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

上传人:永*** 文档编号:35319344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方法指导课,学生依旧是主体 马敏摘 要:方法指导课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成功与否的“瓶颈”,是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最关键一环。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如何让方法指导课生动活泼、具有实效?本文作者就一堂方法指导课花的用途采访法指导谈谈具体的做法。Key: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描述;教学反思:G623.9 :A :1992-7711(2017)07-073-1【案例描述】一、畅谈体验,导入课题1.上节课,我们每一个小组都选好了“花的用途”的活动小主题,并根据活动小主题制定了活动计划。你们的活动开展了吗?今天老师想了解你們小组初步开展

2、活动的情况,在调查采访中,你们有些什么经历和体验呢?2.学生汇报:二、复习已知,引出重点1.我们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采访的基本流程,也知道在采访前要设计采访提纲。你们觉得采访提纲应该包含哪些部分。2.学生汇报,引出采访提纲的一张表格。3.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的小主题说说本组的采访目的。4.每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12个采访问题,并把问题贴在黑板上。师:我们来看这几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如何?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是的,一般我们在写采访提纲时语言要简洁、明确。5.教师带领孩子们整合其他的问题。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马老师想集合大家集体的智慧,把大家提的问题写在

3、一张采访提纲上,谁能帮老师出个主意,我该怎么办?师:是的,对于我们每个小组要都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删除的方式,保留一个。师:剩下的问题我们来读读看。你有什么感觉?师:有些问题类似,我们可以把他们进行合并,这也是整合问题的一种方式。6.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采访问题已经设计好了。现在你们有信心一定能够采访成功吗?三、团队合作,模拟采访1.师: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大家能够去实地采访有一个好的状态,我们现在需要模拟采访环节。师:你们觉得我们去采访时要注意些什么?师:很不错,提问的同学做到了有礼貌声音响亮,(板书:大胆提问)那其他同学呢?师:团结力量大,我们要想出色地

4、完成一项任务,一定是和我们团队中的每个小伙伴都分不开的。教师板书:学会合作2.学生进行采访模拟,教师指导。【案例反思】1.方法指导课应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需要,做到有求必应。在这堂课的开始,我并不是直截了当就开始讲:如何采访,而是先倾听学生上阶段活动情况,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开展活动时获得了初步的经验:有成功的,但因为以前没有进行过采访活动,学生碰壁的情况更多。此时,我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就像得到了一场“及时雨”。大家顿时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需要,适时指导,让学生从“要学”变成“想学、乐学”,以提高方法指导课的教学效果。2.方法指

5、导课应具备科学性、逻辑性,做到严谨完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中,除了教学方式多样化之外,我认为老师们还应恪守方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只有这样做,学生所学到的活动方法才能更好地为下阶段活动服务。在这堂课上,我为学生提供了标准的采访提纲模本,让学生对采访提纲的基本要素,重点设计进行了初步了解。这样做,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为学生设计采访提纲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学习完了采访技巧,在课的最后,我对学生采访后的活动进行了指导,让学生从三方面收集自己在活动中的原始资料。虽然采访之后的事情已经不在采访方法的范畴内,但它与采访方法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做好采访之后的整理工

6、作,学生才能真实全面地记录活动全过程,学生才能在活动后得到真实的、有价值的各种体验。3.方法指导课要突出兴趣性,避免教师满堂灌,做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正因为方法指导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所以很多老师实施起来总觉得非常困难。课堂上,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无精打采,教学效果一点也不好。如何让方法指导课生动活泼、具有实效呢?我认为,方法指导课应同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就是课堂的欣赏者、发现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堂课上,我就是一个欣赏者,欣赏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同时我又是一个发现者,发现学生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我应学生之所求,给学生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对这次方法指导有迫切的需要,有乐学的情绪;同时,我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采访提纲设计重点、完善采访提纲、学习采访技巧”三个环节中,我没有进行知识灌输,而是设计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方法。课堂上,学习气氛轻松活跃,学生们其乐融融。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我还让学生们现学现用,进行现场采访。在快乐的氛围下,学生不仅灵活运用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而且还发现了自己采访活动的不足,及时进行了修改完善。整个课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兴趣格外浓厚,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