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422119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示范性普通中学2022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功能 B.转运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C.mRNA与tRNA在核糖体上发生配对 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B2. 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 是死细胞 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大量吸水 大量失水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 B. C. D. 参考答案:B【分

2、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有大液泡、生活状态的细胞、膜内外有浓度差。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不满足质壁分离的条件,因此可以产生如题的现象;是植物细胞在KNO3一类溶液中发生的特殊现象,原因是一段时间后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使细胞内浓度逐渐高于外界浓度,导致细胞吸水恢复原状。【详解】死细胞的原生质层已经丧失了选择透过性,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没有质壁分离发生,正确;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细胞应该失水,发生质壁分离,错误;大量失水,原生质层收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错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在浓度大于细胞液的硝酸

3、钾溶液中,由于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又由于植物细胞主动吸收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最终导致细胞液浓度大于硝酸钾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又会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正确。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3. 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 A镰刀型细胞的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

4、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 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由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 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且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参考答案:D略4. 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 )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上G的数目是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的相应碱基比为4321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参考答案:C5. 现有

5、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由他们合成的4条肽链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A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参考答案:C6. 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蓝藻、炭疽杆菌和衣原体 B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 C发菜、衣藻和颤藻 D流感病毒、HIV和蓝藻参考答案:A7.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C.内质网与线粒体 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参考答案:B8. 右图中甲、乙表示同一种酶在不同条件下底物浓度和催化速率的变化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

6、原因可能是加入酶的量不同B.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一定是温度或pH不同C.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酶的催化原理不同D.导致甲、乙曲线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浓度差异参考答案:A9. 组成水稻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 .C .C、H、O .C、H、O、N .C、H、O、N、P、S参考答案:A10. 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C.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参考答案:C11.

7、动植物体内共有的糖 (1)糖原(2)淀粉(3)蔗糖(4)乳糖(5)核糖(6)脱氧核糖(7)葡萄糖(8j果糖 A.(2)(3)(8) B.(1)(4)(6) C.(l)(5)(6) D.(5)(6)(7)参考答案:D12. 在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 O2,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 时A. 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 9molCO2B. 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 15molO2C. 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占总量的 2/3D.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是 1:1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氧气对无氧呼吸过程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

8、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的反应式进行化学计算的能力。【详解】O2浓度为a时,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由题图可知此时产生的酒精为6mol,由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可知此时释放CO2为6mol,消耗葡萄糖为3mol,A错误;a时刻CO2释放总量为15mol,故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为15-6=9mol,由有氧呼吸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耗氧量为9mol,消耗葡萄糖为1.5mol,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占总量的比例为3/4.5=2/3,C正确;此时参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量比例为1:2,释放能量有氧呼吸大与无氧呼吸,D

9、错误。【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无氧呼吸: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有氧呼吸:C6H12O6+6O2+6 H2O6CO2+12H2O+能量。产物中如果有C02产生,则有两种可能:有氧呼吸或酒精发酵13. 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B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Y参考答案:C14. 现有一长度为1000

1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 by,用KpnI单独酶切得到4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I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略15. 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氦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参考答案:A16. 将某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在含低浓度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 液面。先

11、照光一段时间,然后在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时间测定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测定时间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C17. 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C7H7”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参考答案:D18. 右图为动物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关系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段BBC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CCD段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 DDE段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

12、板参考答案:B19. 下图为多肽的结构简图,对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脱水缩合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72 B. 有4种不同的侧链基团C. 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D. 含有3个肽键参考答案:D图中共含有肽键3个,其脱水缩合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183=54,A错误。肽键3个,说明该肽链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由于侧链基团中CH3有2个,则有3种不同的侧链基团,B错误。有游离的氨基有1个,游离的羧基有2个,C错误。图中共含有肽键3个,D正确。20. 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

13、值是A. 3:2:3B. 4:4:1C. 1:1:0D. 1:2:0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的基因频率为=AA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2=,则a的基因频率为=1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一代中AA个体占=、Aa的个体占2、aa的个体占,所以AA:Aa:aa=4:4:1故选:B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21. 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是因为受到酶浓度的限制B. 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C.

14、 图丙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D. 如果适当降低温度,则图丁中的M值将保持不变参考答案:C【分析】1、分析图甲:酶浓度一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增大。2、图乙:该曲线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升高,超过35后,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5左右。3、图丙:该图反映的是不同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PH升高,反应速率升高,超过8后,PH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PH是8左右。4、图丁: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延长,氨基酸达到一定量不在增加,说明底物消耗完了。【详解】甲图表明,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此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A正确;超过最适温度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故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