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329265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备考模拟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45题)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A.下风 B.上风 C.顺风2.根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上盾牌中间采用字母“ LA”,其表示的含意是: “( B ) ”之意。A.生产安全 B.劳动安全 C.人身安全 D.劳保安全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是( A)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4.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

2、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的是 ( C ) 。A.事故百分比 B.临界重要度 C.结构重要度 D.关键重要度5.( B)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 B )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A.岗位工人 班组长 B.班组长 岗位工人 C.班组长 班组长 D.岗位工人 岗位工人6.( C )工作环境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A.空气流通 B.干燥寒冷 C.炎热而潮湿7.生产、储存、使用除剧毒化学品以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B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A.每一年 B.每二年 C.每三年8.职工应当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

3、使用的(A)。A.职业病防护用品 B.生产工具 C.生产设施9.不准在( D )的设备上进行焊接答案。A.带有压力 B.带电 C.高空 D.带有压力或带电10.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 B )。A.感冒 B.重症中暑 C.中毒 D.发烧11.机床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的目的是防止( B )。A.工件丢失 B.工人身体或手部受到伤害 C.物件进入机器里面1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

4、、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 )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B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13.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伤害是指( C )。A.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冻伤等。B.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C.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D.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14.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C )。A.本质 B.重点 C

5、.根源 D.关键15.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A.呼吸道和皮肤 B.食道和皮肤 C.呼吸道和食道1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 C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班组级 B.车间级 C.专门17.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 C)。A.危险作业 B.高难度作业 C.特种作业 D.特殊技能作业18.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 A )方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 A )面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A.纵向 横向 B.横向 纵 向 C.生产 管 理 D.直

6、接 间接19.民用照明电路电压是以下哪种 ?(C )A.直流电压 220 伏 B.交流电压 280 伏 C.交流电压 220 伏20.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下列哪些要素的活动需要建立并保持程序( A )。A.管理评审活动 B.机构与职责的确定 C.目标的制定与传达 D.审核活动21.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 B )等活动。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22.电流为(A )毫安时,称为致死电流。A.50 B.100 C.15023.从业人员在( A )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7、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A.300 B.250 C.200 D.35024.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 B )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A.生产情况 B.任何情况 C.使用情况25.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B )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A.1米 B.2米 C.3米26.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列为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整治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挂牌整治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不得少于( A )次。A.1 B.2 C.32

8、7.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安全帽的颜色也不同,如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工作宜戴 ( A ) 安全帽。A.红色 B.黄色 C.白色28.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 C )。A.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29.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 ( C ) 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A.县级 B.市级 C.省级30.抢救烧伤人员时,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是为了避免 (C ) 。A.身体着凉 B.扩大影响 C.伤面污染31.企业单位 ( A ) 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A.主要负责人 B.技术负责人 C.安全部门负责人32.生产

9、性粉尘中主要常见的类型是( B )。A.矿物性粉尘 B.混合型粉尘 C.化学性粉尘 D.动物性粉尘3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A)。A.岗位津贴 B.工资补贴 C.生活照顾34.关于安全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每天检查表面是否有凹痕或裂痕;B.查看安全帽挂带的磨损,衬垫丢失或损坏,须替换;C.定期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 (绝对不能使用溶剂清洁);D.安全帽在严重撞击并损坏后没有必要更换35.生产性粉尘中主要常见的类型是( B )A.矿物性粉尘 B.混合型粉尘 C.化学性粉尘 D.动物性粉尘3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的内容包括( D )。A.安全技

10、术理论和事故案例 B.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 C.事故案例和实际操作 D.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37.下列关于劳保用品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D )A.员工必须按要求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确保防护性能完好B.凡从事多种作业的工种,按主要工作岗位发给劳保用品C.劳保用品必须按时足额发放,不得以任何名义克扣D.劳保用品可以按员工自身需求佩戴38.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c)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全面 B.长期 C.经常性 D.临时性39. 动力箱、柜、板前方一般(A)m的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A.1.2 B.1 C.0.8 D.0.540.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D

11、 )。A.浇水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D.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41.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D )A.作业环境不良 B.健康状况异常 C.心理异常 D.指挥错误42.危险度由( D )决定。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43.职业病指( 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44.

12、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一般分为( C )、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A.计划 B.演练 C.预防 D.布置45.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时,错误的做法是( B )。A.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B.撤去身边的物体,用力向外面抽拉身体C.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二、单选题(5题)46.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 C )。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C. 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47.浙江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障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 A )投

13、入,保证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A.资金 B.技术 C.人力48.对于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单位应该( B )。A.不告诉作业人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B.如实告知作业人员 C.有选择地告知作业人员49.创伤急救原则上是(B) ,并注意采取措施。A.先固定,后抢救,再搬运 B.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C.先搬运,后抢救,再固定 D.先固定,后搬运,再抢救50.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B )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织三、单选题(10题)51.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B ).

14、A.传染病媒介物 B.有毒物质 C.粉尘与气溶胶 D.致病微生物52.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 C )。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C. 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53.危险度由( D )决定。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54.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伤害是指( C) 。A.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冻伤等B.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

15、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C.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D.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55.离岗_ C_个月以上者,须重新进行车间、岗位安全教育。(C)A.6 B.5 C.356.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的是( C )。A.事故百分比 B.临界重要度 C.结构重要度 D.关键重要度57.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 B )。A.教育和考核 B.教育和培训 C.培训和考核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