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学年菏泽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玥1****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6KB
约13页
文档ID:353075272
2024学年菏泽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3

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块融化 C.汽油挥发 D.瓷碗破碎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3.某农田中的玉米长势不好、叶色枯黄、出现倒伏,最好施用的化肥(  )A.KNO3 B.K2SO4 C.CO(NH2)2 D.Ca(H2PO4)24.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8,则该氧化物中所含的氮元素化合价为A.+1 B.+2 C.+4 D.+3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生成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火柴头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氮气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7.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碳 C B.氯 Cl C.钾 K D.铜 CU8.甲~己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反应关系如图,“→”表示能转化,“—”表示能反应,其中甲乙的组成相同,且己是液态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可以转化成丙B.丙丁都是气体C.该图涉及2个分解反应D.甲乙戊都是氧化物9.很多饮料中都含有柠檬酸(C6H8O7)。

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柠檬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柠檬酸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构成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10.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有A、B两种原子,已知A的原子的质子数为a,A3+和Bn﹣的电子排布相同,则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填序号)①a+3﹣n ②a﹣3+n ③a+3+n ④a﹣3﹣n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反应原理要求写符号表达式)(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_.(2)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先加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__.锥形瓶内液体应 加至_______(填“a”或“b”)处.写出以B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3)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燃烧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

如果如图两个实验中的用到氧气都需要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他选择了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来制取纯净的氧气, 你认为B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当氧气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为先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依据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推求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业中都离不开它下面是有关空气成分与用途研究的实验分析:(1)图1装置为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②实验现象分析:图2中,反应30s后,BC段曲线压强变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CD段曲线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后期,DE段曲线压强明显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引起的(填操作)③下表是空气成分的研究结果: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

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_____(只需列式)2)图3是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经过一定步骤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第一步:分离空气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Ⅰ.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①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N2________O2(选填“高于”、“等于”、“低于”)在此过程中,氧分子和氮分子_________改变(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此分离空气法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方法Ⅱ.用分子筛分离②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 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N2________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第二步:合成尿素③根据图3流程写出利用NH3合成尿素和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④上述过程生产的尿素样品标签如图,则该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kg(结果保留至0.1)此尿素样品__________纯净的尿素(选填是或不是)1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写出仪器名称:a 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宜选择的一套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字母),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已经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若用多功能瓶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填“p”或“q”)通入氧气③实验中,有很多操作步骤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否则或实验失败或发生危险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A.装置A,先调节试管高度,再放置酒精灯B.装置B,先加入双氧水,再添加二氧化锰C.装置E,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毛玻璃片D.装置E,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发生装置中的反应④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最适合的收集操作是_________A.集气瓶中装入1/4的水 B.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⑤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最终能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克(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⑥若有0.2 mol氯酸钾分解,求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蔗糖的化学式为,其化学式量为342.请回答下列问题:(1)蔗糖化学式中x的值是_____2)甲同学要把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稀释为5%的溶液,计算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3)乙同学欲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把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浓缩为15%的溶液,计算需要蒸发水的质量_____?16.工业上,燃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若要制取二氧化碳8.8t,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反应方程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A、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些物质在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正确;B、冰块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汽油挥发是液态的汽油变成气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瓷砖破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2、A【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3、A【解析】某农田中的玉米长势不好、叶色枯黄、出现倒伏,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详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要求,故符合题意;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4、B【解析】试题分析:由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氮、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7/14:8/16=1:1,因此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O.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B.考点: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推断5、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白雾,故选项错误;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6、C【解析】A、将煤块粉碎后在燃烧,是为了增加煤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故A说法错误;B、火柴梗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会改变故B说法错误;C、金属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所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氮气灭火故C说法正确;D、蜡烛被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扇子的过程中,使蜡烛的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7、D【解析】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一大二小”详解】A、碳元素符号为C,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氯元素符号为Cl,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钾元素符号为K,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铜元素符号为Cu,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D错误,符合题意8、C【解析】甲~己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是液态金属,所以己是汞,甲、乙的组成相同,乙分解生成的丙会与汞反应,所以丙是氧气,戊是氧化汞,乙是过氧化氢溶液,甲是水,丁是氢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生成氧气,所以甲可以转化成丙,故A正确;B、通过推导可知,丙是氧气,丁是氢气,都是气体,故B正确;C、该图涉及过氧化氢的分解、水通电的分解,氧化汞的分解,共3个分解反应,故C错误;D、通过推导可知,甲是水,乙是过氧化氢,戊是氧化汞,都是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C9、B【解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