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340763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合成氨生产过程采取的措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A.选择适当的温度B.增大体系压强C.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D.不断分离液氨参考答案:C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2.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2、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参考答案:B略3.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结成冰体积膨胀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参考答案:A4.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参考答案:A略5. 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式正确的

3、是( )A使用酒精灯时,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水扑灭B在做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的实验中,要在混合液中加碎瓷片防暴沸C蒸发结晶食盐溶液时,当水蒸干时就停止加热D过滤时,滤液低于滤纸边缘参考答案:BD6.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NO BSO2 CN2 DNO2 参考答案:C略7. 玻璃器皿上沾有一些用水洗不掉的残留物,其洗涤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B.残留有苯酚的试剂瓶,用酒精洗涤 C.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D.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上的银镜,用稀氨水洗涤参考答案:8. 右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

4、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XYZ例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A硫酸铜盐纯净物B盐酸电解质溶液分散系C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参考答案:D略9. 下列各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蒸馏普通酒精制无水乙醇;苯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60制硝基苯;用苯和溴混合制溴苯;用裂化汽油从碘水中提取碘A只有和 B只有和C只有和 D参考答案:D略10. 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A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参考答案:B略11. 某城市人口密度大,汽车等交通工具向大气的对流层中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则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酸雨 B臭氧空洞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参

5、考答案:C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根据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分析解答:解:A、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故A不选;B、氟氯烃或氮氧化物可导致臭氧空洞,故B不选;C、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故C选;D、二氧化碳主要导致温室效应,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与环境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2. 下列关于生活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复合材料 B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均具有线型结构,加热到一定温

6、度都能软化、熔化 C复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剂 D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不同参考答案:C略13. 分析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左边装置是燃料电池,右边装置是电镀池B电子流动方向:bZnCuSO4(aq)CuaC一段时间后,左端溶液浓度变小,右端溶液浓度不变D当锌片的质量变化12.8 g时,a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 2.24L参考答案:B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左图中为原电池,a为正极,b为负极,负极b的电极反应为2OH+H22e=H2O,正极a上发生O2+2H2O+4e=4OH;右图为电解池,Cu与正极相连为阳极,发生Cu2e=Cu

7、2+,Zn为阴极,发生电极反应为Cu2+2e=Cu,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由装置图可知左边装置是燃料电池,右边装置Cu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则是电镀池,故A正确;B左边是原电池,投放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投放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则锌是阴极,铜是阳极,装置中电子的流向量bZn,Cua,故B错误;C左端原电池生成水,则溶液浓度变小,右端为电镀,溶液浓度不变,故C正确;D正极a上发生O2+2H2O+4e=4OH,Cu与正极相连为阳极,发生Cu2e=Cu2+,由电子守恒可知2CuO2,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n(Cu)=0.2mol,则n(O2)=0.1mol,所以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

8、的体积为2.24L,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明确电极的判断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电子守恒进行计算,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碳化硅晶体硅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参考答案:C略15. 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A(g)+B(g) = 2C(g) H0C. 2A+B= 2C H0D. 2C= 2A+B H0参考答案:A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加碘盐中K

9、I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步骤一:准确称取a g加碘盐,配制成250 mL溶液;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溶液; 步骤三:用c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12.00 mL。(1) 步骤一中配制250 m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有_和_。(2)步骤三中应选择_为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3) 实验测得此加碘盐中KIO3的质量分数=_(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4)步骤三中,滴定前滴定管没有用Na2S2O3溶液润洗

10、,会使测定结果_;滴定后仰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参考答案:(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淀粉 溶液蓝色褪色,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3)(4.28c)/a100%(4) 偏高; 偏高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已知:在298K、100kPa时,C(s,石墨)O2(g) = CO2(g) H1 = 400 kJmol1;2H2(g)O2(g) = 2H2O(l) H2 = 570 kJmol1; 2C2H2(g)5O2(g) = 4CO2(g)+ 2H2O(l) H3 = 2600 kJmol1;(1)写出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11、 mol C2H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现有一定量的乙炔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650 kJ。将反应后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0.5 mol Ca (OH)2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加入1molL-1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2C(s) H2(g)= C2H2(g)H=+215KJmoLL-1(2)HCO3-+Ca2+OH-= CaCO3+H2O18.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某一化学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 c(B

12、),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 c(B)(以上填“”“”或“=”)(2)从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 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v(C)=0.1mol?L1?min1则:(1)X= (2)前5min内B的反应速率v(B)= 5min时A的转化率为 参考答案:(1)=;(2)0.05mol/(L?min);(3)2AB;(1)2;(2)0.05mol/(L?min);5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0.4mol/L0.2mol/L=0.2mol/L,c(B)=0.2mol/L0.1mol/L=0.1mol/L,据此判断;(2)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3)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先设A、B的物质的量为nmol,根据D的浓度计算D的物质的量,根据D的物质的量计算反应5min时A、B的物质的量,根据5min时,A、B浓度之比求出A、B开始时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