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394373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模拟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35题)1.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其他任何品格都软弱无力,是伪善,而不是真善。这种教育观点的哲学基础:A.存在主义 B.永恒主义 C.实用主义 D.要素主义2.由清末民初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要 授人以一技之长和促进事业发展的教育思潮是( )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B.职业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科学教育思潮3.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为目的的教育

2、理论是(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实用主义教学理论4.某班数学平均考试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9分,学生A分数为70分,那么,学生A的标 准分数为( )A.1.5 B.-1.1 C.1.67 D.0.45.下列关于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中体西用的原则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取士制度,结束了科举考试 C.普遍设立新式学堂 D.派人出国游学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上述各句中“教”字相同的含义是:A.反求诸己 B.养子使作善

3、C.以身垂范 D.上施下效7.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敢,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亲自给孩了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A.正面显性功能 B.负面显性功能 C.正面隐性功能 D.负面隐性功能8.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据科尔伯格道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水平的特点是()A.惩罚成服从的定叫阶段 B.个人工具主义的定向阶段 C.好孩子阶段 D.普遍道德原则记向9.强调德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人们某种道德观,而是教会人们如何选择一种道德观的德 育理论流派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4、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10.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定向11.被称作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的是( )A.天津武备学堂(1885李鸿章)B.福建船政学堂(1866左宗棠)C.江南陆师学堂(1896 张之洞)D.湖北武备学堂(1896张之洞)12.20世纪,西方形成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 程应该又永恒的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因 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任何进一步

5、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 这种课程理论属于(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 C.改造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13.学记中“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 )A.小学 B.大学 C.乡学 D.塾14.多尔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所设想的 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四个方面,下面不属于多尔后现代课程标准的特点的是( )A.丰富性 B.循环性 C.关联性 D.可操作性15.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 数据的众数是( )A.76 B.78 C

6、.80 D.8216.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17.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是()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18.某单位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层次职工的学习需求,其中50岁以上22人,40-49 岁30人,30-39岁48人,30岁以下29人,分别从50岁以上,40-49岁,30-39岁,30岁以下四个年 龄段的职工中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子样本,该取样方法称为( )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

7、取样19.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A.初等教育均衡发展 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 C.高等教育大众化 D.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20.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 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 )A.熹平石经 B.五经正义 C.开成石经 D.三经新义21.行,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行”这方面,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 “言必信、行必果”的是( )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孔子22.王守仁主张“心即理”, 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A.不以文害

8、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23.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这种记录方法是A.事件取样法 B.行为检核法 C.时间取样法 D.轶事记录法24.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D.婆罗门种姓享有

9、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25.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A.福建、广东 B.江苏、浙江 C.浙江、福建 D.广东、江苏26.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 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 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能力的完成 C.专业知识的拓展 D.专业自我的形成27.“强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或者说教育是发展 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

10、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过程”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B.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C.存在主义教育思潮 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28.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中控制程度最高的是 ( )A.前实验 B.准实验 C.真实验 D.单组实验29.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影 响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 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30.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 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

11、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31.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 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 )A.体育、德育、智育 B.体育、智育、美育 C.体育、德育、美育 D.智育、德育、美育32.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 D.资源管理策略33.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

12、、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34.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 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A.行为强化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自我价值理论 D.自我决定理论35.认为“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 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学者是( )A.王守仁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颜元二、判断题(5题)36.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A.正确 B.错误37.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问题的最终答案。A.

13、正确 B.错误38.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A.正确 B.错误39.法家的绝对“性恶论”否定了教育的价值。A.正确 B.错误40.科学技术无论多么发达,都难以替代教师职业。A.正确 B.错误。参考答案1.A存在主义的代表人是布贝尔、雅思贝尔斯。存在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使学生实现“自我完成”,通过“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同时,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品格教育。学校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2.B3.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主要观点是:第一、真正的学习涉及到 整个人,而不仅仅是行为或认知等方面;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 发

14、现自己作为人的特征,而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第二、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充 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第三、非指导性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以 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第四、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所谓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 行为、态度和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个 人参与性;自我发起的;渗透性的;由学生自己评价的。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 性学习;第五、要形成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4.B5.B6.B题干各句的“教”的侧重于“教化育人”,而“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句中,“养子使作善”为“培育、育人”

15、之义。7.C正向功能是积极作用的功能;负向功能是消极作用的功能,題干明显体现的是课业负担重造成的负向功能;显性功能是之前预测性的功能;隐性功能是指非事先筹划,也未被察觉到或预測到的功能。 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后来才被人们发现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是隐性功能。8.C依据题干,该儿童认为这个丈夫会得到大家的夸奖,所以这个体现了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表杨我们就应该做,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能做。9.C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拉斯、哈明、西蒙和凯钦鲍姆,主要观点是:价 值观:价值观是个人的,也是相对的,在当今社会上,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念 体系;德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人们获得价值观,并使他们将自身与不断发 展变化的社会联系起来,该派理论不太关注人们相信什么,而是关注人们怎样相信;价值澄清 中的评价过程:拉斯等人认为价值澄清即是“利用各种问题和活动教授评价过程并帮助人们熟 练地应用这一评价过程”,拉斯最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