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52607649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布泊 消失的仙湖说课稿一、说教材a) 教材的地位和特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六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本文教学可结合课

2、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b) 说目标 :i. 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ii. 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iii.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c) 说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2、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d) 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二)难点:1、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二、学情分析: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

3、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学生也已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可以让学生按照我校的六能阅读法来学习。根据以上特点,我采用下列学习方法:1、朗读法2、默读法3、质疑法 4、讨论法、三、说教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为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图片,有仙境美景,也有荒漠惨像,利用这些图片唤起学生的情感,引

4、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再利用质疑,组织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穿插思想教育。四、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播放蓬莱仙境;沙漠中绿草如茵、胡杨林立;桃花盛开,花团锦簇的景象,询问学生:“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然后因势利导:是啊,人们都愿意生活在花红柳绿式的“世外桃源”之中。可是,我们却不愿更好的去呵护它,建设它,于是,有些桃园竟变成了魔域。在我国青海湖附近就曾有过这么一个被人们喻为“世外桃源”的地方,那就是罗布泊。可今天,他已经千疮百孔,惨不目睹。就让我们一起感悟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板书课题。 (二)解题:题目中告诉我们那些信息?“仙湖”

5、、“消失”?带着一系列的问题速读课文。(让学生采用以前运用的读书方法)(三)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朗读生字词,并口头解释有关词语。 萧瑟(s) 和煦(x) 干涸(h) 吞噬(sh) 戈(g)壁 裸(lu)露 沧海桑田 浑然一体 赞誉 萧瑟2、 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倾听、指导:(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3、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语言探究 1.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提示:哪些语句使文章富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哪

6、些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学生交流。 明确:本文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大大加强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五)延伸拓展1、眼睁睁的看着美景消失多么残忍啊,让我们用智慧插上理性的翅膀, 根据文中分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措施,与同学讨论,看看谁说的措施既可实行又有价值。(先小组讨论,造发言,教师及时点评。2、“青海湖水位的下降,月牙泉有干枯之势。”“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看到这些句子,我的心一阵阵巨痛。与其亡羊后再补牢,哪如现在就动手!同学们,让我们找找生活周围环境被破坏的事例,谈谈你的想法。(点评围绕:政府应发布相应的措施,一旦有人违反应严罚严惩。

7、老百姓要提交思想觉悟,不被一己私欲所左右。学生应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学生可能会提及植树造林、人工降雨等手段,教师应给予适当反驳,如人工降雨需要一定条件,消耗人力、财力过多,植树造林所需水从何而来?引导学生应从人的思想观念入手。)(六)小结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七)布置作业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写一篇倡议书,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八)板书设计仙湖-消失-警示(绿洲、胡杨林) (A、改变河道 保护地球 B、人口激增 人人

8、有责 C、四 盲)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喂出来,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喂出来是一篇以环境污染为题材的科幻小说。题目“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但是回声终究传来了,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作者的意思是说,不爱护环境,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文章情节完整,故事性强,想象奇特又合情合理,不但可读性强,而且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个单元前面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呼吁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在此基础上学习这篇文

9、章,一是想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必然遭到惩罚,甚至是灭顶之灾的道理;二是把握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培养联想想象能力,为后面一篇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中科幻小说的创作打下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科幻小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情节较为完整的文体特征。拓展学生的思维,大胆发挥想像,续写文章,学写科幻小说。 2、过程方法目标:学会找关键词,画情节链,复述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3、情感态度目标:认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懂得珍爱环境等道理。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习重难点的确定和课时安

10、排。 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敏捷,个性鲜明,具有朴素的环保意识,能够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再加上文章故事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科幻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以及想象和现实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存在难度,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和突破。 基于这点考虑,再结合前面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定位为:把握小说情节,领会作品主旨。而把了解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作为难点。 2、这篇课文我安排1课时完成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探究思考、读写结合”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罗素曾经说过:“被动地接受老

11、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情节复述”“四边对话”“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是我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探究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我这一教学设计的亮点。为了创设情境,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

12、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默读方法。 3、用画“情节链”的方法,揣摩作者的想像活动。 4、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合作探究,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的MTV。 教师深情导入:大家听了这首歌曲,相信每个人都跟老师一样心情沉重,歌词里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触目惊心的事屡屡发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中去看看。 (通过多媒体手段,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

13、最强烈地撞击学生心灵,使之产生强烈震撼,引领学生迅速走进文本。)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作者星新一的有关材料,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予以补充并介绍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 、学生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用圈点批注法画出“情节链”,复述课文内容。 (先自己结合情节链讲述,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予以点评。这一环节通过找关键词,画情节链的方式教会学生筛选课文的主要信息,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领会主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疑点探究(从学生最容易产生疑问的结尾入手,探知文章主旨,突出重点,设计两个问题。) 、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14、小石头掉下来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各组,倾听学生的意见看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合作研讨,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突破难点。 1、本文想象奇特但又合情合理,你能否从文章的想象夸张中看到现实的影子呢? (这个问题主要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人们处理垃圾和三废的方式来品读课文,从而明白:虚幻的情节多数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象出来的,想象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从作者的想象世界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创作科幻小说时,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象。) 、作业设计:续写小说结尾。 提示:重点想象当时垃圾如潮水般涌来时的恶劣场景以及当时人们的反应,想象要符合作者本意。 (作业以续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写法和主旨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既训练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六、板书主要抓住科幻小说通过奇特、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揭示出人类破坏自然必将受到严惩这一线索来设计,力求直观、简洁,突出本文知识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