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319322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竹节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0 竹节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了解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2.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重难点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学情分析从阅读策略角度来看,学生通过前几册阅读策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等阅读策略,并在长期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学会了批注、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多种阅读方法,这些都会成为本文阅读的基础,帮助学生选择运用不同策略进行阅读。但是,如何选择阅读策略,选择哪些阅读策略,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教学辅助PPT、学习任务单

2、等。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四:复习字词,情境导入1 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疙瘩 冰棍 跺脚 颓然 沮丧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暴露无遗 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教师播放斗竹节人的图片,导入课文。学习任务五:自主探究,感悟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受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懂得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阅读材料会不一样,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1.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带着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课件出示表格)我要完成的阅读目的我要关注的段落1

3、.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阅读目的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1.知道竹节人是怎么做成的吗?让我们一起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吧!(设计意图:根据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寻找与制作竹节人相关的段落,再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了解制作竹节人的过程,写出竹节人的制作指南,感受制作竹节人过程的简单有趣。)(1)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写一份“竹节人”的制作及使用说明书。竹节人制作指南及基本方法准备工作材料工具制作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注意事项基本玩法根据学生完成的表格交流。(2)我们在完成阅读目的一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什

4、么?小结:我们在完成阅读目的一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快速读全文,关注3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再仔细阅读,画出制作竹节人和玩竹节人的句子,并组织语言完成表格。阅读目的二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1. 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 学生汇报:【预设】起因:我和同桌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老师没收了竹节人经过:下课后我们发现老师在办公桌上玩竹节人入了迷。结果:我们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3.谁来讲讲这个老师的故事呢?4.孩子们,我们在完成阅读目的二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什么?5.小结:我们在完成阅读目的二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浏览课文,找出

5、描写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关键词讲述故事。 阅读目的三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1.小组合作学习:画出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的句段,边读边批注,并想象当时的画面。2.汇报交流: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预设】(1)把穿着九个竹节的线绳嵌入课桌裂缝里,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把竹节人和健美比赛中的小伙子做对比,可见孩子们多么喜欢竹节人呀!)(2)将线绳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不知疲倦,也不会倒下。(抓住“没头没脑”“不知疲倦”“永不会倒下”)(3)竹节人手上系一根冰棍棒,就变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

6、“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孙悟空都穿越时空来了,手握金箍棒,多神气!竹节人还可以打扮成什么样子?(生汇报)师:哇,竹节人的玩法可真多!简直比现在的变形金刚还好玩!把你的感受送入文中读一读。(4)还有同学别出心裁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他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于是对方大呼胜利。听你这么一说,我的眼前浮现出竹节人把自己的脑袋和盔甲磕飞了的滑稽场面,有趣极了!(5)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玩竹节人的乐趣?(“一圈黑脑袋” “攒着观战”,看的人真多;看到

7、竹节人打斗紧张时,围观的人都激动得不得了,”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玩得入迷,都没听到上课铃声,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老师读这段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大家玩竹节人的热闹场景。(6)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抓住“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等词语体会)师:老师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竹节人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大人小孩子都喜欢。3.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不仅体现在玩的时候,还体现在做的过程中呢!(生汇报)师:是的,做得过

8、程中,小心翼翼地锯,弄不好崩裂了,前功尽弃;锯好了,竹节人就做成了,那是多么开心、自豪啊!。4.孩子们,我们是怎么完成阅读目的三的呢? (生汇报)5.小结:浏览课文,抓关键词句,想象当时大家玩竹节人的热闹场景。学习任务六:归纳梳理,总结方法1.真正会读书的人,都是带着目的去读书的。这节课我们带着三个阅读目的,了解了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的制作方法和玩法,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以及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为了完成这三个目的,我们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呢?(生汇报)2.师总结:完成阅读目的一时,我们采用的阅读方法是:重点关注课文3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完成阅读目的二时,我们采用的阅读方法是:找到故事的起因、经

9、过、结果,运用复述的方法讲述故事。完成阅读目的三时,我们采用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还原当时大家玩竹节人的热闹场景。学习任务七:关注语用,读写结合(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写自己的独特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把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更是把本节学习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环节。)1.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上课,那么,生活中,你曾经对什么入过迷,请用一段文字写一写你入迷的样子。2.学生交流。课堂小结:同学们,真正的阅读也应该是像这样,带着目的去进行的。阅读的目的不同,选用的阅读方法也就不同,今后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合适的阅读方法。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1)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尝试制作一个竹节人,体会制作和玩耍的乐趣。(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制作说明书。板书: 竹节人 重点关注,提取关键信息 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勾画关键词句,感受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