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海淀区2024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贵13****忠志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1.50KB
约11页
文档ID:353315072
北京海淀区2024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1

北京海淀区2024年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以下四幅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中与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分布较一致的是( )A. B. C. D.2.某药品说明书中有: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铝制铝锅 B.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氢气填充气球 D.铜用于制造导线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出液体的体积C.过滤浑浊河水 D.熄灭酒精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6.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归类物质A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木炭B缓慢氧化铁丝生锈、农家肥的腐熟、天然气燃烧C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水、铜绿、碳酸氢铵D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红磷、硫磺、镁带A.A B.B C.C D.D7.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表面镀铬的铁易拉罐 B.简制易拉罐C.赤铁矿 D.钢8.湘西“富硒桃柑”“富硒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我州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是指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单质 D.硒分子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物 D.熔点,沸点10.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食物腐烂 C.钢铁生锈 D.植物呼吸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12.过滤液体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 B.漏斗 C.酒精灯 D.玻璃棒13.下列四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白炽灯泡通电发光C.小麦酿酒 D.氧气降温加压由无色变淡蓝色14.已知碳14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碳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2 D.1415.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装置中需改进的是______当选用E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A装置漏气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集气瓶在移出水槽前未盖玻璃片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下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的体积在水面上封了一层植物油,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适量氯酸钾,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min)01234试管中固体质量(g)14.2512.6511.058.458.45(1)反应到_____min时,氯酸钾就完全分解2)计算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写出解题步骤)18.(8分)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

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1)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2)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多少mg____(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在“水的组成”学习中,可以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如图)得到氢气请写出试管1中气体的检验方法以及试管2中气体检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①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取氢气”下面装置中可用于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该发生装置和F装置相连,则氢气应从_______端通入(填a或b)②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中想得到平稳气流可以将①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1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充钙,每天至少需要喝___________毫升牛奶。

4)将15.9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11.1g固体物质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地壳中各元素含量按质量计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故选A2、B【解析】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这里所标的碘、镁、锌是指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3、B【解析】A. 用铝制铝锅利用了铝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 用天然气作燃料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C. 用氢气填充气球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密度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D. 铜用于制造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4、C【解析】A、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瓶塞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不能俯视或仰视;故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5、D【解析】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臭氧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氢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氢元素化合价是+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该选项说法正确点睛】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6、D【解析】A、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木炭是黑色固体,故A不正确; B、铁丝生锈、农家肥的腐熟,均属于缓慢氧化;天然气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B不正确;C、铜绿、碳酸氢铵均是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水受热不易分解,故C不正确; D、红磷、硫磺、镁带均是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D7、C【解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详解】A、表面镀铬的铁易拉罐,铁和铬均属于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B、简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故B正确;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不正确;D、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正确8、B【解析】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是指元素,故选B9、C【解析】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点睛】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10、A【解析】试题分析:缓慢氧化是指进行的很缓慢的氧化反应蜡烛燃烧,反应很剧烈,发出光,放出大量热,所以A不属于缓慢氧化考点: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判别11、C【解析】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故A错误;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但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当前人类各种活动还主要依靠化石燃料,故B错误;C、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而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故D错误。

故选C12、C【解析】过滤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过滤时不需要加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故选C13、C【解析】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白炽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小麦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氧气降温加压由无色变淡蓝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14、A【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15、D【解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