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蓟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4.04KB
约16页
文档ID:354074558
天津蓟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6

天津蓟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   ②糖原    ③胰岛素    ④淀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 2.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参考答案:C3. 右图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甲将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三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大致如右表乙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细胞器C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       B.该细胞可能存在于根尖C.细胞器B可能是甲图中的⑦         D.将该细胞放在清水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参考答案:A4. 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A.细胞的大小                      B.细胞膜的结构C.细胞核的大小                         D.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参考答案:D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B. 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C. 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 人体细胞中,催化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的酶都位于线粒体中参考答案:B6. 某学者提供两瓶提取物,发现两瓶不同的物质中都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认为最可能是哪两种提取物:    A.细菌和细胞核  B.细菌和病毒  C.染色体和病毒  D.线粒体和叶绿体参考答案:C7. 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按 ①②③④ 的顺序)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参考答案:D8. 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只含有C、H、O,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 核酸    B. 磷脂    C. 蛋白质    D. 糖类参考答案:D【分析】由C、H、O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糖类和脂肪。

详解】核酸是由C、H、O、N、P组成,A项错误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B项错误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C项错误糖类由C、H、O元素组成,D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从构成大分子化合物的单体的角度去理解,识记一些特殊的元素9. 右图表示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按①②③顺序最可能为(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B.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C.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   D.叶绿体膜、线粒体膜、核膜参考答案:D10. 把鼠肝细胞磨碎,然后放在离心管内高速旋转离心,分成A、B、C、D四层,其中发现C层中含有呼吸酶,C层很可能主要由下列哪种成分组成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参考答案:C11. 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细胞核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A.菠菜和蓝藻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含有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乳酸菌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参考答案:A12.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大肠杆菌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人的红细胞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该细胞内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大肠杆菌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人的肝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红细胞中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的生物膜,所以选B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A.磷脂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参考答案:C【考点】21: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脂质,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解答】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主要是磷脂,还含有少量的糖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14. 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 核糖    B. 葡萄糖    C. 脱氧核糖    D. 麦芽糖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DNA的组成,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1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参考答案:D16.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和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个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参考答案:D17. 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磷酸,故A错误;B、噬藻体侵染蓝藻的时候,只有DNA进入蓝藻,其蛋白质外壳留在蓝藻外,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故B正确;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故C错误;D、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故D错误.故选B.18.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转化速度是A.很多、很快   B.很少、很慢   C.很多、很慢   D.很少、很快参考答案:D19. 下列结构中没有膜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高尔基体和液泡                          D.内质网和染色体参考答案:B20. 细胞膜上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质 D.水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解答】解: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所以细胞膜上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脂质.故选:C.21.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    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C.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  参考答案:A略22.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碳链           B.蛋白质分子      C.病毒             D.细胞参考答案:D23. 下图是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Ⅱ6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若Ⅲ1与Ⅲ3结婚,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是A.1/8 B.1/4 C.1/3 D.1/12参考答案:D24. 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RNA       B.DNA      C.核酸        D.核苷酸参考答案:D25. 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淀粉:碘液,蓝紫色                  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C.脂肪: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参考答案:D26. 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最初DNA母链的分子数为(    )A.2n-1个          B.2n-1个               C.2n-2个                 D.2n-2个参考答案:D27. 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    )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参考答案:D28. 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参考答案:C.胆固醇和维生素D属于脂质中的固醇,小分子脂肪酸是脂质中的脂肪的水解产物,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它们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优先通过. 29.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

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参考答案:B30. .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