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35445762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1 一砖一瓦皆显乡韵,草木田溪处处风景。初夏时节,走进全国脱贫攻坚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示范村*市阎家河镇石桥垸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秀美的水墨画卷。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组织涣散、经济落后、环境脏乱差的贫困村。 变化从何而来?*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关键在于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推动共同缔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全领域全过程。 近年来,*深入总结石桥垸村等共同缔造试点村工作经验,聚焦“一城一乡”两条主线,将共同缔造向全市铺开,让一个个“盆景”串点成片。

2、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村民从“唱反调”到积极参与 20xx年,住建部脱贫攻坚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项目落户阎家河镇石桥垸村。该村有22个自然塆共3098人,各塆组具体情况不同。对于共同缔造,村民不理解、不支持。 20xx年11月,徐家寨塆申请到300万元中国传统古村落改造资金,根据规划,需要拆掉36户村民的杂物间、牛栏和茅厕,统一改建为小花园,遭到村民的反对,导致工程迟迟不能启动。 “这不是搞花架子面子工程嘛,哪能每家房前屋后都建小花园?”村民徐定贵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一语点醒村党支部书记徐永新:“乡村建设得好不好、美不美,村民最有发言权。” 经村民推荐、村党支部提名,村委会聘请乡贤、退休干

3、部、老组长等7人组成综合治理委员会,一户一策,制作调查问卷,逐户走访,并通过召开塆组群众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规划,形成共同缔造建设项目清单。有了村民的支持,村落改造顺利推进。比方对房前屋后的小花园不搞“一刀切”,村民可自行决定栽花或种菜。如今,徐家寨村民房前屋后,既有小花园,又有小菜园,村民们有的用小石头、瓦片垒起围栏,有的用木桩、竹子围成栅栏,美观自然,成了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共同缔造过程中,*在农村广泛建立的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组织体系和五会一队等自治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让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同围一张桌、同坐一条凳、同商一件事。”*市委组织部副部

4、长雷兴威说。 党员带头,自己动手建家园从“当配角”到“做主角” 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大塘黄家塆建设污水管网,工程预算78万元,实际只花32万元,为何能省一半多? “除了几名技术工外,都是我们村民自己投工投劳。”村民黄忠华说,村里污水管网建设启动后,几位做过泥瓦匠、木工的村民领头,组建施工队,全塆112户人家参与土石方挖掘、排水管铺设,不拿一分钱酬劳。为了节省石料费用,几十名村民还到后山拾碎石,一筐筐抬到村里。 “村民有了积极性,其他事情也就好办了。”柏林寺村党支部书记刘有福介绍,修建百姓大舞台,村民黄忠仁带头无偿拆掉了自家米面作坊,带动全塆拆掉217间牛棚猪圈和旱厕。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罗田

5、县新铺村苍葭冲塆。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塆95户村民主动拆掉私搭乱建的猪圈、牛栏、茅棚等,按照统一规划,办起进士油面小院、武举人酒坊、古井茶苑、乡吧客栈、丁豆府、田园餐厅等,脏乱差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出工出力不要报酬,自拆猪圈、牛栏、茅棚不要补偿,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中,成为普遍现象。 三分建、七分管。苍葭冲塆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卫生理事会等5个村民自治组织,每位党员均设立了“党员责任岗”,每口塘、每条路都有人管护。比方卫生理事会每月组织两次大检查,由村民共同评价,分“最清洁”“清洁”“不清洁”三个等次张榜公布。“自己动手建的家园,大家都格外珍惜爱护,生怕

6、门前屋后有一点垃圾。”村民何晓莲说。 拆掉院墙共建共享从“老大难”到“新样板” “院墙打通后,出门是公园,里面像花园”黄州区赤壁街道青砖湖公园小区,退休教授杨奠基迷上拍抖音,天天秀他的晚年生活环境。 青砖湖公园小区是由5家单位平均房龄超过30年的宿舍区“破墙合体”而成,“破墙合体”之前,每家各自为政,公共空间局促、设施老旧,缺少管理,一遇大雨就涝。 “小修小改难以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动员5家单位拆掉院墙、共建共享。”赤壁街道办事处主任郭薇说,这道理大家以前都懂,但做起来就难了。现在依托“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综合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这一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和“两长四员”,

7、工作就好做多了。 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对5个宿舍区206户居民一一上门走访,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共同参与制定改造方案。 改造工程启动,横亘在5个宿舍区之间的4道2米高围墙被拆掉,共腾出24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打造成小区中心花园;下水道管网重新改造,建起2座每小时排水量300立方米的排涝泵站;贯穿小区内部通道,铺设沥青路面,增设门岗门禁居民们强烈反映的4大类20多个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环境好了,烦恼少了,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的共同治理中:禹王财政所住户范建明,义务担负排涝泵站管理工作;区农村财政服务中心住户何国堤自发给院内花草浇肥施水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2 10月20日,浮山街道“共同缔造

8、”工作专班、太乙村、白鹤村“两委”干部及乡贤理事会等代表赴杨畈村、西关村考察学习。 参观学习过程中,大家对所到之处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宽阔的道路、广场、百姓舞台,美观的乡韵文化宣传栏,各具特色的群众活动中心及葡萄产业大为赞赏,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对“共同缔造”精神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明晰了太乙村、白鹤村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思路和举措,为进一步为乡村“共同缔造”注入了新的动力。 转变观念干在先 “太乙村共同缔造工作相对落后,早建设早受益,不仅要把田地利用起来,立即要请人将四组村民老屋的面积测算出来。”太乙村四组组长颇有感触地说道。 “杨畈村、西关村建设了具有文化底蕴的根底工程和配套完

9、备的雨污分流设施。西关村还地处山区,太乙村的地势相对平整,资金投入相对少且能更好地设计布局。我们要组织好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位置出位置。回去第一步先借用无人机勘察村级土地情况,力求将荒废土地变废为宝,增添太乙特色,发挥太乙资源禀赋优势。”太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汲取经验勇创新 作为太乙试点村湾的四组,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太乙村负责人认为太乙温泉和太乙洞等旅游景点所带动的就业作用发挥不够,应进一步发展有别于杨畈村和西关村的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就业致富。在考察学习后,决定立即成立村湾整治理事会,召开村湾会议,发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筹集资金,共同缔造美丽太乙。 顶层设计重谋划 “每个村情况不同,要

10、因地制宜。思考升华出太乙村的特色和亮点,组织群众集体投资,集体建设,集体共享。”太乙村驻村负责人说。 下一步,将由村里先构思,拿出规划、方案,邀请设计公司再修缮,组织发动群众共商资金怎么用,在哪些地方用,同时,多走出去考察学习,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格局,认识差距、找准定位,把太乙村打造得更好。 村共同缔造工作总结3 走进寺坪镇大小村落,一幅幅美丽村景映入眼帘,宽阔平坦的村组干道,错落有致的平台楼宇,美艳欲滴的红花绿叶,一砖一瓦皆显乡韵,草木田溪处处风景,让人在美好环境中真切感受到幸福生活。今年以来,寺坪镇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民心,共同缔造会聚合力,干群共建美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干群共谱乡村振兴崭新

11、篇章。 一、纵横交错,会聚共同缔造最大合力。 坚持齐抓共管,干群互促。 一是形成纵向到底的组织模式。坚持高位推动、支部带动、群众互动的纵向联动方式。党政“一把手”深入将“共同缔造”理念作为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抓手,深入台子包、岗子等村开展实地调研,找方法、挖典型;组织、宣传、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配合,选配精兵强将组成专班一起抓、全力推,形成了一抓到底的强大合力。 二是形成横向到边的自治模式。强化村级自治组织建设,以群众组织带群众,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重点打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的志愿服务组织。如峡口村以“时间存折”积分模式激发群众共治积极性,吸纳300

12、多人参加其中,让群众有了“主心骨”“风向标”。 三是形成纵横互促的共治模式。形成“干部+群众”互促模式,通过“镇村干部定要求、党群大会共通过、自治组织来执行”的方式,将干部群众严密串联,推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二、上下交融,激发共同缔造最大动力。 坚持角色互换、群众主体。 一是党建引领,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寺坪镇台子包村坚持支部领头、党员带头模式凝聚群众力量,通过“群众提点子、专家出本子、就地取料子、大家想法子”的方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先后带动群众载补苗木绿植6000余株,拆掉柴棚、猪栏70余间,新建各类附属房100余个,撬动

13、农户投入资金180万元,群众参与率95%以上,在全县乡村振兴观摩现场会中位列第一方阵。 二是平台引领,变“台下”为“台上”。依托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充分听民意、聚民声,让群众谈需求、画蓝图。寺坪镇庹家坪坚持将“话筒”和“舞台”交给群众,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由群众说了算,以最大限度的群众决策权保障了最大程度的群众积极性,将美庭院、建家园变成了群众行动自觉,干群共同打造了一个文化浓、环境美、乡风好的星火庹家。 三是红利吸引,变干部“独唱”为“合唱”。抓发展的关键是抓产业,要以产业奠基增强支部向心力,群众凝聚力。寺坪镇峡口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400余亩,让群众从“我要钱”

14、变成“我出钱”,60余户农户主动入股合作社,实现集体产业共建共管共享,农户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心愿梦想成真。 三、内外兼修,展现共同缔造最大引力。 坚持软硬齐抓,共建共享。 一是美丽家园一起建。充分凝聚党员群众、乡贤能人力量,形成“共建”热潮。寺坪镇简家坪村发动群众清垃圾、修树枝、添绿化,干群同心共同打造了美丽庭院“升级版”。 二是和谐家园一起管。抓好制度“硬”约束,由群众共评共管。寺坪镇台子村由党员、乡贤共同编写村规民约,成立村级调解委员会,整合“五老”力量化纠纷。同时,制定环境卫生评比制度,让群众评等级、群众来公示,明确党员卫生责任岗,分区包保,共同管好美丽家园。 三是

15、幸福家园一起享。坚持“塑形”“塑魂”齐发力,让群众“住得好”的同时“得享受”。在全镇组建舞蹈队、腰鼓队50余支,由村内自编自演自导文艺晚会,干群共同唱响文化乐章,让群众乐在其中,快乐开怀。坚持协同打造,如沿河片区试点村将忠勇文化、仁爱文化、孝善文化串点成线,有效激发片区效应。 四、点面结合,焕发共同缔造最大活力。 坚持创新思路,统筹推进。 一是以奖代补,试点先行。“要想激发群众热情,就要让群众有利可图”。这是寺坪镇岗子村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秘钥,为防止群众当“看客”,村集体创新实行以奖代补方式,以1:1.2物资奖补模式让群众出资出力,献计献策主动推进庭院整治,撬动农户投入资金240万元。同时,强化结果运用,以岗子村为试点,在全镇用好“以奖代补”良方,激发群众建设热情。 二是集中观摩,比学赶超。由全镇集中统筹,各村自行组织,让群众外出看一看、比一比,通过“后进村”与“先进村”相互比照模式,让群众“眼红”“厌羡”,最终实现了“要我干”到“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