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上传人:电*** 文档编号:35319255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大作业: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试卷一答题说明:把试题及答案用快捷键Ctrl+C进行复制, 然后用快捷键Ctrl+V粘贴到答题的页面中,最后保存并提交答案。一、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0分。)李桓英,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为了新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主动舍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投身到麻风病防治工作,长期奔波在云、贵、川等偏远山区,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数以万计

2、的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2019 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2022 年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正确认识恪守职业道德?答: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优良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个载体,有认识培养自己的优良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即自觉的行为。“培养”意为按照一定

3、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应做到: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指在行为方面的约定促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准则,它告诉人们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凡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例如学生证、干部证、文明监督岗的佩戴,遵守校纪、班纪、宿舍纪律等,在点点滴滴方面按照职高生的各种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优良习惯。优良的习惯是每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资本,不好的习惯则是人的一生羁绊。每一位同学要从自我做起,从行为规范要求入手,从行为习惯训练抓起,坚持不懈,就能养成优良的习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发展、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

4、一的主要场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在社会实践中有认识地进行体验,进而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我、熟悉职业、体验职业、陶冶职业情感,培养对职业的正义感,热爱感、义务感、主人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情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在社会实践中,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规范运用到实践中,落实到职业道德行为中,以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理论联增强职业认识,遵守职业规范职业认识是人们对求职择业和职业劳动的各种认识的总和,它是职业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实际,言行一致

5、,知行统一。“内化”是指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规范变成个人内心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道德原则、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和义务的真诚信奉。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也是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的精神支柱。只有这样的职业道德行为,才有坚定性和永久性。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答: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思维,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

6、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维方式。 在我国法学界有关法律思维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甚至在正规法学教材中也很难找到这种提法。但是在法治背景下研究法律思维意义重大,其不仅是法律职业者对自身工作方法的反思,更是凸显法治自身张力的积极尝试。从逻辑角度而言,法律思维因“法律”一词作定语而应归于思维这个属概念,法律思维离不开思维的一般规定性。因此,要界定法律思维的概念,首先应该从考察普遍意义上的思维入手。思维作为人脑的特有机能和人类特有活动,众多学科如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都以其为对象开展科学研究。由于研究角度和学术语境的差异,思维不可避免地具有多义的特征。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思维,

7、它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的品性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法治思维在不同问题和领域的运用包含了不同的层次。概括而言,法治思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认知判断层次,即运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进行认识并得出初步判断的层次。人们可以根据法律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为或现象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断,例如饮酒驾车是违法行为。这种层次的法治思维,是普通社会成员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备的。二是逻辑推理层次,即运用法治原则、规范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并得出结论乃至解决办法的层次。法律职业者的思维多为这一层次。这一层次的思维是以通过法律解决个案为主要特征。三是综合决策层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认知判断、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性衡量,并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法治思维更多地体现在这一层次上。四是建构制度层次,即在前面三个层次的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抽象,从而能够通过建构或改革法律制度对更宏观的问题提出长远的解决方案。这是最高层次的法治思维,也是高层级的领导干部所应当具备的。因此,考察法治思维能力的高低,应当按照对象和主体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