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孩的教案7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35342700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小孩的教案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小孩的教案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小孩的教案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小孩的教案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小孩的教案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小孩的教案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小孩的教案7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小孩的教案7篇教小孩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画和内容添画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教学过程: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手形画:1、(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需要你们帮老师找到答案: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手)“哦,手!”小朋友们真是聪明(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

2、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手,我们来玩摆手势的游戏”张开你的手指合并你的食指和中指握紧你的拳头,大拇指伸出来小指也伸出来四跟手指并拢,大拇指往外伸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其余手指握起来。耶!除了这几个手势,小朋友还能摆出什么手势呢?(小朋友自行发挥)小朋友们想到的手势真多,表扬你们!(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用手干了什么?;(这时,教师拿出手形范画)2、(1)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手)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

3、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4、好,(1)那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说画手形画的步骤: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想一想(要变成你想画的事物还要添上哪些东西?)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注意:描画手形时,笔要紧依手的外延,被描画的手不要移动。)(2)转动手形的方向,你还能将手形想象画成什么?5、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动动脑筋,跟家长一起完成一副有趣的手形画。教

4、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教小孩的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图形拼贴画的方法,保持画面的整洁。2、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二、活动准备1、各种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2、幼儿操作白纸人手一张,固体胶一支3、教师操作示范画一张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今天从图形王国来了很多图形宝宝,你们想见见它们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依次出示准备好的图形)2、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它们的形状给

5、认出来了,所以这些图形宝宝们可开心了,他们决定找上一些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3、师:(出示另一边的图形)可是这么多的图形宝宝们到底会给我们变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教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学习图形拼贴画的方法1、三角形宝宝出发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师:他找来了谁做他的好朋友呀?(三角形)引导幼儿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将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比大小),原来是一样大的,变出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用记号笔添触角)提问:老师用“三角形”宝宝变出了蝴蝶的什么?(翅膀)2、“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依次找来了两个小椭圆形,一个大椭圆形和一个

6、小圆形。提问“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变出了一只什么?(小兔子)(用记号笔添出眼睛、嘴巴)请幼儿说出每个圆形宝宝分别变出了小兔子的哪个部位?3、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上来操作。师:现在正方形宝宝和椭圆形宝宝都准备出发了,老师想给正方形宝宝找一个好朋友,让她们变成一座漂亮的房子,你们想一想可以找哪个图形宝宝呢?(用记号笔添出门和窗)想给椭圆形宝宝找个好朋友,让它变成一只小鸡,哪一位小朋友愿意帮帮我呀?(用记号笔添出眼睛、翅膀、小爪子)4、最后教师出示图形宝宝拼好的一棵松树。(长方形和三角形)提问:这棵树的树杆和树冠分别是用什么图形宝宝变出来的?5、完成示范操作,教师小结这些图形

7、宝宝们可真奇妙!他们找来了不同的朋友,一起做游戏,变出了这么多的东西,玩得可真开心!你们想玩么?(想)三、请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1、要求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好多的图形宝宝等着和你们一起游戏呢!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白色的纸,等一会儿你们就在这张白纸上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能拼出一些和老师不一样的东西!2、幼儿操作3、展示幼儿作品(1)先变好的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开火车,去欣赏别的小朋友变魔术。(2)请幼儿说说,哪些图形宝宝做了朋友,变出了什么?这些图形宝宝分别变成了这样东西的哪个部位?4.延伸活动去教室里继续拼贴画,拼一拼,画一画,还能变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课后反思:1、活动

8、以变魔术的形式开展,幼儿的兴趣还是蛮浓的,在幼儿操作的环节中,有些幼儿拼好了一个图形,还在继续拼着第二个图形,这样在时间上有点缺少,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活动第二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帮助正方形和椭圆形找朋友,分别变出漂亮的房子和可爱的小鸡,这一环节,不应该框死幼儿的思维,可以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正方形和椭圆形分别可以变出什么,然后在请幼儿来试着变变看。教小孩的教案篇3教学目标:t;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t;知识与技能: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9、力。t;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边读文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收集海滨风光图片及有关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看孩子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吗?你想知道他们怎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2.查字典理解“珍藏”等词语的意思。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三、再读

10、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通顺?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出海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句子。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3.学生自读句子,想象画面。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5.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

11、在读中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7.齐读第一自然段。五、教师小结,交代下节课学习的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海边踏浪的快乐。2.一起读第一自然段。3.那大海给孩子们还带来了哪些快乐?今天继续学习下面饿内容。二、学习课文的二四自然段。1.自由读2、3、4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想一想,你对哪些地方感兴趣?2.小组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内容。3.全班交流。(a)堆城堡:在沙滩上,孩子们是怎样寻找快乐的呢?指导朗读。他们除了堆城堡,还堆了什么?(b)拾贝壳。渴望了解大海的孩子们还想到什么呢?4.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整体回归

12、。1.齐读课文。2.学完了课文,你知道大海个孩子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呢?3.师总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大海也带给了孩子们许多的神秘,孩子们徜徉其中是那样的幸福。四、小练笔。试着有课文中的相关词句写句子。板书设计:小孩与大海踏浪堆城堡乐趣拾贝壳看船出航教小孩的教案篇4教学目标:1、用自然、较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体验歌曲自豪、自信的情绪。2、通过学习歌曲,懂得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重点:1.唱出歌曲自豪的情绪2.将声音音乐化、节奏化编成故事教学准备:音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一段声音,生根据这段声音编故事小朋友,你刚才听到了哪些声音?你能用这些声音编个故事吗?

13、(生:清晨,小闹钟响了,妈妈赶紧起床洗脸、刷牙、做早饭,吃完早饭,妈妈开门走出家门,骑上摩托车上班去了)二、新授歌曲小孩不小歌1、导语:小朋友个个都能干,洗衣、扫地样样行,谁说小孩小?2、幼儿说说平时自己在家做哪些事。3、听范唱小孩不小歌。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初步了解反复记号的意思)4、这首歌曲情绪怎样?(生:自豪地)5、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首儿歌,初步熟悉歌词。6、在熟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如:嗨字要唱得神气、有力。还可以配合动作表演。三、欣赏歌曲变妈妈1、导入:生活中,如果你和妈妈换了一个角色,你最想做什么?(学生自由说)2、初听歌曲。问:歌曲中的小姑娘变妈妈后

14、她是怎么做的?3、再听歌曲。说说歌曲给你有什么感受?(活泼、有趣的)4、听熟后模仿角色表演。四、小结、下课。这节课同学的表现很好,仿佛一个个都长成大人,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回到家也一样的像大孩子,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关于这类的歌曲,我相信,同学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呢。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让我们一起起立拿出你的双手一起击掌。(大家在小孩不小歌的歌声中下课)活动反思:这首小孩不小歌歌曲内容简单有趣,贴近幼儿,乐曲风格诙谐、欢快,在我翻唱歌曲后,这首歌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因为幼儿感兴趣,喜欢这首歌曲,所以掌握的速度也很快。这首歌曲是一首2/4拍的歌曲,节奏感比较明显,因此,我在范唱时让孩子们打着节拍来熟悉旋律。这首歌曲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唱准“一字两音”处,所以我把这句单独让幼儿打着节奏来唱;在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