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319175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化学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碱性废水可通过投加酸性废水中和B能使某些色素褪色,可作漂白剂C实验室常用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铅炼厂用阴离子交换膜处理污水中的2、天津大学研究团队简化了合成治疗囊性纤维化药物依瓦卡特的路线,其中一步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Y结构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反应生成Y和乙醇D等物质的量的X和Y消耗的量相同3、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检验有碳碳双键配制溶液乙醚萃取碘水

2、得到的乙醚溶液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A.AB.BC.CD.D4、19世纪科学家提出与作用的反应过程如下:反应: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作还原剂B含有键和键C该反应适宜在较低温度下进行D每产生,则至少消耗1mol5、某种金属硼化物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晶胞含1个B与之间最短距离为C若以为顶点,位于晶胞的面心D该晶胞与晶胞结构相似6、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X、Y、Z、W、M五种主族元素位于短周期,Y、Z、W位于同周期,基态X、Y、Z、W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和是基态M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的2倍。X、Y、Z、W元素组成的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BM的单质属于共价晶体C第一电离能DX、Y、Z、W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7、从含镍催化剂(含NiO、等物质)中回收金属资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溶液B“酸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该工艺回收的金属资源为、D若杂质中含有,浓缩结晶所得产品中可能含有8、结构决定性质是重要的化学观念。叶绿素、18-冠-6的结构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素中有2个氮原子各带1个单位负电荷B两种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完全不同C18-冠-6是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超分子D1mol叶绿素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数目为59、亚硝酸甲酯()

4、与羟基自由基在对流层中作用的反应机理及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路径的反应速率:路径1路径2B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小于120C由图像可知的能量一定低于D路径1历程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步骤的中间体为10、下列叙述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饱和溶液通入过量析出白色晶体:B白色沉淀溶于溶液得到深蓝色溶液:C向溶液中滴入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向溶液中滴入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和气泡:11、近日,科学工作者研制了一种以有机钙为电解质溶液的可充电钙硒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向X极方向移动B放电时,外电路转移时,理论上消耗C该电

5、池的电解质溶液不能使用水溶液环境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2、25时,在中滴入0.10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MOH为弱碱BN点存在关系C时,D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O点N点13、探究银镜实验后溶解Ag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试剂实验:稀硝酸银逐渐溶解,试管口有浅红棕色气体生成实验:溶液(pH=2)银镜慢慢消失,溶液澄清实验:溶液(pH=2)银镜快速溶解,反应后溶液中有明显灰色沉淀实验:HI溶液银镜溶解,有黄色沉淀产生,且有气泡产生已知:的氧化性与接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对比分析实验和表

6、明:具有催化作用C实验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说明氧化性;D综合上述实验说明溶解银的关键在于试剂的氧化性和能否生成银盐沉淀14、t时,向容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充入1mol和一定量的发生反应;,的平衡分压与起始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初始加入2mol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为。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点:B随增大,HCHO的平衡分压不断增大Ca点时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Db点时再投入1mol、1.5mol,平衡时,的转化率减小二、填空题15、重铬酸钾(),室温下为橘红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实验室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7、为原料,利用固体碱熔氧化法制备的步骤如下:步骤熔融氧化将6g铬铁矿与4g氯酸钾在研体中混合均匀,取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各4.5g于仪器A中混匀后,小火熔融,再将矿粉分批加入坩埚中并不断搅拌。用煤气灯强热,灼烧3035min,稍冷几分钟,加水,过滤,得滤液,滤渣中含红棕色固体。步骤中和除杂将滤液用稀硫酸调pH为78,加热煮沸3min后,趁热过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残渣,得滤液。步骤结晶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用6硫酸调pH后加入1g氯化钾,在水浴上浓缩至表面有晶膜为止,冷却结晶,过滤得重铬酸钾晶体,烘干,称量。步骤纯度测定利用库仑滴定法测定固体样品的纯度:取样品,配成250mL溶液,取2mL溶液进行库仑

8、法滴定,重复三次实验,测定平均电量(Q)为1.158C,已知计算的浓度公式为(F为96500,N为1个转化为时转移的电子数,V为滴定样品溶液的体积)。已知:常见微粒在不同pH条件下的存在形式如下图所示。当离子浓度,则认为该微粒已除尽。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为_(填标号)。a普通坩埚b坩埚c氮化硅坩埚d石英坩埚(2)若用代替,则理论上转化1mol所需的体积(标准状况,单位为L)是所消耗物质的量的_倍。(3)步骤中“分批加入”的目的是_。(4)若步骤中“调pH至34”的不良后果是_。(5)进一步提纯步骤所得晶体的方法是_。(6)探究pH对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的影响。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酸化的溶

9、液中加入一定量甲醇向溶液形成蓝紫色溶液,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碱化的溶液中加入相同量甲醇_酸性条件下溶液的氧化性更强(7)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已知部分卤素单质的键能如下表:化学键键能/()试解释键能的原因_。(8)固体样品的纯度为_(用含m的式子表示)。16、的有效利用可减缓能源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由合成气(组成为、和少量的)直接制备甲醇,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反应:则_。经理论计算表明反应能够自发的温度为,而实际生产温度远高于,可能的原因是_。(2)可与许多金属(如、等)形成配合物,配位原子是_。(3)、条件下,将和投入含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10mi

10、n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分别为、。的平衡转化率为_,010min内分压的平均变化速率=_,反应的平衡常数_对于反应,x为物质的量分数。研究表明,反应的速率方程为,x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压强平衡常数,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气体物质的量分数和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图2为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之间的关系。图1中根据速率方程分析时,v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图2中直线_(填“A”或“B”)表示与的关系。17、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战略作用,以废渣(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回收、的流程如下:已知:钪离子可以在不同pH下生成();

11、,。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写化学式),加入铁粉的作用是_。(3)“反萃取”时若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沉淀会溶解。写出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含产物的化学方程式:_。(4)加入溶液后,当溶液中时,的最大值为_。(5)在熔融盐体系中电解、可获得电池材料,装置如图所示。石墨电极附近可收集到黄绿色气体,写出该极的两个电极反应式:_。(6)通过氮掺杂反应生成,过程如下图所示。立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甲所示,其晶体的密度为_(写出计算式)。图乙晶体中_。18、化合物H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C结构中的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分析反应物所断裂的化学键及其原因是_。(3)发生取代反应,则另一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4)、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5)已知I结构中的中O原子与苯环间存在键,则说明该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这也是酚羟基显酸性的重要原因。(6)物质M是A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有几种,写几种)。遇溶液显紫色含能发生银镜反应(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与为原料合成的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不考虑物质的分离问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