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市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35****微信 文档编号:35327929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朐市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临朐市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临朐市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临朐市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朐市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朐市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铵气NH3B水银AgC2个氮原子N2D氧化铝Al2O33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4某同学

2、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的压强不变(假如不漏气)5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B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

3、种元素C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D氧气和臭氧的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8关于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认识错误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CNa比Na+少一个电子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9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公交出行B减少燃煤发电C加强大气监测D露天焚烧垃圾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1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研

4、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B+3C+5D+712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 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6.4 3.24.02.8反应后质量(g)5.2X7.22.8A甲和丙是反应物B丁一定是催化剂CX=2.0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列各图是教材中相关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比较空气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加入_;(2)图二,该过滤操作不足是少一种玻璃仪器

5、:_;(3)图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小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种即可)。14结合下图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b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代号),反应方程式为_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G所示的实验,最好用_法收集氧气。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填或 )端进入。(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15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6、实验的问题:(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一条即可)_(3)做此实验,对反应物有何要求?对生成物有何要求?_(答一条即可)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自燃。(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_,活塞向_(填“左”

7、或“右”)移动。(3)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4)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化工原料,有轻微毒性,计算:(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_; (2)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_;(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4)每100g合格奶粉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3g,如以三聚氰胺计算,则添加了多少克三聚氰胺_?18实验室有不纯的氯酸钾样品,把该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化如下所示

8、:(应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固体总质量反应后固体总质量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对水的组成进行过研究。材料1: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材料2:卡文迪许发现,将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点火后,有水生成;还定量研究发现:2体积氢气和1体积氧气恰好生成1体积的水蒸气。材料3:拉瓦锡重复卡文迪许实验也得到水,并证实水是氢气与氧气反应后的唯一产物。他还对水进行分解实验,制得并命名了氢气,并定量称量水和氢气质量。材料4:尼科尔森和卡里斯尔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并检验了产物。根据上述材料和已

9、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基于卡文迪许和拉瓦锡的实验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2)拉瓦锡的水分解实验对后续研究有什么启示?_(3)检验氧气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什么?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2、D【解析】A、NH3的

10、名称是:氨气,不符合题意;B、水银是汞的俗称,汞的化学式为:Hg,不符合题意;C、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为:2N,不符合题意;D、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A、柳絮飞扬是由于柳絮较轻,飘浮在空气中,随空气流动而运动不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槐花飘香,槐花并没有运动,而是槐花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使周围空气扩散着该物质的分子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C、黄沙扑面,黄沙的小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悬于空气而四处飘荡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D、雪花飘飘,空气中水遇冷凝结成似花的冰粒从天而降,受到空气的阻力而飘飘不是分子

11、运动的结果故选B【点评】分析现象时,注意分析是由物质的小颗粒形成的现象,还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形成的现象,虽然现象相似,但形成现象的本质是的很大不同的4、D【解析】A、抽去玻璃片,能产生白烟,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B、氯化氢能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正确;C、有白烟产生,说明反应后有固体生成,正确;D、混合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压强会变小,错误;5、D【解析】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都易引起灯内酒精着火,有引发酒精灯爆炸的危险;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隔绝氧气及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得到的目的。故选D。考点:酒精灯

12、的使用6、A【解析】A. 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正确;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原子构成,故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C. 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多数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D.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此选项错误。故选A。7、C【解析】A、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可能是原子、分子、离子等,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

13、素显+5价,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臭氧和氧气的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C【解析】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质子数不变。【详解】A、因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故A正确;B、因Na+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一种稳定结构,故B正确;C、N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Na+的核外有10个电子,Na比Na+多一个电子,故C不正确;D、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质子数都是11,都属于钠元素,故D正确。故选C。【点睛】原子得失电子,元素的种类不变。9、D【解析】A、提倡公交出行,能减少汽车尾气

14、对空气的污染,符合这一主题;B、减少燃煤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这一主题;C、加强大气监测,控制污染源可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环境,符合这一主题;D、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D。10、D【解析】A、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说法不正确;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应进行引燃,否则不燃烧,故B说法不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故C说法不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D说法正确。故选D。11、D【解析】高氯酸铵(NH4Cl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3)+(+1)4+X+(-2)4=0,X=+7,故选D。12、D【解析】A、甲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加是生成物,A错误;B、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