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270632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典型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35题)1.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A.智力技能的学习 B.认知策略的学习 C.言语信息的学习 D.运动技能的学习2.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的法案是( )A.初等教育法 B.基佐法案 C.费里法案 D.巴尔福教育法3.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 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4.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某老师强制学生用小刀刮自己的脸;某老师

2、让全班学生轮 流扇犯了错误的学生的耳光,等等诸如此类的教育惩罚给儿童造成了太深、太多的心灵伤害, 这体现了教育对个体发展所发挥的( )A.正向教育功能 B.负向教育功能 C.显性教育功能 D.隐性教育功能5.研究者在研究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时,以“师生关系”“学习动机”为关键词,以“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以并合为检索关系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若他想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正确操作是A.检索条件由关键词改为篇名B.文献来源与类型由核心改为CSSCIC.关系词由“并”改为“或”D.检索要求由模糊改为精确6.“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徳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观点出自( )A.墨子 B.荀子

3、C.庄子 D.韩非子7.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 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且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 的可能性的教育法案是( )A.费舍法案 B.巴特勒教育法 C.富尔法案 D.巴尔福教育法8.“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的观点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9.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是( )A.东林会约 B.白鹿洞书院揭示 C.学海堂章程 D.岳麓书院学规1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教也者

4、,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上述各句中“教”字相同的含义是:A.反求诸己 B.养子使作善 C.以身垂范 D.上施下效11.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 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6 B.86 C.80 D.9412.20世纪,西方形成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 程应该又永恒的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因 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 这种课程理论属于(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 C

5、.改造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13.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 C.如何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 D.学校教学目的高级艺术14.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 )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15.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该思潮对20世纪

6、整个世界的教育理 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 B.鲍尔斯 C.克伯屈 D.狄尔泰17.为了体现“士族贵庶皆须教”,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另设一个专习儒家经典的中央官学是(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18.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A.初等教育均衡发展 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 C.高等教育大众化 D.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19.在报纸上被评价为“夫试行制度最大目标,厥为使政治学术化一语。而一年来, 现象之呈露,无一非为学术之官僚化”。这个制度是( )A.大学区制 B.戊辰学制 C.教育独立化 D.训育制度2

7、0.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是( )A.君士坦丁堡大学 B.波伦亚大学 C.牛津大学 D.巴黎大学21.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A.情境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主动性2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3.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 记录方法是(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描述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24.使其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皆

8、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读书原则是( )A.循序渐进 B.熟读静思 C.虚心涵泳 D.切己体察25.某研究者对5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性别,年级,专业的关系,最恰当的取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26.下列关于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中体西用的原则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取士制度,结束了科举考试 C.普遍设立新式学堂 D.派人出国游学27.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是()A.差异性和阶段性 B.差异性和顺序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28.罗伯

9、特.斯莱文教授提倡多种形式的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在学业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与前次成绩相比较计算学生的提高分,以全组提高分数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B.将学生测验的原始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以全组标准分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C.各组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学习竞赛,根据胜负场次对各组成绩进行排名。D.各组各自合作完成作业,据此评定各组成绩29.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最后,各组登台演出相互评议,形成了一个最优质的方案。这堂课使用的学习方法有()A.角色扮演法、实践锻炼法、情境模拟法B.角色扮演法、讨

10、论法、情境模拟法C.实践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D.实践锻炼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30.主张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这些见解是班级 授课制的萌芽,其倡导者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奥古斯丁31.关于教育起源有众多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 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生活需要起源说32.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 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

11、容易控制自己, 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这体现了儿童 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33.从19世纪70年代四批留美幼童的籍贯看留学意愿和本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时留美幼童求学最多的两个省份是()A.福建、广东 B.江苏、浙江 C.浙江、福建 D.广东、江苏34.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 )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 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C.学科知识结构 D.程序教学方法35.“提出大学设立医学系、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这只能证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和

12、钱 财的安全比对精神的健康看的重,人们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人们对优良教育的关心” 的人物是( )A.乌申斯基 B.裴斯泰洛奇 C.第斯多惠 D.福泽渝吉二、判断题(5题)36.中世纪大学是宗教性质的大学。A.正确 B.错误37.学习者就是学生。A.正确 B.错误38.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A.正确 B.错误39.当学生学业失败时,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A.正确 B.错误40.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A.正确 B.错误参考答案1.A2.A3.A这道题是各个班型必讲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内在目的也叫作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不是说教育

13、没有目的,而是教育没有外在目的,教育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内在目的,促进人发展的内在目的。4.B正向教育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指阻碍社会 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显性教育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 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 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5.C题干表示研究者“想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因此正确的操作必须可以做到扩大检索范围,而不是缩小检索范围。A选项检索条件由关键词改为篇名会缩小范围,B选项文献来源与类型由核心期刊改为CSSCI,会缩小范围,D选项检索要求由模

14、糊改为精确,也会缩小范围,因此A、B、D三个操作均属于缩小范围操作。只有C选项关系词由并改为或才是扩大检索范围操作。6.D这道题很简单,只要理解题干这句话的含义是:道德有时候是无效的,威势才是有效的。那 么只有法家主张依法治固,轻视德治,那么直接看四个选项中谁主张法家思想,那么只有韩非子。7.A8.B9.B10.B题干各句的“教”的侧重于“教化育人”,而“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句中,“养子使作善”为“培育、育人”之义。11.B12.B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布鲁纳;主要观 点: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按照一定的价值

15、标准,从不同的知识 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知识 中心课程论的目的是使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知识中心课程的编制者一般都 是科学家或学科专家,他们关心的是社会需要,是学生需要接受什么。13.C乌申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教育的最终任务在于满足个人和人类求取人性本身完善的需要,其永恒理想在于造就完满的人。教育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应该是学校的教学科目、教学论或体育规则问题,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人生问题。14.D这道题任何班型都讲过,早期教会学校开设儒学课程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学习儒学的需要, 适应中国的国情,并有助于他们立足于中国。15.B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他物。16.C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该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 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