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270637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预测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35题)1.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 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设汁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客观性跺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2.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问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的历史时期是( )A.汉代兴太学之后 B.兴鸿都门学后 C.兴郡国学后 D.兴宫邸学后3.儿童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 峰出现在青春期

2、,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整体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4.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是 (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关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有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5.强调德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人们某种道德观,而是教会人们如何选择一种道德观的德 育理论流派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6.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据科尔伯格道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

3、德水平的特点是()A.惩罚成服从的定叫阶段 B.个人工具主义的定向阶段 C.好孩子阶段 D.普遍道德原则记向7.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A.情境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主动性8.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A.开放式问题 B.事实性问题 C.态度性问题 D.封闭式问题9.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这一学习观的 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10.下面属于“负强化”的反例的是(

4、 )A.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而认真写作业B.丈夫担心妻子的唠叨每天准时回家C.妈妈安抚孩子,孩子不再哭闹D.学生上课迟到,被罚抄作业三遍11.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A.学习者 B.教育管理者 C.研究者 D.家长代理人12.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13.报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

5、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A.5次 B.6次 C.7次 D.8次14.“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 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系统随机取样法 D.整群取样法15.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

6、16.学生在学习“tiger” 这一单词时,学生把单词的音和义形成关联,想象为“泰山上一 只虎” 。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17.下面关于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开始B.20世纪20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C.20世纪50年代,奥苏泊尔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D.20世纪8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18.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

7、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19.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20.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列选项中,列入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是 ()A.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育人B.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教学C.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D.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创新21.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22.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

8、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士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23.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 的特点、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 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和板书设计,以下不 属于教学设计的特点是( )A.指导性 B.操作性 C.层次性 D.预演性24.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A.艺友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25.随着我闹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

9、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结构 B.人口质量 C.人口流动 D.人口数量26.“强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或者说教育是发展 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过程”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B.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C.存在主义教育思潮 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27.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D.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28.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

10、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 D.资源管理策略29.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影 响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 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30.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 主张的是( )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C.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 D.程序教学方法3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标志是A.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改革 B.伦敦大学的成立 C.曼彻斯特学院的创设 D.伯明翰学院的开办

11、32.为了体现“士族贵庶皆须教”,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另设一个专习儒家经典的中央官学是(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33.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敢,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亲自给孩了上课。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A.正面显性功能 B.负面显性功能 C.正面隐性功能 D.负面隐性功能34.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有一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雇主由于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 能力,因而雇用的决定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投资。但雇主可以通过个人属 性和特征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该理论是( )A.教育的国家再生产理论 B.教育的经济再

12、生产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筛选假设理论35.有学者称,“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碍社会的进 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应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 这种观点表明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二、判断题(5题)36.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和技能的过程。A.正确 B.错误37.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A.正确 B.错误38.“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强调不唯师说。A.正确 B.错误39.德育应当普

13、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A.正确 B.错误40.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A.正确 B.错误参考答案1.D如果受训组的强化方式在降低学生的成绩,那么经过一年的实验,这组的人才会收到侵害, 这是我们教育研究要尽可能避免的,违背了伦理性。2.A3.C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即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在生理发展方 面,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均衡。例如,青少年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出现在 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出现在青春期;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 例如,二至三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的关键年龄,四至五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4.B5.C价值澄

14、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拉斯、哈明、西蒙和凯钦鲍姆,主要观点是:价 值观:价值观是个人的,也是相对的,在当今社会上,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念 体系;德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人们获得价值观,并使他们将自身与不断发 展变化的社会联系起来,该派理论不太关注人们相信什么,而是关注人们怎样相信;价值澄清 中的评价过程:拉斯等人认为价值澄清即是“利用各种问题和活动教授评价过程并帮助人们熟 练地应用这一评价过程”,拉斯最初提出了三个过程七个步骤:第一、选择,包括三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对每一种选择的结果审慎地思考后进行选择。第二、 珍视,包括两个步骤:珍视自己的选择

15、并为这一选择感到愉快;非常乐意向别人公开自己的选 择。第三、行动,包括两个步骤:根据选择采取行动;重复这种行动并形成某种生活方式;价 值澄清方法包括:澄清应答法和价值表填写法。6.C依据题干,该儿童认为这个丈夫会得到大家的夸奖,所以这个体现了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表杨我们就应该做,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能做。7.A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表征,它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建构,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因此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8.A本题考查开放式问卷的含义。开放式问卷又叫无结构型问卷,是问卷设计者提供问题由被调查者自行构思、自由发挥,从而按自己意愿答出问题的问卷题型。其特点是项目的设置和安排没有严格的结构形式,所调查的问题是开放式的,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和观点。但开放式问卷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