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340652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石梁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就是为增强食品的营养而加入的物质B只有不法商贩才使用食品添加剂C我国应该禁止使用防腐剂D在限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参考答案:D略2. 某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依次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气体体积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该气体组分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B一定有N2,H

2、Cl和COC一定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D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参考答案:C3. 常温时,将pH为5的HCl溶液与pH为2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接近于()A21012mol/L B(109+1012)mol/LC(109+1012)mol/L D(105+102)参考答案:A考点:pH的简单计算 专题:计算题分析:先计算出混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再根据溶液的Kw计算出溶液的c(OH)解答:解:pH=5的HCl溶液中c(H+)=1105mol/L,pH=2的HCl溶液中c(H+)=1102mol/L,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mol/L,则溶液中的c(OH

3、)=mol/L=21012mol/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种酸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先计算氢离子浓度,再根据离子积常数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即可,难度不大4.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参考答案:B略5. 下列过程:豆科植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氮肥,雷雨时雨水中存在微量硝酸,工业上将N2合成氨,用氨氧化制硝酸,属于固氮的是A仅 B仅 C仅 D参考答案:A略6. 室温时,0.01molL-1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度为 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弱酸溶液的 pH = 4B.加入等体积 0.

4、01molL-1NaOH 溶液后,所得溶液的 pH = 7C.加入等体积 0.01molL-1NaOH 溶液后,所得溶液的 pH 7D .加入等体积 0.01molL-1NaOH 溶液后,所得溶液的 pH 7参考答案:AC7.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A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原因是臭氧杀菌能力强且又不影响水质B.“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可溶性Ca(HCO3)2的缘故C.实验室使用“通风橱”是不环保的做法,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D.变质的油脂有

5、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油脂与水发生了水解反应参考答案:D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将有害物质氧化后自身被还原成氧气,因此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A选项正确;水中含有溶解的CO2,其与CaCO3反应得到易溶于水的Ca(HCO3)2,B选项正确;实验室使用“通风橱”只是将有毒害的气体抽出实验室,但是未进行处理便排入大气,污染环境,不环保,C选项正确;变质的油脂是由于油脂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D选项不正确。9. CaO晶胞如右图所示其中Ca2+的配位数为( )A4 B 6 C 8 D12参考答案:B略10. 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B滴入AgNO3溶液,再

6、加入稀HNO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参考答案:C11.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

7、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 - 向正极移动参考答案:A略12. 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mo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mol H2 ;用热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丁酮()、丙酮()和琥珀酸( )三者的混合物,该烃的结构简式为参考答案:A略13.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l10-10molL-1:Na+、Ba2+、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NH4+、 C含有大量的溶液:、Fe2+、H+ D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Mg2+参考答案:B14. 右图2是小明等四位同学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A

8、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B使用碱石灰有利于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C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使反应中止,体现便利使用的设计思想D利用拉动铜丝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参考答案:B15. 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界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 )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

9、城市照明系统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B.C.D.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怎样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1)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_;(2)苯和甲苯_;(3)甲苯和戊烯_;(4)检验裂化汽油中是否含有甲苯_。参考答案:(1)滴加溴水,能使溴水褪色的是裂化汽油,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直馏汽油(2)滴加酸性高锰酸钾,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是苯(3)滴加溴水,能使溴水褪色的是戊烯,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甲苯(4)向裂化汽油中加入足量溴水直到不再褪色为止,然后向该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是否褪色,若不退

10、色,说明不含甲苯,若褪色说明含有甲苯。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 验 步 骤解 释 或 实 验 结 论(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试通过计算填空:(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2)A的分子式为: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

11、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4)A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个数比为3:1:1:1(4)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 。(5)写出由两分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6元环状酯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解 释 或 实 验 结 论(5)两分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6元环状酯的结构简式: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0 。(2)A的分子式为: C3H6O3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COOH -OH 。(4)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 CH3CH(OH)COOH 。略18. 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

12、生如下反应:2X(g)Y(g)+3Z(g)(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 mol/(Lmin)。(2)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3)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与的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 B一定大于 C一定等于 D一定小于(4)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13、 。参考答案:(1) 0.03 (2) 不移动, ( 3) D (4)0.9c4.5略19.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2CH3OH(l)+2O2(g)2CO(g)+4H2O(g)H=a kJ?mol12CO(g)+O2(g)2CO2(g)H=b kJ?mol1H2O(g)H2O(l)H=c kJ?mol1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CH3OH(l)+O2(g)CO2(g)+2H2O(l)H=(a+b+4c)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分析目标方程式与已知方程式,始终抓住目标反应和已知反应之间的关系应用数学知识由已知方程式推得目标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计算解答【解答】解: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