农药、肥料标签抽查中出现的不合格标签的问题,依法开展了查封整改,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放心肥。 二、存在问题 通过开展春季农资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遏制了违法势头,规范了市场秩序,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种子市场中,个别企业种子标签标识不太规范,个别农资经销门店经营档案不健全;二是全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