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135****zxb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6KB
约12页
文档ID:353313311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2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02.03.02.0反应后的质量/g1.2x2.45.4A.丙可能是单质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2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x=2.0,乙可能是催化剂2.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有毒气体是Cl2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3.有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的核外结构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能构成铁单质4.下列实验设计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O2和CO2 B.用l0mL量筒量取5.62mL水C.用MnO2区分双氧水和蒸馏水 D.用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的组成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代表不同原子),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到五种物质 B.分子的种类不变C.属于分解反应 D.原子的种类不变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6 B.原子序数为16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7.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B.C.D.9.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 B.NO2C.NH3 D.SO210.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605102反应后质量(g)未测53220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未测值为20B.反应消耗或生成的甲丙丁质量比为20: 16: 9C.乙可能是催化剂D.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还会有9g丁生成11.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   )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①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Cl﹣1C.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D.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12.在由CO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则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为( )A.2:1 B.1:2 C.29:21 D.21:29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列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的净水方法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作用2)乙装置中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璧,防止_______________;若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3)丙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4.根据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某同学用B、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3)若实验过程中用D装置采取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管通入,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管通入15.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1)图1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1)小白鼠能成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__________(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__;(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请按要求进行计算:(1)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2)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3)求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至0.1%)18.计算(1)氧化铁(Fe2O3) 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2)炼制100吨含杂质4%的生铁需要氧化铁多少吨_____?(3)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氧化铁来炼铁,需要量最少的是_____A.氧化亚铁(FeO)B 四氧化三铁(Fe3O4)C 碳酸亚铁(FeCO3)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尖峰岭是我省的一处国家级热带森林保护区为了综合利用好自然资源,近来也适度进行了旅游项目的开发,四方游客都被其绮丽的风光和优质的空气所吸引,一次旅游等于接受一次环保意识洗礼怎样才能继续处理好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呢?请你分别从保护水资源和保护空气的角度出发,各向全省及全国人民发出两条倡议:(1)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①_____②_____2)从保护空气的角度①_____②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甲的质量减少2.8g,甲为反应物;丙的质量减少0.6g,丙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3.4g,说明丁是生成物;2.8g+0.6g=3.4g,即增加的总量等于减少的总量,乙的质量不变。

因此该反应是甲和丙反应生成丁详解】A. 丙是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单质,选项A正确; B.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2.8g∶0.6g ≠1∶2,选项B错误;C.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D. 由分析可知x=2.0,乙可能是催化剂,选项D正确2、B【解析】A、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为2,氯原子的个数为3,钠原子的个数为1,氧原子的个数为1,反应后氢原子的个数为2,氯原子的个数为1,钠原子的个数为1,氧原子的个数为1,所以有毒气体是Cl2,正确;C、反应前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错误;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不能混用,错误3、C【解析】试题分析:Fe、Fe2+、Fe3+三种粒子中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它们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核外结构不相同,因为带有不同的电荷;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因为形成离子过程中质子数没有发生变化;只有铁原子能构成铁单质。

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4、B【解析】A、氧气可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因此燃着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可区分,正确B、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只能量取5.6mL,故选项错误,答案选BC、二氧化锰可做双氧水的催化剂,因此投入双氧水中可观察到迅速有气泡冒出,而水不能,可区分D、电解水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选项正确5、D【解析】A. 代表一种物质,代表一种物质,代表一种物质,涉及到三种物质,此选项错误;B. 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此选项错误;C. 该反应表示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D. 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的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6、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核内质子数也为16是正确的;硫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不属于金属;正下方的32.06是指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C.【点评】元素周期表中各数据表示的意义为: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边表示元素符号,中间表示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7、A【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详解】A、水在①处的温度高于③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故A正确; B、水在①处的温度高于②处,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则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故B不正确;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状态③的水分子在运动,故C不正确;D、①→②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点睛】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8、C【解析】A.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B. 磷在氧气中燃烧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该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注明反应条件,正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C.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 正确;D.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中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物不需要标气体生成符号,正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选:C9、B【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硝酸铜分解不会生成二氧化硫、氨气,氮气是无毒气体,二氧化氮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

选B10、B【解析】由题意可知,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与这个反应;丙增加了22g,说明是生成物,生成了22g;丁增加了18g,说明是生成物,生成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