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341308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青云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关于单糖和多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单糖可溶于水,多糖不易溶于水B单糖不能水解,多糖可以水解C单糖通常比多糖甜D单糖与多糖最简式相同参考答案:D2.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降低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参考答案:B略3. 国内外医学界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人体不缺乏微量元素而随意过量补充的话,不仅对健

2、康无益反而有害,下列元素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Fe BCa CH DK参考答案:A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碘、硒解答:解:A人体缺铁会贫血,铁属于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A正确;B人体骨骼中含有钙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故B错误;C人体血液等器官中含有大量水,氢是水的组成元素之一,氢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C错误;D钾存在于人体的细胞内液等部位,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分类,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与了解,题目

3、较简单4. 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润滑油花生油石蜡A C B D参考答案:A略5. 下列金属组合中,一般用电解法冶炼的是AFe Hg Na BAl Fe Ag CAl Na Mg DCu Ag Au 参考答案:C6. S0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02的含量不得超过O02 mgL-1。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S02排放量的是 ( ) A.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B.大力植树造林C.硫酸厂采取措施提高尾气的吸收率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参考答案:B略7. 在某温度下,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充分

4、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c(H2)=0.008 mol?L-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 40 B. 62.5 C. 0.25 D. 4参考答案:C略8. 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 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 DBa2、HCO3、NO3、K参考答案:C9. 下列有机物中,含有羟基的是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醇参考答案:D略10. 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时,若烃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x与y之和是A、9 B、10 C、11 D、12参考答案:C略11. 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5、为4,由此可以判断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A族元素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参考答案:D12. 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铆钉被氧化而腐蚀B若水膜中溶解了SO2,则铁铆钉腐蚀的速率变小C铜极上的反应是2H+2eH2,O2+4e+4H+2H2OD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参考答案:B【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根据图片知,水中溶解了氧气,铜、铁和水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发生吸氧

6、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金属防护原理分析【解答】解:A、Fe的活泼性比Cu强,Fe做负极失电子被氧化而腐蚀,故A正确;B、若水膜中溶解了SO2,水膜的酸性会增强,则铁铆钉腐蚀的速率变大,故B错误;C、根据图片可知左侧Cu上发生吸氧腐蚀,右侧Cu上发生析氢腐蚀,则铜极上的反应是2H+2eH2,O2+4e+4H+2H2O,故C正确;D、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使金属与氧气隔离,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故D正确;故选B13. 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

7、RS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过氧乙酸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作用制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B.过氧乙酸与有杀菌作用的苯酚混合使用,可增强过氧乙酸杀菌效果C.由下列过氧乙酸的制取原理可以看出,过氧乙酸是酯的同系物 CH3COOH+HOOHCH3COOH+H2OD.浓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一定呈红色参考答案:A14.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25)1.0 1014,K(35)2.110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B35时纯水中c(H)=c(OH)C向

8、水中加入NaHSO4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D向水中加入NaHCO3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加热至170 ,可制得乙烯B. 只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加热)可将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液体区别出来C.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D. 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不能用来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参考答案:AA、乙醇制取乙烯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没有浓硫酸作催化剂不能制取乙烯,A错误;B、乙酸、乙醛和乙醇三种液体分别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现象分别为蓝色溶液、砖红色沉淀、无现象,现

9、象不同,可鉴别,B正确;C、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可用于除杂,C正确;D、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加入硝酸酸化,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可用来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D正确,答案选A。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现有下列仪器:铁架台(含铁夹、铁圈)锥形瓶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天平 滤纸量筒 漏斗,请回答:(1) 过滤时应选用的仪器是(填编号)(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3) 进行中和滴定时,不需用将要盛的溶液事先润洗的是(填编号)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10、C 25ml量筒 D锥形瓶参考答案:(1) (2) 容量瓶 (3)D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温度/ 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_(填选项)。ABa(

11、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8.3(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则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 ,丙断言_(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参考答案:略18. (1)某烃分子式为C5 H12,它的一卤代物只有一种结构,此烃的结构简式为 ,此烃的名称为 ,此烃共有 种同分异构体。(2)分子相对质量为128的烃的分子式为 、 等;(3)某芳香烃衍生物的分子式为C7H8O,若该有机物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其结构简式可能是 参考答案:(1)CH3C(CH

12、3)3 (2)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 (3)3种略19. (1)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移取25.00 mL醋酸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25.001.0221.03225.002.0021.99325.000.2020.20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则该样品中的浓度是 (2)写出用两种不同的方案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 .(3)实验室在配制FeSO4的溶液时,常加入一种物质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还加过量铁粉,其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