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429420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将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参考答案:D略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C. 催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煤油和

2、柴油等轻质油的产量D. 由煤的干馏可知煤中含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参考答案:C【详解】A.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 石油的催化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的产量,故C正确;D. 煤中不含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但煤的干馏可生成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C。3.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溶液 C混合物 D化合物参考答案:C4. 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水、过氧化氢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BH2SO4、HN

3、O3、H2CO3都属于酸 C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DNaHSO4、CuSO4和KMnO4都属于盐参考答案:C略5. 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2NO2-+ xI- + yH+ = 2NO+ I2 +2H2O(已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中,x=2,y=4B.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的NO的体积为22.4 LD. 为使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N2后再排出,可选用的试剂是NH4Cl溶液参考答案:C【详解】由I元素原子守恒可知x=2,由电荷守恒可计算y=

4、4,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氧化剂是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3降为+2;还原剂是I-,I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x=2,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的NO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由于NH4+NO2-=N2+2H2O,为使NaNO2转化为无污染的N2后再排出,可选用NH4Cl溶液,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涉及到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在标准状况下,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6. 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abcAAlAlCl3Al(OH)3BCuC

5、uSO4Cu(OH)2CSiSiO2H2SiO3DCCOCO2 参考答案:D略7. 某晶体由两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和结晶水组成,取少量该晶体进行如下实验:将晶体置于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待试管冷却后,加水使固体全部溶解;向试管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同时加热,沉淀的物质的量先增多后减少,但最终仍有沉淀未溶解,在此过程中还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根据以上实验判断,该晶体是( )AKAl(SO4)212H2O B(NH4)2Fe(SO4)26H2OCNH4Al(SO4)212H2O DKClMgCl26H2O参考答案:C略8. 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它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

6、应是A BCD参考答案:D9.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参考答案:D略10.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参考答案:A略11. 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7、)ACH4 BCO2 CHCl DN2参考答案:C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同质量时,计算出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分子组成判断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含原子的多少解答:解:设气体的质量都为1g,A、1gCH4的物质的量为 =mol,含有原子数目为 5NA,B、1g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含有原子数目为 3NA,C、1gHCl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 2NA,D、1gN2的物质的量为 =mol,含有原子数目为 2NA,综上分析,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HC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量和气体的分子组成计算

8、原子数目的多少12.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参考答案:A13.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中含有NA个分子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的分子数为NA C1 L 01 molL-1溶液中有01NA个Na+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水的质量比为28 :9参考答案:D略14. 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Cl,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该溶液

9、中含有58.5 g NaCl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的NaCl物质的量为0.1 mol参考答案:B略15.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是同素异形体C.氧气是单质,臭氧是化合物 D.氧气和臭氧的性质完全相同参考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 (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

10、择装置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 ,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3)装置A中的名称是 ,进水的方向是从 口(上或下)进水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漏斗下端的旋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海水 粗盐食盐水氯化钠晶体,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等于7溶解 过滤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选项字母)abcd参考答案:(1)D;A;(2)B;萃取;(3)冷凝管;下;

11、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4)ad【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采用蒸馏的方法;(2)从碘水中分离出I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萃取方法;(3)装置A中的名称是冷凝管,进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分液时打开塞子或活塞;(4)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等杂质,提纯过程中,先加水溶解,然后把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除Ca2+用CO32,除Mg2+、Fe3+用OH,除SO42用Ba2+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后加的试剂最好能把前面先加的过量试剂除掉【解答】

12、解:(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所以从KCl溶液中得到KCl固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氯离子易溶于水,但难挥发,水易被蒸发,所以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采用蒸馏的方法,故答案为:D;A;(2)从碘水中分离出I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萃取方法将碘从碘水中提取,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萃取;(3)装置A中的名称是冷凝管,进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否则水蒸气急剧冷却易产生爆炸,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漏斗下端的旋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故答案为:冷凝管;下;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4)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M

13、g2+、Ca2+、Fe3+、SO42时,先加水溶解,所以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和铁离子):Mg2+2OH=Mg(OH)2,Fe3+3OHFe(OH)3;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SO42+Ba2+=BaSO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的多余的钡离子):Ca2+CO32=CaCO3,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以颠倒加入的顺序,然后过滤,最后调节溶液的pH等于7后蒸发即可,所以其顺序是或,故答案为:a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及海水资源利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色眼镜在光照时变黑的原因_; (2)碘中混有泥沙最佳的除杂方法是_; (3)NaHCO3 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时最佳的除杂方法是_。参考答案:(1)(2)加热; (3)通过量CO2 18. (共6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