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35****微信 文档编号:35327923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BH2O2CH2CO3DH2O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做法中,合理的是()A多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C种植

2、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D加工火腿肠时加入过量防腐剂32019 年“世界环节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B露天焚烧垃圾C工地洒水除尘D废气直接排放4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尼古丁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5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此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8B50C88D1266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的叙

3、述错误的是( )A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可用于生产化肥、炼钢等B废旧金属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海水又苦又咸,也不能供人饮用,是一种对人类无用的天然水D可燃冰含有甲烷水合物,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质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吸收冰箱里的异味D用天然气做燃料8在组成生物细胞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氧B碳C氢D钙9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1)2个铜原子_ (2)保持氨气化学性质最小微粒_(3)2个镁离子_ (4)地壳中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提出假设)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

5、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实验编号12反应物5%的过氧化氢()溶液5%的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红砖粉二氧化锰()时间165秒46秒(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_有关;(反思)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和_是否改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提出假

6、设)_。(写一种)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实验探究:图1所示的是小亮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过程是:第1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3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1请回答下列问题:第2步红磷燃烧时的现象_ ,化学反应表达式_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1,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A、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红磷过少C、红磷没有燃烧完就急着打开了止水夹小博同学对

7、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小博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1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实验)小余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氯酸钾质量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 1.2g/ 1.2gCuO 0.1g 1.2gMnO2 0.1g上述实验应测 量的“待测数据”是_ 若实验比实验的“待测数据”_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

8、的分解将实验反应剩余的固体取出后经洗涤、干燥,再次精确称量得到0.1g黑色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_,小余同学认为氧化铜肯定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淳同学对此提出了异议,小淳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第二次精确称量得到的0.1g黑色粉末和1.2g氯酸钾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发现木条很快复燃小淳同学这样做目的是_ ,(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评价设计)你认为小余设计实验和实验对比的目的是_; 写出实验反应的表达式_小晴同学学了分子性质这节内容后,改进了书本上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晴同学找来废弃的医疗用品-微型Y 形管,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她进行该实验是为了探究_ ,实验过程

9、中能看到的现象是_ ,小晴同学设计的实验优点_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卿(能不断鼓入空气的装置)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_ 火焰写出实验中硫磺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_ 你推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 14.根据图1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写出A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 用组合DF装置制取气体,当收集满气体

10、取出后正确顺序的操作是_(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最大转化率为_(填序号);A 25%B 33.3%C 50%D 100%(4)实验室可用DF装置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结论无法得到的是_ (填序号)A 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B 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C 甲烷不与水反应D 甲烷密度大于空气(5)活动小组对反应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

11、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2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已知红色的铜只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要得到1.6克氧气,需分解_水?16已知6.2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8克。求:(1)生成多少克的氧气?

12、_(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2、B【解析】A、多喝碳酸饮料对身体有害,故A错;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可用作调味,故B正确;C、喷洒剧毒农药杀虫容易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残留农药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肝脏等重要器官和组织;该做法对人体有害,故C错;D、过量防腐剂对人体有害,故D错。故选B。3、C【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会

13、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蓝天保卫战”这一主题,故A错误;B、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不符合“蓝天保卫战”这一主题,故B错误;C、工地洒水除尘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符合“蓝天保卫战”这一主题,故C正确; D、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蓝天保卫战”这一主题,故D错误。故选C。4、D【解析】A、尼古丁是一种有机物,有机物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尼古丁分子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原子。故A说法错误;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4+142=162。没有单位,或者说单位是“1”但是省略不写。故B说法错误;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即5:7,而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不能论个数。故C说法错误;D、尼古丁的化学式是C10H14N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可知,尼古丁这种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题目中凡是涉及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时,若带有单位“g”则说法一定是错误的。5、A【解析】由题意已知锶原子的质子数为1,根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核外电子数等于1故选:A。【点睛】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6、C【解析】A.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工业上,氮气可用于生产化肥、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