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押题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朱熹的朱子读书法中的“居敬持志”,其中“居敬”的确切含义是( )A.敬畏之心 B.保持读书场所安静、肃穆的气氛 C.全神贯注 D.恭敬态度2.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士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3.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的法案是( )A.《初等教育法》 B.《基佐法案》 C.《费里法案》 D.《巴尔福教育法》4.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 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 )A.临教审 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 C.文部省 D.东京大学5.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A.成就动机 B.认知动机 C.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7.罗伯特.斯莱文教授提倡多种形式的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学习小组成绩划分法(STAD)”在学业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与前次成绩相比较计算学生的提高分,以全组提高分数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
B.将学生测验的原始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以全组标准分总和作为小组学习成绩C.各组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学习竞赛,根据胜负场次对各组成绩进行排名D.各组各自合作完成作业,据此评定各组成绩8.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是 (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关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有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9.强调德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人们某种道德观,而是教会人们如何选择一种道德观的德 育理论流派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10.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A.颜之推 B.韩愈 C.王充 D.嵇康11.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 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6 B.86 C.80 D.9412.古罗马帝国后期,创立了基督教哲学体系,并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的 是( )A.昆体良 B.西塞罗 C.奥古斯丁 D.托马斯阿奎那13.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14.被誉为18实际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图文并茂的教科书是( )A.《初级读本》 B.《教育方法手册》 C.《鲁滨孙漂流记》 D.《泛爱教育杂志》15.要求“政府与教会联手发展初等教育;每个乡必须设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 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各省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教师任教 须获得国家颁布的证书等”的教育法案是( )A.《费里法案》 B.《阿斯蒂埃法》 C.基佐法案 D.福斯特法案16.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 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17.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与之相符的结果,是实现了教育的( )A.正向教育功能 B.负向教育功能 C.显性教育功能 D.隐性教育功能18.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 )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19.“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 连续抽样50次。
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系统随机取样法 D.整群取样法20.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进行层级分 类,儿童学习”红灯停,绿灯行”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21.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 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 )A.《熹平石经》 B.《五经正义》 C.《开成石经》 D.《三经新义》22.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是( )A.《东林会约》 B.《白鹿洞书院揭示》 C.《学海堂章程》 D.《岳麓书院学规》2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音学 D.批判教育学24.下面属于“负强化”的反例的是( )A.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而认真写作业B.丈夫担心妻子的唠叨每天准时回家C.妈妈安抚孩子,孩子不再哭闹D.学生上课迟到,被罚抄作业三遍25.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 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 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
这体现了儿童 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26.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其认知与行为的特点有 ( )A.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征B.认为别人比自己聪明,那是天生的结果C.倾向于建立表现目标D.倾向于使用深层学习策略27.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有一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雇主由于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 能力,因而雇用的决定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投资但雇主可以通过个人属 性和特征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该理论是( )A.教育的国家再生产理论 B.教育的经济再生产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筛选假设理论28.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将同一学校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从而使实用学科 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这一教学管理制度是( )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六等黜陟法 D.积分法29.在报纸上被评价为“夫试行……制度最大目标,厥为使政治学术化一语而一年来, 现象之呈露,无一非为学术之官僚化”这个制度是( )A.大学区制 B.戊辰学制 C.教育独立化 D.训育制度30.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31.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敢,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亲自给孩了上课。
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A.正面显性功能 B.负面显性功能 C.正面隐性功能 D.负面隐性功能32.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萵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冋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 )A.冲突论 B.文凭理论 C.结构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33.当已知一个复合现象A(C、D、E)是引起另一个复合现象B(c、d、e)发生的原因,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34.下列选项中,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的核心价值观对应正确的是:A.实验教育学—狄尔泰—分析与批判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实验与观察C.文化教育学—布雷岑卡—理解与唤醒D.批判教育学—弗莱雷—批判解放35.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 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 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能力的完成 C.专业知识的拓展 D.专业自我的形成二、判断题(5题)36.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A.正确 B.错误37.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A.正确 B.错误38.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A.正确 B.错误39.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A.正确 B.错误40.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A.正确 B.错误参考答案1.C本题有难度,一则学生有可能忽视这样的细节,二則学生会认为是恭敬之意,实际上居敬的 敬虽有恭敬的含义,但是“居敬”实际说明因为对学习恭敬,所以有专心致志,全神贾注,不要分心2.A3.A4.A5.C成就动机:动机强度(T)=f(需要 期望 诱因)认知动机:掌握知识,愿意求知 交往动机:学生愿意与谁交往,为谁表現 自我提高动机:为自身形象、地位、自尊、价值而学习6.C这道题虽然选项有空缺,但是C的表述是明显错误的,终身教育并不是哪种教育的延续,它的含义不仅仅指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还包含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7.A题干中所表述的情境是任课教师对课程的领会在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中,所有学生最后就所学内容独立参加达标测验,应用提高分计分制进行打分,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分数相加构成小组分数8.B9.C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拉斯、哈明、西蒙和凯钦鲍姆,主要观点是:价 值观:价值观是个人的,也是相对的,在当今社会上,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念 体系;德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人们获得价值观,并使他们将自身与不断发 展变化的社会联系起来,该派理论不太关注人们相信什么,而是关注人们怎样相信;价值澄清 中的评价过程:拉斯等人认为价值澄清即是“利用各种问题和活动教授评价过程并帮助人们熟 练地应用这一评价过程”,拉斯最初提出了三个过程七个步骤:第一、选择,包括三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对每一种选择的结果审慎地思考后进行选择。
第二、 珍视,包括两个步骤:珍视自己的选择并为这一选择感到愉快;非常乐意向别人公开自己的选 择第三、行动,包括两个步骤:根据选择采取行动;重复这种行动并形成某种生活方式;价 值澄清方法包括:澄清应答法和价值表填写法10.A11.B12.C13.B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他物14.A15.C16.A这道题是各个班型必讲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内在目的也叫作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教育没有外在目的,教育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内在目的,促进人发展的内在目的17.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功能划分的一个纬度,按照默顿的思想,教 育功能也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 符的结果18.D这道题任何班型都讲过,早期教会学校开设儒学课程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学习儒学的需要, 适应中国的国情,并有助于他们立足于中国19.C20.D21.B22.B23.B文化教育学主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