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319320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初读感知,了解知音故事(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这是一篇古文,先自己大声读一读,读准字音,努力把句子读通。(2)二读课文,读出韵味。文言文非同一般,还要读出停顿、节奏,请你试着借助下面的注解,想想意思再读读,看怎么停顿较合适。(3)三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任务二: 借助注释,知晓文意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插图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学习任务三:品读“鼓琴”,体验“知音”1.自由朗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伯牙鼓琴的语句,用“_”画出锺子期听琴的句子。2.想象拓展。 (1)伯牙的琴声不仅表现了高山流水,还表现了哪些美丽

2、动人的场景? (2)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模仿句式,想象写话,体验知音心有灵犀一点通。 l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l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 。”l 伯牙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 。”学习任务四 研读“破琴”,读懂“知音”1.锺子期死后,伯牙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这样做?2.自由朗读“资料袋”中的诗句,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一1.“少选”的“少”读sho,不要读成sho;“汤汤乎”中的“汤”读shn,不要读成tn;“以为”的“为”读wi;“复为”的“为”读wi。2.节奏:伯牙/鼓琴

3、,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学习任务二略学习任务三:想象拓展。 学习任务四: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示孟郊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王安石伯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