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422042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表示细胞膜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膜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物质的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 关闭状态下的物质与激活状态下的物质空间结构有差异,因而其功能也有差异C. Na+之所以能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一功能D. 该题图示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参考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表示磷脂双分子层,表示蛋白质;钠离子通道关闭时,钠离子无法

2、进出细胞,处于激活状态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进出细胞。【详解】A、物质表示磷脂,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表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正确; B、表示蛋白质,关闭状态下的物质与激活状态下的物质空间结构有差异,功能也有差异,正确; C、Na+ 之所以能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而进行物质运输,C正确; D、该题图示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与信息交流无关,D错误。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点睛】首先认真分析题图,图示代表的是钠离子通道,关闭时,钠离子无法进出细胞;处于激活状态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进出细胞。2. 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

3、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不变 B增大C减小 D先增后减参考答案:B3. 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质中仅含有核糖核酸 B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都具有生物活性D质量相同的糖、油脂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B4. “三鹿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6H6,含氮量约66%,用凯氏定氨法测定饲料或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根本区分不出真伪蛋白质。长期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损害泌尿系统,形成膀胱肾部结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

4、所含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R基中 B三聚氰胺与氨基酸组成元素相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含氮率,使劣质食品通过质检机构的检测。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牛奶和三聚氰胺,后者不会生成紫色复合物 D三聚氰胺在细胞内脱去氨基酸后可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参考答案:答案:C5. 身体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王斑蝶,这一现象属于 A保护色 B拟态 C警戒色 D协同进化参考答案:B6. 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产生的ATP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胞吞、胞吐现象说明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 D染色体不属于细胞的结构参考答案:B7.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植物激素的作用以及植物激素的特性,植物激素中乙烯是气体激素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主要是存在与生长比较旺盛的部位,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的脱落,但是脱落酸还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错题分析:本题做错的原因有没有弄明白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记错了细胞分裂素分布的部位,主要是存在与生长比较旺盛的部位。 8. 实验是揭示生物学现象和生命规律的最好方法,下列实验所

6、用材料、试剂、现象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苹果,双缩脲试剂,震荡后出现砖红色沉淀B酵母菌,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时出现蓝绿黄的变化CRNA,二苯胺,水浴后出现蓝色溶液D叶绿体,健那绿,呈蓝绿色参考答案:B9.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不同,表现在 A一个原核细胞只有一条DNA分子,一个真核细胞的DNA数目与染色体数目一致 B原核细胞具有单链的DNA分子,真核细胞具有双链DNA C原核细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较少,不能形成真核细胞那样的染色体 D原核细胞的部分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全部储存于DNA参考答案:C10. 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

7、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1、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有特异性。11. 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B2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 C3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属于脊髓的神经中枢部分 D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6处仍会产生痛觉参考答案:答案:C12. 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

8、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释放B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参考答案:A【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

9、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2、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3、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解答】解:A、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合成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大脑发出“讯号”,A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B正确;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C正确;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

10、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D正确故选:A13.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MHC复合体仅分布于处理过病原体的巨噬细胞的膜表面B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能与多种抗原匹配C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识别不同的抗原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不同有关D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MHC复合体,而成熟的B淋巴细胞则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参考答案:D14. 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图中X、Y、Z、W(W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正确的是( )A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BY表示肾上腺CZ表示骨骼肌DW表示效应器 参考答案:D15. 下列生物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11、( )A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色素 B用18O标记H2O和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D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基因突变参考答案:C16.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 1:2 C. 2:1 D. 3:1参考答案:A17. 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 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

12、,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 ( )AATP水解酶 BDNA聚合酶 C膜蛋白 D血红蛋白参考答案:D18. 生物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料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捕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参考答案:答案:B19.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 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C. 萤火虫发光属于生态系统中行

13、为信息的传递D. 生产者积累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网),A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B正确;萤火虫发光属于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C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0.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ks5uA图1细胞周期可用ab段或cd段表示,其中 a阶段染色体复制数目加倍B图2表明温度在b点对应的一定是此酶的最适温度C图3中阴影部分面积不代表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D在根尖分生区中图4中cd段下降应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参考答案:C21. 下列哪种细胞器没有直接参与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A核糖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能将氨基酸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