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270634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前模拟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35题)1.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A.设置博士 B.守师法家法 C.建立察举制 D.创办太学2.后来被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和贝尔沿袭,并创造了19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兰卡斯特-贝尔 制,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 )A.古儒学校 B.职官学校 C.宫廷学校 D.文士学校3.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 )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

2、境中立足4.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 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 )A.体育、德育、智育 B.体育、智育、美育 C.体育、德育、美育 D.智育、德育、美育5.基于夏山学校实践,尼尔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其自我中心就会变成利他观念,以及对别人的自然关心。这种观念涉及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6.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 )A.使学校类型统一化 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 C.新大学运动 D.提高教育质量7.在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

3、作用程度上,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 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成熟论 D.相互作用论8.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是( )A.东林会约 B.白鹿洞书院揭示 C.学海堂章程 D.岳麓书院学规9.20世纪,西方形成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 程应该又永恒的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因 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 这种课程理论属于(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 C.改造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

4、10.关于教育起源有众多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 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生活需要起源说11.在朱熹教育阶段划分中,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 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是( )A.幼儿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学教育 D.大学教育12.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 数据的众数是( )A.76 B.78 C.80 D.8213.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

5、音,这种做法 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伦理原则 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D.创新性原则14.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这属于:A.正式的课程 B.教师理解的课程 C.理想的课程 D.学生经验的课程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A.制度化教育弊端 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 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 D.学习化社会来临16.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

6、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17.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 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6 B.86 C.80 D.9418.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 记录方法是(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描述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19.农耕

7、时代教肖的目的珐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索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者的培养。 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理论 D.文化教育20.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A.颜之推 B.韩愈 C.王充 D.嵇康21.我国最早将手工、图画、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22.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 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

8、发生的 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这种评价理论是( )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B.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C.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D.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23.为了比较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在语文“草船借箭”教学中的不同效果。某小学语文教研组从全部五年级12个自然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三个班作为实验班,并选择了三位教学水平接近的教师任课,该实验属于( )A.单因素 真实验 B.单因素 准实验 C.三因素 真实验 D.三因素 准实验24.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A.艺友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25.当一年级的教

9、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 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2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A.家庭教育 B.礼文教育 C.侍从教育 D.社会教苻27.人在婴儿时,还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生物体,依靠后天的学校教育逐渐的成为一个能有效 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这说明教育具有( )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教育的个人谋生功能 D.教育的个人享用功能28.多尔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分析

10、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所设想的 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四个方面,下面不属于多尔后现代课程标准的特点的是( )A.丰富性 B.循环性 C.关联性 D.可操作性29.在现代教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其中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 B.拉伊 C.狄尔泰 D.克伯屈30.19世纪后半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大力发展A.皇家中学 B.文实中学 C.实科中学 D.综合中学31.在测量调查中,对于生活水平,可以给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等级,这种测 量方法属于:( )A.定序测量 B.定距测量 C.比率测量32.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该从古

11、典主义的传统 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因此,他认为最有用的知 识是( )A.科学知识 B.社会知识 C.生活知识 D.生产知识33.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其他任何品格都软弱无力,是伪善,而不是真善。这种教育观点的哲学基础:A.存在主义 B.永恒主义 C.实用主义 D.要素主义34.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其认知与行为的特点有 ( )A.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征B.认为别人比自己聪明,那是天生的结果。C.倾向于建立表现目标D.倾向于使用深层学习策略35.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提倡多种形式的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其中

12、“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在学业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与前次成绩相比较计算学生的提高分,以全组提高分数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B.将学生测验的原始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以全组标准分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C.各组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学习竞赛,根据胜负场次对各组成绩进行排名。D.各组各自合作完成作业,据此评定各组成绩二、判断题(5题)36.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A.正确 B.错误37.人们不可能在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有所创造。A.正确 B.错误38.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A.正确 B.错误39.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A.正确 B.错误40.现代教育旨在

13、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A.正确 B.错误参考答案1.D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三条建议: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2.A3.D这道题任何班型都讲过,早期教会学校开设儒学课程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学习儒学的需要, 适应中国的国情,并有助于他们立足于中国。4.A5.A此题题干所表述的重点为当孩子的自我需求被满足后,道德发展水平就会随之得到提升发展。由低层次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这个过程为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体现。6.D7.A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人的心理发展主要由遗传决定,他的典型论调是“一两的

14、遗传胜过 一吨的教育”8.B9.B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布鲁纳;主要观 点: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 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知识 中心课程论的目的是使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知识中心课程的编制者一般都 是科学家或学科专家,他们关心的是社会需要,是学生需要接受什么。10.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 学家保罗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11

15、.B12.C13.B14.D经验的课程,即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识别这种课程的方式包括学生问卷、交谈 以及根据对学生的观察来推断。题干中提到的是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所以是经验的课程。15.A当制度化教育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出现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产生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从而出现“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的结果。16.A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中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为“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并让学生扮演情境角色,模拟情境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为“情景模拟法”。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为“实际锻炼法”。这三个方法在题干表述中都有体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