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35410675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会堂测量施工方案一、 现场轴线、标高控制点的移交复核引测根据甲方现场移交的轴线、标高控制点,我司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现场复核,闭合无误后(轴线误差2”,高程误差2mm),用仪器引测至施工场地周边不易破坏之处作为固定标高并加以妥善保护。二、 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根据工程特点,建筑占地面积大,为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高效,我司在施工前将建立测量控制网。(一). B区(FA轴以北的建筑物)测量控制网1、 0.000以下施工测量控制依据B区结构特点,在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设立外控法测量控制网。1). 圆弧形结构上的墙、柱测量控制根据前期甲方提供的轴线控制点,我司用全站仪、交会法投测出F

2、C轴与E7轴两条轴线的交点,此点即为B区结构的圆心,作好固定标记,再依照设计图纸中的角度距离尺寸关系,依次测设出圆弧形结构上的墙、柱控制轴线,在施工场地四周稳固处作好保护标记(前后视桩位),从而建立起圆弧建筑的控制网,具体布置见图一。2). 非圆弧形结构上的墙、柱测量控制依据前期引测FA轴与E7轴,用经纬仪平面直角坐标放线法依次加密测设出FJ、FG、FC/F5、F11轴,在场地四周布点埋桩相连成方格网,见图二。2、 0.000以上施工测量控制对0.000以上结构施工,则采用内控法进行测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在地下结构层施工完毕后,将0.000以下各控制轴线点,控测至地下一层顶板面上,用墨线将各

3、控制轴线弹出,并标定出各控制点,用钢钉作好标记,以后上部每层在各控制点相对应部位预留200200孔洞,上部结构轴线控制用大线锤向上传递,具体见图三。(二). A区(FA轴以南建筑)测量控制网1、 0.000以下部分测量控制根据FA/E-7两条主控制轴线,先报测出A区圆弧结构的圆心(O点),然后依次设计图纸,用经纬仪极坐标放线法或用全站仪在现场放样出E1E13及EAEH轴,同时在EH轴偏南2m与E7轴交点处以及ED轴偏南2m与E7轴交点处作两条与E7轴相垂直的切线作为该区主控制线。通过计算两切线与A区各条轴线的角度尺寸关系an、Ln来控制A区各部分结构,在场地上对上述轴线、切线控制点作为保护桩,

4、具体布置见图四。2、 0.000以上部分的测量控制A区0.000以上结构也采用内控法。首先将0.000以下布设的测量控制点投测至0.000底板上,标记出三个控制点上部结构,在相应部位预留200200孔洞,上部用大线锤将各控制点向上传递,再用经纬仪复核放线各细部结构见图五。3、 圆弧形构件施工放样法首先找出弧线的对称轴线,然后作一条与此对称轴垂直且距圆心距离为P的直线P。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对称轴为Y轴,以平行于P直线且过圆心的轴线为X轴。则圆的方程为X2+Y2=R2,直线P的方程为Y=P,如图六所示。如图可知dn=P R2(nx)21/2 (n=0,1,2)然后沿着直线P量出与此直线垂直且距离为

5、dn的点,这些点均为弧线上的点。用墨线将这些点连成圆滑曲线,此曲线即为所求曲线。三、 高程控制依据现场甲方移交的水准高程点,我方测量人员用S3水准仪复核闭合后,引测出0.000水准点,并在施工场地周边稳固通视处作为固定标记,布设成水准网,作为基础施工高程控制网,当结构出0.000以后,用水准仪将0.000水准点引测至外框架柱上,作好标记,上部结构标高用钢卷尺负上传递,上角再用水准仪测设出各细部标高,施工过程中对0.000水准网定期进行闭合校正,误差2mm,整个水准测量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测定。四、 沉降(变形)观测1、 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和观测点是判定建筑物沉降变化的依据,设置

6、时应满足牢固和长久保存的条件,以便日后跟踪观测。为了能够检测基准点是否稳定,故在建筑物外围布设6个基准点以相互进行复核。1). 基准点的做法如下:首先选定基准点的位置,然后用地质勘探钻机向下钻100mm的孔洞直至进入中风化岩层3m,再下一根16钢筋于孔中(钢筋长度随孔深而定)。钢筋顶端焊一个铜帽,用C20细石砼填实孔洞,铜帽露出混凝土面2-3cm,并在基准点周围做一个砼圆环,上加铁盖。待基准点稳定后,引测出基准点的原始高程,并进行闭合平差,作好记录。2). 观测点的布设与做法:在建筑物首层柱墙上埋设12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做成装卸式:用20铜或不锈钢,在端点上加焊铜帽。将该铁件预埋在首层柱墙上

7、,观测点埋设高度约距地面3050cm。埋设完后,将每个观测点编好号并作好标志,如图六所示。2、 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1). 仪器要求:沉降观测仪器精度要求为0.1mm,而且仪器要固定、专用,每次观测时仪器必须严格整平,仪器i角控制5”。2). 标尺要求:标尺应该采用专用的铟钢尺,立尺时标尺上圆水准气泡应居中,采用双面尺读数,两面读数高差值应小于0.1mm,最后取高差中值计算。3). 线路要求:观测的线路要固定,视距长度25m,视线高度0.5m,前后视距累积差3.0m,观测路线闭合差0.3n1/2mm。4). 人员要求:每次观测时人员要固定,而且人员的分工要固定。5). 观测次数和时间:主体结构施

8、工阶段每施工完三层(包括地下室部分)观测一次,建筑队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两个月一次,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不少于34次,第二年23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稳定标准为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天,则可认为亮降进入稳定阶段。五、 测量器具配量、计量及测量记录资料收集整理1、 根据工程需要,我司将在此工程配置如下测量仪器,所有测量仪器都先经过计量检测部门定期检测,检定合格后方投入施工生产。施工过程中对测量仪器也按固定计量管理法规要求定期送检,以确保所有测量活动的准确可控。仪器名称型号数量产地全站仪或半站仪T61台进口经纬仪J21台国产水准仪S32台国产钢卷尺50m2把国产2、 所有测量成果都应保存原始记录,并作为资料收集存档。1). 单位工程测量定位记录A、B表;2). 沉降观测记录;3). 测量复检表。图一图二图三注:O为该区圆心,1、2、3、4、5、6为控制点。图四图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