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319159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 A (一脉相承一劳永逸)。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 tu chng 。书籍,能描绘 ho hn 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 chun d 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大约有一半左右要归功于阅读。1

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_ _ _2从括号内为A处选择恰当的词语。A处的词语是_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二、情景默写4读下面一段话,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打开书本,穿越历史,和古代文士一起去旅行。来到北固山下,与王湾一起看“_,风正一帆悬”;攀登泰山,和杜甫一起望“造化钟神秀,_”;登上黄鹤楼,和崔颢一起远眺“晴川历历汉阳树,_”;深入大漠,和王维一起感叹“_,长河落日圆”;远赴轮台,和岑参一起惊叹“_,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奇景;走近潼关,和_(作者)一起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的雄关险峰我们还可以和欧阳修一起宴于醉翁亭,体

3、会他“_,_”的醉翁真意;和陶渊明一起想象“_,并怡然自乐”的美好桃花源。三、综合性学习5班级举行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诗会,在活动中同学们题写书签,互赠互勉。诗会中,同学们要在书签上题写能体现“自强不息”诗文语句。请选择最适合的语句,并简述理由。A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袁枚)B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昀)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D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四、选择题6下列各项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资本主义

4、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B故乡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C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通过缩写训练,可以提高把握文章要点、思路的能力,还能培养概括、综合能力。D孤独之旅讲述了一个叫杜小康的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父亲去放鸭子的故事。生活上的艰苦,使他精神上受到磨砺,意志变得坚强,从而逐渐成长、成熟起来。五

5、、名著阅读7初三(19)班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问题理解关注人物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 道:“哥哥,你休要多话,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1)横线上应填人物:_关注情节(2)选文中晁盖所说的大恩指的是_(简要概括即可)关注评价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名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鲁迅先生认为这个书名译得不够妥当,因为梁山泊的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对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有同学表示不太理解。请根据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情节及其性格特点作简要分析,帮助同学理解鲁迅先生的

6、观点。(3)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相应题目。春思唐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释】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官为岳州司马时所写。历乱:烂漫。8本诗前两句描绘了_等景物,体现出春天_的特点。9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七、课外阅读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小题。汪十四者,新安人也,不详其名字。性慷慨激烈,善骑射,有燕赵之风。时游西蜀,蜀中山川险阻,多相聚为盗。凡经商往来于兹者,辄被劫掠。闻汪十四名,咸罗拜马前,愿作“护身符”。汪许之,遂与数百人俱拥骑而行。闻山上嚆矢声,汪即弯弓相向,与箭锋相触,空中堕折。以故绿林甚畏之,

7、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无几时,汪慨然曰:“吾老矣!不思归计。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因决计归。归则以田园自娱,绝不问户外事。而曩时往来川中者,尽被剽掠。山径不通,乃踉跄走新安,罗拜于门外曰:“愿乞壮士重过西川,使我辈弱者可强,贫者可富,俾啸聚之徒大不得志于我旅人也。壮士其许之乎?”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遂许之曰:“诺!”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于是重山叠岭之间,复有汪之马迹焉。(选自虞初新志)注释嚆矢: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猱: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俾:使。10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而 曩 时 往 来 川 中 者11解释下列加点字

8、汪许之因决计归愿乞壮士重过西川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13文中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汪十四“慷慨激烈”的特点?请概括回答。14作者是如何表现汪十四“善骑射”特点的?八、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学会带点笑容罗兰一位台大工学院的教授曾经在闲谈中对我说,他每次上课(特别是给新生上课),一定面带笑容。他不但面带笑容,而且尽量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讲话,使得满室笑声不绝。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理。“剥下科学严肃、冷硬、令人生畏的外衣,显出它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这是这位名教授

9、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他说,本来科学是非常美妙、非常有趣的一种东西,可惜当初真正“通”的人太少,以致因为他们的不通,而不能把科学的真正面目很轻易地传授于人,而使科学蒙受了冤屈,成了深奥难解、令人不敢接近的东西。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我一向畏惧数理科学,相信这就是因为它们最初和我见面时,没有“面带笑容”的缘故。由此想来,文学、艺术、音乐之使人乐于接近,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以前小学生的算术教科书上,把2画作一只游水的鸭子,把6画成一个汤匙,把7画成一把伞柄这正与国语的开始用诗歌体,音乐才归纳到文法,音乐开始用唱游,慢慢才演绎出乐理相似。笑容还是增进感情的媒介。笑容好比机

10、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轻摩擦,使齿轮与齿轮之间的运转灵活,又犹如桌椅脚下的胶垫,可以缓和锐角,增加彼私之间的和睦与协调。当我和朋友在谈话之间,偶尔意见发生冲突时,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辨。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消灭争执而又不伤和气的办法。而且我更相信,即使在你争执或抗议的时候,如果你仍能拥有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笑容不但能表现在面貌上,而且能表现在声音里。也许我是因为职业的关乐,做播音员做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好几次,接听电话时,因为对方声音里缺少关容,被我误认为他很忙,或一面打电话,一面为办公桌上的公事在发烦,使我不敢和他草草结束谈话

11、,请他快去忙公事的时候,他才惊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有事要商量吗?”还有一次,一位很熟的朋友,因为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没有笑容,而使我以为她在生气。等我向她问罪的时候,她才连忙解释,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不欢迎我的电话。后来,她才恍然想起,说:“哦!对了,我没有带上一点笑容。”笑容虽是脸上的事,但表情确乎会影响声音。当你带点笑容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必定有点喜气。当你皱起眉头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耐烦。当你拿起电话听筒,脸上毫无表情地问上一句:“喂!你是哪位!”对方听来,准觉得你是陌生和疏远的。而假如对方通上名来之后,你还不能用笑容表示一点欢迎与惊喜之情的话,你的朋友就难免以为他的

12、电话对你是一种无礼的打扰,而急于想要把电话挂断了!生活虽然有它严肃的一面,但如果懂得使这严肃的人生带上一点笑容,那么,那严肃的一面也就会变成音乐与诗章了。那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选文略有删改)15作者认为,生活中,我们的笑容常常表现在哪些地方?笑容有哪些积极作用?1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笑容”的含义。(1)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2)如果你仍能拥有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17有人认为第段画线的句子可以删掉,有人认为不可删掉,请写出你的意见并阐明理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菊王曹洪蔚汴梁城的市花

13、是菊花,所以汴梁城又称菊城。每到深秋时节,由菊匠们精心培植的数百万盆菊花争相开放。汴梁城一街两市摆放的全是各色菊花,真真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把这座千年古城装扮得既庄严肃穆,又生机勃勃。满庭芳就是这样一个菊匠,每年要栽培数万盆菊花供市民观赏,好的则被选去参加市里的菊展。满庭芳原来在日化厂上班,在厂后勤搞花卉培植,美化厂区,给会议室和领导的办公室培育摆放的花卉。他工作清闲,工资不低,好多人羡慕。后来,日化厂转产改制,第一批公布的下岗人员名单里就有满庭芳。干了一辈子花卉工,下岗后干啥呢,要技术没技术,做生意没本钱,只有干老本行。满庭芳到南郊租了五十亩地,带着老婆孩子住进去,办了个“汴梁菊花园艺场

14、”。正赶上汴梁城每年办菊会,满庭芳栽培的菊花不愁销路,他培育的一株开了四千多头的大立菊还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呢。这一日,天很高很蓝,风很清很爽。满庭芳正在自己的园艺场侍弄菊花,走来一位老者。这人头发花白,面目清癯,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来人推开篱笆柴门,径直走到满庭芳跟前,一把攥住满庭芳沾满泥土的手,说:“我猜你就是满师傅吧,汴梁菊王?”满庭芳说:“菊王不敢当,我是满庭芳。”话在无意间说得挺押韵,把老者逗笑了。两人找凳子坐下,聊开了。老者说:“我叫田耕夫,画画的,特别喜欢画菊。听说您培植的菊花品种全,造型多,一直想拜访您,今天算是了了心愿。”满庭芳看见老者的手,细细的,白白的,一看就是耍笔杆子的,

15、却偏偏起名叫“田耕夫”。再看自己,起名“满庭芳”,多高贵,多豪华,多文雅的一个名儿,却是个栽花种草的。聊了一阵子菊花,画家田耕夫被一盆盆景菊吸引住了,那眼神儿如铁块遇到了磁石。这是菊匠满庭芳今年的得意之作,主干游走如龙,花开五颜六色,状如孔雀开屏,真乃菊中精品。田耕夫说:“庭芳老弟,画菊多年使我爱菊如命,这盆菊花我有意收藏观赏,您开个价吧。”满庭芳憨然一笑,说:“老话说,名花有主。这花如被懂花识花的人所有,也算一件幸事。初次见面,不谈价钱,送给您了。”田耕夫见满师傅说得诚恳,不再提钱,打手提包里掏出一幅叠好的画,说:“有来无往非礼也,我回赠您一幅画。”展开,是一幅闹菊图,左旁题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庭芳没有拒绝,收了画,帮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