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35****zxb 文档编号:35261686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学年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2、目要求的。1、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从被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0.5tB0.4tC0.3tD0.2t2、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圆形轨道上做无动力圆周运动,然后打开发动机在A点进入椭圆轨道,之后立即关闭发动机,B为轨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上经过A点的速度大于经过B点的速度B在轨道上经过A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经过A点的速度C在轨

3、道上的机械能等于在轨道上的机械能D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加速度和速度的倒数图像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则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不能求也的物理量是( )A汽车的功率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C汽车所受到的阻力D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4、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停留在月球上的 “嫦娥四号”探测器上的一颗棉花种子已经发芽,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上进行生物生长试验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先在环月圆轨道I上运动,接着在I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椭圆轨道II,再由近月点Q实施

4、近月制动,最后成功登陆月球,下列说法正确的( )A“嫦娥四号”绕轨道II运行的周期大于绕轨道I运行的周期B“嫦娥四号”沿轨道I运动至P时,需要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IIC“嫦娥四号”沿轨道II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D“嫦娥四号”在轨道II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减小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静止斜面体P,P上有一小物块Q;P与Q之间、P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开始Q、P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P和Q一个共同向右的初速度,P、Q之间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P和Q滑行过程中与P和Q都静止时相比,则AP与Q之间的压力不变BP与Q之间的压力增大CP与Q之间的压力减小DP与

5、Q之间的压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6、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三段,按从开始到最后的顺序,则质点经过这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1:4:9B1:3:5C1: : D1:( +1):(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专家称嫦娥四号探月卫星为“四号星”,计划在2017年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貌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的平均密度为,嫦娥四号

6、开始探测时与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得A引力常量B引力常量C嫦娥四号的运行速度D嫦娥四号的运行速度8、如图所示的装置,两根完全相同水平平行长圆柱上放一均匀木板,木板的重心与两圆柱等距,其中圆柱的半径 r=2cm,木板质量 m=5kg,木板与圆柱间的动摩擦因数 =0.2,两圆柱以角速度 =40rad/s绕轴线作相反方向的转动现施加一过木板重心且平行圆柱轴线的水平拉力 F 于木板上,使其以速度 v=0.6m/s 沿圆柱表面做匀速运动取 g=10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板匀速时,每根圆柱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NB木板匀速时,此时水平拉力F=6NC木板移动距离x=0.5m,则拉力所做的功

7、为5JD撤去拉力F之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9、如图所示,动滑轮下系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细线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用F=6N的恒力竖直向上拉细线的另一端滑轮、细线的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经过1s,则A拉力F做功为10JB拉力F做功为12J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0J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12J10、2017年11月21日,我国以“一箭三星”方式将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成功发射.其中吉林一号04星的工作轨道高度约为535 km,比同步卫星轨道低很多,同步卫星的轨道又低于月球的轨道,其轨道关系如图Z4-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吉林一号04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8、B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小C吉林一号04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小D所有卫星在运行轨道上完全失重,重力加速度为零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用如图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1)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_。A将斜槽末端调成水平B在斜槽上涂润滑油可以减少实验误差C使入射球A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从P点附近多个落点中选取最清晰的一个点作为P的标记(2)实验中小球的质量,若其表达式满足_,则可验证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选择以下物理量表示、水平槽到地面距离H、小球的直径d、OP、OM、

9、ON)12(12分)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电键S,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多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并绘出的U-R图像如图(b)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电路图在图(c)中画出缺少的两根导线_。(2)用待测电阻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5.0V,利用图(b)中的U-R图像可得=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源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其内阻增大,若仍使用该装置和图(b)中的U-R图像来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

10、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嫦娥一号”卫星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经“地月转移轨道”到达近月点,为了被月球捕获成为月球的卫星,需要在点进行制动(减速)制动之后进入轨道,随后在点再经过两次制动,最终进入环绕月球的圆形轨道已知“嫦娥一号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卫星距离月球的高度为,月球的质量,朋球的,万有引力恒量为忽略月球自转,求:()“嫦娥一号”在点的加速度()“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若规定两质点相距无际远时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分别为、的两个质点相距为时的引力势能,式中为引力常量为使“嫦娥一号”卫

11、星在点进行第一次制动后能成为月球的卫星,同时在随后的运动过程其高度都不小于轨道的高度,试计算卫星第一次制动后的速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14(16分)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10 m/s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 s,(1)如果墙不牢固,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3 m/s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2)如果墙很牢固,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5 m/s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15(12分)距离地面h=20m高处以2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个小球,则(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为多少? (2)小球落地时速度v方向

1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多少?(3)小球落地时的位移S的大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至回到原点的时间为t,根据对称性可得,物体下降时间为0.5t,故高度为物体自由落体运动0.5h过程,有联立解得故第二次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故选C。2、D【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在轨道上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经过B点的速度。故A错误。B卫星由轨道变轨到轨道,轨道半径减小,要做向心运动,在A点应减速,因此卫星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A点的速度。故B错误。C卫星由轨道变轨到轨道,

13、轨道半径减小,要做向心运动,在A点应减速。根据能量守恒知,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上的机械能。故C错误。D由于轨道的半长轴小于轨道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机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故D正确。3、D【解析】由,可得:,对应题图可知, ,已知汽车的质量,故可求出汽车的功率P;由时,可得;再由,可求出汽车受到的阻力,但无法求出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故选D4、B【解析】A.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的半长轴越大周期越大,因此II运行的周期小于绕轨道I运行的周期,A不符合题意B. 轨道I进入轨道II属于向心运动,速度减小,因此需要减速才能进入轨道II,B符合题意C.由

14、可知距离越远加速度越小,因此P点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C不符合题意D. 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速度越大越大,因此D不符合题意5、C【解析】设Q的质量为m,斜面的倾角为依题意,开始Q、P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对P的压力为mgcos;若给P和Q一个共同向右的初速度,P、Q之间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由于P与地面间有摩擦,当给P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后,P开始向右做减速运动,而Q由于受到P的作用力后也向右做减速运动,则Q的加速度一定水平向左,如图将加速度分解为垂直斜面与平行于斜面,则垂直斜面方向,mgcosN=may,即支持力FN=mgcos-may,FN小于mgcos,与都静止

15、时比较,Q与P间的压力减少。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运用整体法判定P、Q加速度的方向,然后用隔离法对Q物块的加速度进行分解,同时要能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6、B【解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段时间为T,则有:第一个T末的速度为:v1=aT; 第二个T末的速度为:v2=a2T;第三个T末的速度为:v3=a3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可得这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故选B【点睛】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速度公式和四个位移公式,并灵活运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