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35261769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27.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3 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岩石圈地球的岩石圈 地球的岩石圈地球的岩石圈第 4 单元 陆地环境 主题 10 主要地貌类型1)流水地貌2)喀斯特地貌3)风成地貌4)黄土地貌主题 12 常见的地质灾害1)地震2)滑坡和泥石流第 2 单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主题 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基本类型2)岩石的相互转化3)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主题 4 地表形态的变化 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一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2、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3.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5.运用资料,说明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内容要求基础梳理:考点一外力作用风化作用n物理风化n化学风化n生物风化结果:使得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冻融风化/寒冻风化/冰劈作用结果:改变了岩石的化学成分在生物参与下,通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行根劈作用微生物对岩石表面的氧化作用基础梳理:考点一外力作用侵蚀作用各种外力对地表的破坏并造成地表物质移动的作用和过程。流水侵蚀海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基础梳理:考点一外力作用搬运作用风化

3、作用、侵蚀作用产生的碎屑或溶解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离开原处,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过程。基础梳理:考点一外力作用沉(堆)积作用外力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和作用。流水堆积随着流速的降低,流水能搬运的颗粒越来细,颗粒较大的碎屑物质逐步沉积。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流速逐渐降低,因此河流沉积物逐渐变细。由粗到细风力堆积风所搬运的沙粒由于条件改变导致沙粒跌落而堆积:风力变弱;遇到障碍物等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是指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主要是风蚀雨蚀而成,地表由于千万年的风吹日晒,使地表平坦的砂岩层形成风蚀壁翕、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槽和风

4、蚀洼地、残丘、城堡等各种地貌形态,雅丹地貌以罗布泊附近雅丹地区的风蚀地貌最为典型而得名。基础梳理:考点一外力作用沉(堆)积作用外力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和作用。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喀斯特地貌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层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包括溶蚀地貌和沉积地貌。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喀斯特地貌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层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包括溶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类型成因分布典型景观评价地地表表地地下下溶洞(石钟乳、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笋、石柱);地下河地下河(湖湖)石芽、溶蚀盆石芽、溶蚀盆地、落水洞、地、落水洞、

5、孤峰、峰林孤峰、峰林石灰岩地石灰岩地区区我国西南我国西南(滇、贵)(滇、贵)路南石林路南石林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优点:旅游价值优点:旅游价值高高缺点:易漏水、缺点:易漏水、坍塌,影响工程坍塌,影响工程建设;土壤不保建设;土壤不保水、肥力低。水、肥力低。地下水与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地表水对可溶性岩可溶性岩石进行破石进行破坏与再造坏与再造作用作用 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流水地貌在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水流水流速度速度侵蚀侵蚀能力能力搬运搬运能力能力堆积堆积作用作用地貌地貌特征特征与人类关系与人类关系上上游游中中游游下下游游快慢强弱强弱强弱落差大,利用落差大,利用水能资源发电水能资

6、源发电多洪涝多洪涝利于耕作;航运利于耕作;航运峡谷峡谷曲流曲流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平原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黄土地貌在黄土地区受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黄土地貌在黄土地区受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类型成因分布景观评价黄土地区经流水侵蚀和切割形成塬墚峁中纬度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优点: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矿物,有利农作物生长。缺点:易遭

7、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高,下游成为地上河。基础梳理:考点二常见的地貌海岸地貌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基础梳理:考点二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各类地貌分布(以我国为例)基础梳理:考点二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分布地区基础梳理:

8、考点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生物作用下,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

9、、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的许多湖泊)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分布地区基础梳理:考点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流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沉积 形成沙滩等滨

10、海地区小试牛刀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2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A海岸沙B河流沙C洪积物D冰碛物AC小试牛刀4以下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DABCD小试牛刀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

11、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小试牛刀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

12、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小试牛刀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

13、线破碎的原因。内力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内力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外力作用: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外力作用: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在内、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线破碎。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线破碎。小试牛刀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

14、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地处西风带,西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小结外力作用物理风化风化作用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热膨胀、冻融作用根劈作用、腐蚀改变化学成分风化壳搬运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吹蚀磨蚀风蚀地貌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积地貌沙丘黄土地貌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下切侵蚀侧向侵蚀溯源侵蚀V型谷、河流阶地河曲地貌、牛轭湖河流袭夺加深河床或沟谷使得河床展宽使得河流长度增加流水堆积冲(洪)积扇、河漫滩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流水堆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