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319249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2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所谓史诗,就是以英雄人物的功绩为中心,讲述与整个民族相关的大事件的作品。史诗中的英雄必须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必须具备勇武、魄力、高贵的灵魂等该民族理想中的能力与美德。下面属于苏美尔人以自己的民族英雄为主角创造的史诗是( )A. 荷马史诗B. 吉尔伽美什C. 罗摩衍那D. 摩诃婆罗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是苏美尔人以自己的民族英雄为主角创造的史诗,B项正确;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史诗,

2、排除A项;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留传下来的史诗,排除C项;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而非苏美尔人的史诗,排除D项。故选B项。2.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文化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A. 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B. 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C. 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D.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根据所学,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D项正确;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

3、是印度,排除A项;B项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排除B项;C项是两河流域,排除C项。故选D项。3. 古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因为奴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他不占有主人不能夺取的任何所有物。”这表明()A. 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B. 财产多寡是划分种姓的依据C. 法律注重维护私有财产D. 婆罗门掌握古印度经济大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对所有权的规定上,摩奴法典对不同的种姓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定,婆罗门的特权被法典保护,说明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世袭的,与财产多寡无关,排除B项;法

4、律只保护高种姓者的财产,排除C项;题干表明法律允许婆罗门剥削首陀罗,并没有体现婆罗门掌握了经济大权,排除D项。故选A项。4. 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的共同特点是A. 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B. 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C. 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D. 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古代

5、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并且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农业经济不发达,A项错误;古代希腊的政治是民主政治,没有建立中央集权的帝国,C项错误;中国古代没有出现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D项错误。5. 有学者认为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农耕世界向外扩展,把周边的游牧世界纳入其文明体系。一种是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下列史实属于后一种方式的是( )A. 古代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的扩展B. 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C.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

6、D. 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建立王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败,日耳曼人逐渐渗入并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了一系列王国,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上述史实符合题干中“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的情形,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的扩展”属于题干中“农耕世界向外扩展”的情形,不符合设问角度,排除A项;“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也是属于“农耕世界向外扩展”,不符合设问角度,排除B项;“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属于海洋文明向外扩展,与所材料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

7、”这一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 古代某一文明区域,先是受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侵犯,后来突厥人又在其土地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其数学创造被欧洲误解为阿拉伯人的成就。这一文明区域位于()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东方,一直打到印度西北部。13世纪突厥人在北印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德里苏丹国。古印度发明了0、1到9的数字,经由阿拉伯人学习传播到欧洲,被误解为阿拉伯数字。因此这一文明区域位于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D项正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位于西亚,排除A项;尼罗河位于北非,排除B项;黄河、长江位于中国,排除C项。故选D项。7.

8、古代腓尼基人融合象形文字,并简化了楔形文字,将几种旧写法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书写时间。在此基础上,腓尼基人发明了简便的22个字母。据此可知,腓尼基字母的发明( )A. 标志着日常书写文字诞生B. 得益于区域文明的交融C. 体现出西亚文明独具特色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古代腓尼基人融合象形文字,并简化了楔形文字,将几种旧写法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书写时间。在此基础上,腓尼基人发明了简便的22个字母。”可得出腓尼基字母的发明,是融合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说明这是区域文明融合的结果,B项正确;字母文明的发明并不是日常书写诞生的标志,排除A项;材料强调

9、融合,而不是自身的特色,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融合的结果,而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8.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城市尽毁,货币全无,社会已整个解体。欧洲教会运用神权去制裁帝王公侯,提倡和平人道,并设立种种慈善机构,如医院、旅社、养老院、救济院等,才使西欧人能从废墟上慢慢建立起一种新秩序。这反映了欧洲教会( )A. 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B. 确立了高于王权的地位C. 构建了全新的社会秩序D. 倡导了自由平等的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才使西欧人能从废墟上慢慢建立起一种新秩序”,这说明教会在欧洲重建和稳定社会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0、A项正确;教会确立了高于王权的地位和倡导自由平等的原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D项;欧洲教会的措施有利于新的社会秩序建立,但并非直接“构建”,排除C项。故选A项。9. 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因争夺司法权发生冲突。腓力四世于1302年5月10日,首次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听命于国王,取得了斗争的胜利。这反映了法国( )A. 王权与教权长期并存B. 阶级结构出现改变C. 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D. 君主世俗权力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法国国王通过召开三级会议与教皇争夺司法权,并且取得了成功,这反映了王权的进一步强化,D项正

11、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内容看不出阶级结构出现改变,B项排除;城市自治运动早已兴起,且与材料主旨无关,C项排除。故选D项。10. 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门(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并将其译成阿拉伯文。马门还在巴格达创立了一所规模宏伟的智慧馆,不仅有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学者在此工作。马门的上述举措( )A. 开创了多种宗教并行的局面B. 促进了阿拉伯文明的崛起C. 改变了帝国对外扩张的方式D. 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门作为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积极吸收希腊古典文化

12、,采取宗教包容政策,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域内长期存在多种宗教,马门并非该局面的开创者,排除A项;7世纪时,阿拉伯文明崛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马门的科学文化举措与帝国扩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1. 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着欧亚之间主要的贸易路线,如大不里士一巴士拉丝绸之路,阿克曼一里沃夫商路,控制了黑海的商品和原料到达伊斯坦布尔的路线,控制了也门和亚丁至印度的贸易,奥斯曼帝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据此可推知,当时奥斯曼帝国( )A. 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B. 通过商路进行军事扩张C. 维护东西方贸易安全D. 阻

13、碍了亚欧间贸易往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着欧亚之间主要的贸易路线,.奥斯曼帝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可知,亚欧洲际贸易被征收重税,提高了交易成本,进而使亚欧贸易往来受阻,D项正确;16世纪,世界强国还有葡萄牙、西班牙、中国等,奥斯曼帝国是否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商路与军事扩张的联系,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对这些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而非维护中西方贸易安全,排除C项。故选D项。12. 下表为日本史学界对“大化改新”的认识过程:改新否定论二战后,原秀三郎认为“大化改新”是由日本书纪的编纂者虚构的。后“改新|否定

14、论”占据学术界主导地位。改新肯定论1977年,镰田元一发表评的成立与国造,再次肯定“大化改新”存在。1999年,在大阪某宫殿遗址发现了一批木简,证实了难波宫(大化改新时的政治中心)的存在和确切位置。2002年,在奈良县发现了木简,证实了在大化改新编撰年籍之前存在“评”制,这进一步强化了“改新肯定论”。由此可知,历史研究( )A. 受到政治环境影响B. 具有时代特征C. 体现史家主观意志D. 强调史料实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推动研究的是新史料的出现,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环境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史料及其价值,未阐述时代特征,排除B项;材料不仅涉及史学家的著作,还

15、有文物,因此不能单纯体现史家主观意志,排除C项。故选D项。13. 下表所示为255年夏季进入阿克苏姆王国加巴扎港口船只情况的统计。由此可知,当时的阿克苏姆王国( )数量(艘)来源国/地区9印度7大法拉桑岛(今属沙特阿拉伯)15巴勒斯坦22埃及A. 成为地区海军强国B. 对外贸易较为繁荣C. 控制了印度洋商路D. 继承了古埃及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进出阿克苏姆王国港口的船只来源地比较广泛,说明与阿克苏姆王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较多,体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B项正确;进出阿克苏姆王国地区的船只较多并不能说明阿克苏姆王国成为地区海洋强国和控制了印度洋商路,更不代表它继承了古埃及文明,排除ACD项。故选B项。14. 据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木白图泰的记载,西非瓦拉塔人穿着埃及服饰。在廷巴克图,商人、纺织工匠和乌里玛组成一个独立阶层,他们结交外国商人;孟达米斯商人建设了有地中海风格的社区。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撒哈拉商路贸易的发展B. 环印度洋贸易的繁荣C. 大津巴布韦国家的强盛D. 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西非瓦拉塔人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