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260002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17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手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揩油(k) 牵绊(pn) 鬓角(bn) 跋山涉水(b)B.撇嘴(pi) 谬赞(mi) 肖像(xio) 山风乍起(zh)C.眼眶(kung) 尴尬(g) 胆怯(qu) 停滞不前(zh)D.茁

2、壮(zhu) 发酵(xio) 怔住(zhng) 啰啰嗦嗦(lu)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能力。A项中的“揩”应读ki,“绊”应读bn;C项中的“尬”应读g,“怯”应读qi;D项中的“酵”应读jio,“啰”应读lu。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帷幕 疏理 消声匿迹 酣畅淋漓B.揉躏 屹立 沁人心脾 眼花瞭乱C.找茬 眷念 有恃无恐 黯然神伤D.炫酷 委婉 相形见拙 应接不瑕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A项“疏”应为“梳”,“消”应为“销”;B项“揉”应为“蹂”,“瞭”应为“缭”;D项“拙”应为“绌”,“瑕”应为“暇”。

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长江三峡风景如画,在纵横交错的丘壑之间,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B.晶莹的露珠还在荷叶上翩然起舞,袅娜的炊烟已飘在村庄的上空。C.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D.这兄弟俩虽然是双胞胎,出生时间只相差几分钟,但长相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答案:D解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而D项是说双胞胎兄弟出生时间相差小,长相差别大。出生时间和长相不存在因果关系,“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合语境,使用错误。“丘壑”指山和溪谷,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翩然”形容动作轻盈敏捷的样

4、子;“怀古伤今”指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这三个词语用在句中都符合语境。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莎士比亚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B.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D.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莎士比亚是英国人。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3分)日子太清闲,便会

5、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劳累。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答案:生活需要有紧有松。张弛有度。(或“生活需要劳逸结合”;或“生活既不要过于清闲,也不要过于忙碌”)解析:本段文字围绕“日子太清闲”“日子太忙碌”展开阐述,内容侧重于产生的不良后果,然后亮出作者的评价“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因此,要写的议论性的句子,应该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既然“日子太清闲”“日子太忙碌”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那么我们可以找其对立面或从折中角度进行表述

6、。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应该是“生活不能太清闲,也不能太忙碌”“生活需要劳逸结合”等。6.学习语文既要善于审美观察,又要学会诗意表达。请参照示例,另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要求:体现事物特征,诗意表达,不要求句式一致。)(4分)示例:茶树叶和水热恋后淌下的眼泪。 答案:体现出事物的特征,诗意表达。示例:花种子和阳光、空气、土壤嬉戏成长后绽放的笑靥。解析:本题是对语言运用的考查。认真分析例句,作者选取的事物是“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茶”是由茶树叶经热水浸泡而成的,对“茶”进行了诗意的表达。大千世界,事物多多,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选取一种事物,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句,注意要体现

7、出事物的特征即可。7. 综合性学习(11分)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

8、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3分) 答案:陪伴儿童成长(包含“陪伴”与“成长”两个要素);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包含“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及“需求”几个要素);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解析:材料一中,“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可明确“新华书店陪伴儿童成长”;材料二中,

9、“新中国成立之初”“上世纪70年代末”“今天”表明“不同时期”,“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表明新华书店满足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要,因此材料二可概括为“新华书店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材料三中,“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可明确“新华书店推动书香社会建设”。(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4分)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栏目二: 设计意图: 答案:活动设计合理,意图表达

10、清晰准确。示例一:读人风流人物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示例二:读情有情时光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情感类美文,体会人间美好情感。解析:此题要求参考示例,设计一个读书专栏,并对该专栏的设计意图做一个说明。研究示例,栏目名称有两部分组成,“读世”点明阅读的内容侧重社科类作品,“人间百态”明确阅读这一类作品的目的是了解人间百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仿例设计相关的栏目,如“读人汲取力量”“读人大家风采”“读爱,温情人间”“读情,成长时光”.然后仿照示例,用两句话交代清楚设计意图即可。(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

11、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案:示例: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鼓励人们到阅读体验专区来阅读,首先要有合理的称呼,所说的话要扣住“读书的好处(阅读的重要性)”,有鼓励之意,修辞手法运用要恰当。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6)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7)山居

12、茅屋,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 , ”(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 , ”(渔家傲)。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2)江春入旧年(3)晴川历历汉阳树(4)铜雀春深锁二乔(5)无可奈何花落去(6)英雄末路当磨折(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根据古诗文的出处提示,选句一般不会错,关键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注意“罔”的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门”,“历”不要写成“厉”,“末”不要写成“未”。(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3、。(15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 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俟其欣悦( ) (2)媵人持汤沃灌(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腰白玉之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