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5260738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卷带答案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标志是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慈禧3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康乾盛世4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A B C D5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是 A遣唐使 B玄奘C阿倍仲麻吕 D鉴真 6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

2、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D后梁建立7为避免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局面出现,北宋统治者确立的国策是A重农抑商B重武轻文C重文轻武D休养生息8下列关于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 西夏 辽 西夏 金 辽 金 西夏 金 北宋 北宋 南宋 南宋 A B C D9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开封 B景德镇 C苏州 D泉州10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A三国时期蜀国B三国时期吴国C唐朝四川地区D北宋四川地区11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

3、的蒙古族曾建立了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C努尔哈赤 D阿保机12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分裂割据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13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开始形成于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14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A B C D15北宋时

4、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A指南针B印刷术C造纸术D火药16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7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1废丞相,权分六部2设内阁大学士3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18右图人物是航海家郑和,他的船队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印度洋沿岸和非洲西海岸19“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某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是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20被誉为“中国17世纪

5、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代科技巨著是A缀术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21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的信中写到“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为此他率军A抗击倭寇B击败沙俄C收复台湾D平定叛乱22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A思想专制加强B传统文化衰落C八股取士盛行D儒家地位提高23北京故宫乾清门西侧有一处平房,这里曾经是清朝军机处的所在地。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A康熙帝 B雍正帝C乾隆帝 D道光帝24关于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B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D中国逐渐

6、落后于世界潮流25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A西游记 B红楼梦 C如梦令 D窦娥冤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选拔官吏的标准是什么?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他采取什么措施,遍寻天下英才? 材料三 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

7、,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被称为“八股文”。(3)“八股文”出现于古代哪个王朝?造成了什么危害?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宋代民间谚语(1)从宋代广为流传的谚语可知,宋代的哪些地方成为丰饶的粮仓? 材料二 汉、唐、宋南、北方人口对比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

8、,南方人口从何时开始超过北方?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表年份单位总计北方数南方数南方所占比例(%)资料来源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贯、石、匹、两100181534414841560331255.93宋会要籍食货(3)通过材料三可知,熙宁九年时北宋政权的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来自哪里?南宋时期,除了江南赋粮之外,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还有什么? (4)三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松赞干布塑像 文成公主塑像(1)材料一拍摄的是收藏于布达拉宫的塑像,这些塑像与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西藏人民为什么纪念他们?

9、(2)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源于哪一王朝统治时期?该王朝如何对西藏行使管辖权的?(任答两点即可)某王朝对西藏的治理进一步加强,创立中央政府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督办藏内事务,其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材料二 (3)上图是驻藏大臣的令牌。清朝颁布的哪个章程明确规定了驻藏大臣的管理职能?这一章程颁布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B B D B C C B D A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D D C C C C A B B B二非选择题

10、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科举制 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选拔官吏的标准是什么?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他采取什么措施,遍寻天下英才? 唐太宗选拔官吏的标准是唯才是举。李世民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

11、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八股文”出现于古代哪个王朝?造成了什么危害? 明清;八股文完全套用古人思想,毫无新意,缺乏实用价值,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远离现实,只能作为博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别无它用。27 (1)从宋代广为流传的谚语可知,宋代的哪些地方成为丰饶的粮仓? 苏州、湖州、常州(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南方人口从何时开始超过北方?原因是什么? 北宋;西晋的八王之乱给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以可乘之机,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与同伙史思明发动叛乱,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唐末五代时期,少数民族与地方割据势力争权夺利,百姓生灵涂炭,只好背井离乡,到远离政治中心、相对安定的南方寻找安居之所。这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时期。(3)通过材料三可知,熙宁九年时北宋政权的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来自哪里?南宋时期,除了江南赋粮之外,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还有什么? 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