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宁塘中学高一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参考答案:A2. 如图表示豌豆(2n)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对基因均为等位基因B. 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C. 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分离定律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对等位基因概念、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详解】控制花顶生的两个基因不是等位基因,A项错误;皱粒对圆粒为隐性性状,甲染色体上皱粒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不可观察到,B项错误;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控制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遵循分离定律,D项正确。
3. 如右表中甲、乙、丙、丁是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和糖类及其组成元素: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参考答案:B4. 下列有关对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C.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参考答案:B5. 甲、乙、丙三支分别装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1ml淀粉酶制剂、麦芽糖酶制剂和新鲜唾液,摇匀后将试管放在适宜温度下,过一段时间后,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碘液,摇匀后,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 D.甲和丙试管参考答案:B6. —对A血型和0血型的夫妇,生了A血型的孩子A血型对0型血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 完全显性B. 不完全显性C. 共显性D. 性状分离参考答案:A【分析】1、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称之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又叫做半显性,其特点是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 3、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4、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基因型为IAIB,O型基因型为ii详解】一对A(IAI-)血型和O(ii)血型的夫妇,生了A(IAi)血型的孩子A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完全显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7. 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4O2N2,则赖氨酸的R基为 ( )A.—C4H10N B.—C4H10O C.—C4H10ON D.—C5H11N参考答案:A8. 某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A、B、C按下列方式排列其细胞液浓度为A>B>C,这三个细胞间水分渗透的方向为:A.水分渗透方向为从A→B→C B.水分渗透方向为从C→B→AC.水分渗透方向为B→C、B→A、C→AD.水分渗透方向为C→B、B→A、C→A 参考答案:D9. 最能正确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所产生的ATP数量变化曲线的是参考答案:B10.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烟草花叶病毒的碱基5种,核苷酸有8种C. 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元素 D. 人细胞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能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D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主要RNA一种核酸,所以其只含有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B错误;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C错误;人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水解后能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D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物质11.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①和④参考答案:B【分析】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可知显隐性判断方法:①亲本两种表现型杂交,F1中表现出来的是显性性状②F2中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是隐性性状详解】根据显、隐性判断方法可知,②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是甜玉米,所以甜玉米是隐性性状;③是两种不同表现型杂交子代只有一种盘状南瓜,所以盘状南瓜是显性综上,②和③符合题意,①和④不符合题意,即B正确, AC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侧重对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综合性较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12.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B.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C.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 细胞核内的液体叫细胞液参考答案:A真核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在其上面有多种酶附着,因而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A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是能形成核糖体,B错误;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蛋白质和酶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m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是脱氧核糖核酸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细胞核内的液体叫核液,液泡内的液体叫细胞液,D错误。
13.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基因型的方法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实验组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1511508参考答案:C14.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后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核膜、核仁等结构C.由于细胞是独立分裂的,所以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其整个分裂过程D.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参考答案:D15.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红绿色盲的儿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C.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未分离D.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体未分离参考答案:C【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9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表现正常的夫妇(XBX_×XBY)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XbXbY),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为XbXbY,则该男孩是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而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含有基因b的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即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故选:C.16. 下列不属于核酸生理功能的是: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作用C.对生物的变异有重要作用 D.是生物体内储能物质参考答案:D17. 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参考答案:B【考点】6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61:细胞的减数分裂;69:受精作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IM表示有丝分裂.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对应A~C段,A正确; B、CD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是1:2,而GH段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结束,着丝点已分裂,故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1:1,B错误;C、图示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且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B正确;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进行的是有性生殖,从而使得生物具有多样性,D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识,难度中等,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18. 下图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 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D. 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参考答案:D【分析】图1所示细胞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详解】染色体数目等于着丝点数目,图1所示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共含有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0条姐妹染色单体,A项正确;图3中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图3中CD段变化对应有丝分裂后期的着丝点分裂,B项正确;细胞中不会出现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2∶1的情况,C项正确;图4中a表示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