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329079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45题)1.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 C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C )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A.安全量 B.储存量 C.临界量3.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的是( A )。A.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

2、、法规 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方法 C.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等 D.典型事故案例分析4.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必须用橡套软线(橡胶电缆),长度不得超过()m,且中间不能有接头及破损。A.2 B.3 C.6 D.155.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有( B)。A.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及污染环境B.火灾,爆炸,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C.火灾,爆炸,感染,腐蚀及污染环境D.火灾,失效,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6.扑救电器火灾不应使用( D )灭火器。A.二氧化碳 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7.安全生产(C)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3、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A.检查制度 B.操作规程 C.责任制8.从业人员在( A )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A.300 B.250 C.200 D.3509.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10.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应安装 (C )A.电表 B.指示灯 C.避雷设备11.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重要

4、程度的是 ( C ) 。A.事故百分比 B.临界重要度 C.结构重要度 D.关键重要度1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 A),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A.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 B.停业整顿 C.限期整改 D.关闭13.危险度由 (D)决定。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14.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 C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15.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

5、得少于( D )A.4学时 B.6学时 C.12学时 D.24学时16.浓硫酸洒在皮肤上 , 应该采用下述 ( C ) 方法。A.马上用水冲洗 B.去医院 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 , 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17.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 C )方法。A.马上用水冲洗 B.去医院 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18.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C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19.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是( C )。A.气质、性格、情绪、能

6、力、兴趣等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C.光亮、气温、气压、温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20.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 B)。A.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B.公共交通系统 C.信息发布中心 D.监测组织21.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工作,属于安全评价类型的 ( A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22.关于呼吸防护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不要将呼吸器放在污染环境中B.组装好后,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保存在个人工具或指定位置:清洁、潮湿的地方C.检查各零部件的状况,更换损坏部件D.

7、检查滤盒,如必要则更换23. I类手持电动工具(单相)宜采用(B)多股铜芯橡套软线。A.两芯 B.三芯 C.四芯24.在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经批准可延长,但不超过( C )日。A.40 B.50 C.6025.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管生产必须管( A )。A.安全 B.效益 C.生活26.绝缘电阻检测,电焊机每(B)至少进行一次,手持电动工具每()必须进行一次,移动电气设备应每()进行一次。A.半年、季度、半年 B.半年、季度、季度 C.季度、季度、半年 D.季度、月、月27.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 B )A.1-5毫米 B.1-5微米 C.1-5纳米 D.1-5厘米28.下列叙

8、述中,( B )不符合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要求。A.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B.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C.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D.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只要经过验收程序即可投入生产和使用29.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C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火苗的外围3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经营单位方针、目标,实现 (A) 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

9、的安全意识和安全 ( A )、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A)失误的重要途径。A.安全 素质 人为 B.安全 知识 人为3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 C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班组级 B.车间级 C.专门32.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B )A.立即逃跑 B.立即报警 C.立即扑救33.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 B )和维护。A.更新 B.实施 C.培训 D.演练34.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10、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B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35.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 C )。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C. 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36.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A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A.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37.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伤害是指( C )。A.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冻伤等。B.不正常的

11、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C.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D.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3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A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治理整顿3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A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治理整顿40.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C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4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规定,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 B )以上的高处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护栏等防护设施。A.1米 B.2米 C.2.5米42.职业病指( 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43.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A)。A.符合标准 B.穿戴舒适 C.外形美观 D.便于更新4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A.下风 B.上风 C.顺风45.制止“双违”是指制止( B

13、 )。A.反劳动纪律、违反企业制度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C.违反作业规程、违反企业纪律二、单选题(5题)46.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 B ) 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A.1 米 B.2 米 C.3 米47.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D )A.作业环境不良 B.健康状况异常 C.心理异常 D.指挥错误48.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保证安全距离,气瓶距离明火在( B )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A.2 B.10 C.3049.建筑物起火的( B )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机,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设法逃离火灾现场。A.1-3 B.5-7 C.15-3050.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

14、白血病的因素是( B )。A.激光 B.电离辐射 C.红外线 D.射频辐射三、单选题(10题)51.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 B )A.1-5毫米 B.1-5微米 C.1-5纳米 D.1-5厘米5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A.本企业工作 B.本岗位工作 C.本职工作53.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 B)。A.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B.公共交通系统 C.信息发布中心 D.监测组织54.“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 B )。A.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才能保证安全生

15、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B.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C.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因此,管理必须激发人的工作能力。D.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5.重大危险源 ( A )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A.控制的目的 B.划分的意义 C.评价的依据 D.管理的作用56.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B )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织57.从安全方面来看,在(B)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