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259972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解析(含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 . (1)派出专家(2)报告上级(3)实地调查(4)禁止大量抽用地下水(5)发现地表下陷A:51324B:13245C:32415D:52134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涉及5件事,主要围绕“处理问题”的过程,首先(5)发现地表下陷,(2)报告上级,然后(1)派出专家进行(3)实地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做出决定,即(4)禁止大量抽用地下水。对照选项可以判断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2 . 有一个岛上住着两种人,一种是说真话的人,一种是说假话的人。一天,一个人去岛上旅游,遇

2、到甲、乙、丙三个岛上居民,便问起来他们谁是说真话的人,谁是说假话的人。甲说:“乙和丙都是说假话的人。”乙说:“我是说真话的人。”丙说:“乙是说假话的人。”这三个人中有()个是说假话的人。A:0B:1C:2D:3答案:C。题目详解:根据题干,乙和丙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一假,不管乙是说假话还是丙说假话,甲说的都是假的。故C项符合题意。3 . ()对于山脉相当于星星对于()A:江河行星B:山峰星座C:山麓月亮D:大地银河答案:B。题目详解:部分和整体的关系。4 . 4,12,8,10,( )A:6;B:8;C:9;D:24;答案:选C, 思路一:4-12=-8 12-8=4 8-10=-2 10-

3、9=1, 其中,-8、4、-2、1 等比。思路二:(4+12)/2=8 (12+8)/2=10 (10+8)/2=/=95 . “敬”有恭敬之意,有慎重、郑重之意,还有警惕、戒备之意。儒家强调要“执小敬”、“行笃敬”,就是要人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因此,“敬”也就成为成就“君子”道德人格的重要手段。但儒家讲“敬”,并非死板而失去活泼之气,而是“恭而安”,即这种恭敬,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感觉舒服。基于上述观点,下列说法对“敬”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言一行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B: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C:在外貌上“整齐严肃”,在行

4、事上“认真专一”D:保持敬畏之心,冷静地反观自身,及时地调整自我、净化自我答案:A。题目详解:根据“但儒家讲敬,并非死板而失去活泼之气”一句可知,A项“一言一行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显然过于死板,不属于对“敬”字含义的正确理解。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6 . 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C7 . 夏天少数人为贪图凉爽,早餐以冷饮代替豆浆和牛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长期如此会伤害“胃气”。在早晨,身体各系统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过多食用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挛缩及血流不顺的现象。所以早饭时应首先

5、食用热稀饭、热豆浆等热食,然后再吃蔬菜、面包、水果和点心等。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夏天吃早餐的重要性B:夏天早餐喝冷饮的危害C:夏天早餐应吃什么食物D: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寻找中心句。文段的主旨句即“所以”引导的最后一句“早饭时应首先食用热稀饭、热豆浆等热食,然后再吃蔬菜、面包、水果和点心等”。”本文段先分析了早餐吃冷饮的害处,接着分析产生害处的原因,最后用“所以”,引导出了文段的主题句。根据阅读可以发现该句话不仅说明夏天早餐应该吃什么,还强调吃的顺序,“首先然后”,隐含着一个表示先后次序的

6、承接关系,因此最后的主题句是在讨论“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A项是扩大话题,文中重点在于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B项都是以偏概全,未涉及到注意事项。C项是概括不全,最大的不足就在于没有体现出吃早餐“首先然后”的顺序关系,因此予以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8 . 明智的选择胜于盲目的执著。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与远见;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与胆识。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唯一导演,只有学会选择与放弃的人才能彻悟人生,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根据这段话,以下的理解有误的是:A: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有所选择、有所放弃B: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学会选择与放弃并不容易

7、C:学会选择与放弃的人往往比盲目执著的人更易达到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D:人生就是一场戏,所以该放弃就放弃,何必太执著答案:D。题目详解:文中并未对人生下任何定义,所以D项中“人生就是一场戏”与原文不符,由此得出的“所以该放弃就放弃,何必太执著”也有误。故本题选D9 . 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这其实是一种勇气和习惯的较量。麋鹿身体强壮,长着长角,在力量对比上讲,如果狭路相逢,麋鹿能与狼僵持好几个小时,再加上长角,它们同样能威胁到狼的生命。所以,在面对不逃跑的麋鹿时,狼是充满戒心的。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这仿佛是一种诱

8、惑,让它们难以抗拒。所以,奔跑的麋鹿永远是它们的目标。对这段文字中的两个加粗的“这”,理解正确的是A:前一个“这”指“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只能改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B:前一个“这”指“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C:前一个“这”指“麋鹿与狼的对决”后一个“这”指“奔跑的动物”。D:前一个“这”指“不逃跑的麋鹿”后一个“这”指“奔跑的麋鹿”。答案:C。题目详解:题目问两个“这”指代什么,根据代词指代的就近原则,对“这”的解释应在前文,结合其后的语境“一种勇气和习

9、惯的较量”,可以判断出:第一个“这”指的是“麋鹿与狼的对决”。第二个“这”指的是能够对狼形成诱惑的事物,指代前一句中描述的“奔跑的动物”。答案为C。10 . 从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基本理论上看,刑事诉讼程序意义上的被害人( )。A:是所有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B: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C:可以是自诉人D:可以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答案:B。解析:根据我刑诉法的规定和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被害人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实体意义上的被害人,指所有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另一种是程序意义上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的刑事被害人。1996年3月修改刑诉法时,将被害人定位为当事人,就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本题正确

10、答案为B。1 . 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始终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认为日本领导人的这一举动严重_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 )A:伤害B:损害C:危害D:祸害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固定搭配。“伤害”与“感情”为固定搭配,其他各项均与“感情”不搭配。 “伤害”既可指身体受伤,也指精神或感情上受伤,满足题干要求。“损害”指受到伤害之外,还遭受损失;“危害”是危险、灾害,使受破坏;“祸害”指祸事、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作动词讲是损害、损失。B、C、D三项均无法和“感情”搭配。故正确答案为A。12 . (2011?四川秋季)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将面临的共同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视之为

11、_,认为它将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一些具有_意识的科研和企业人士则认为其中蕴含巨大商机,正试图_政府和产业界重视开发针对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技术。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包袱,超前,配合B:瓶颈,现代,建议C:创新,前导,倡导D:危机,先锋,说服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原文出处人口老龄化:危机还是商机?中国网13 . 甲村与乙村毗邻,乙村的用水源自流经甲村的小河,多年来,两村经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为根本解决问题,县政府决定将河流的用水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甲村认为县政府的决定违法。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村告的有理,因为水流属于集体所有,政府统一调配用水

12、应事先征得甲村同意B: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河水的供应C:甲村告的有理,因为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甲村,这条小河的水流当然属于集体所有D: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属于甲村所有,但乙村人也有喝水用水的权利。为了解决乙村的用水问题,县政府可以将水流供应统一调配答案:B。解析: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林、草原、山林、荒地、滩涂除外”。因此,水流虽然流经甲村,但属于国家所有,政府有权根据需要合理调配河水的供给。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14 .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第

13、二语言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种语言。根据这个定义,下列对第二语言的掌握过程中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是()。A:约翰是美国一家公司驻中国的代理,刚来中国时对汉语一窍不通,便参加了业余汉语学习班,现在,他已经能用汉语自如地进行交际了B:李红大学毕业时凭着较高的GRE和TOEFL成绩去美国继续深造,到美国两个月后,便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用流利的英语交流了C:于晶想去日本留学,便在中国找了一个日本人教她学日语。半年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D:美国人安娜性格开朗、活泼健谈,随父母来到中国后,在短短的一年内,没有参加任何汉语学习班便学会了怎样用汉语交际答案:D。

14、题目详解:此题的要件包括: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一种语言。A、B、C选项均不是通过沟通,不知不觉获得的,而是有目的、有前提的获得的,排除;而D选项中安娜是通过沟通,学会了她的第二语言汉语。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15 . X光片:骨折()A:卫星云图:降雨B:科普图书:知识C:电子导航:路线D:饮食习惯:健康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考查对应关系。X光片可以看出是否骨折,卫星云图可以看出是否降雨因此选A。16 . 文言文:古代汉语()A:语言学:现代语言B:戏剧:古代戏曲C:白话文:现代汉语D:文献:古代文献答案:C。题目详解: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包容

15、关系,且是后者包含前者,即“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C,即“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A、B和D中都是前者包含后者,故正确答案为C17 . 国人学英语的目标( )A:证明中华民族有掌握其他语言的能力B:在他人的语言系统中寻找自尊C:追求异域文化和文明形态D:极力接近他人活动的话域答案:A。题目详解:18 . 虽然人类罪恶昭彰,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他的艺术的形式以科学,真理的追求及美的创造与正义的概念等等方面所显露出来的伟大的和可敬的特质。每当我们说出人类或人性这两个字眼时,我们便触及到一个“大神秘”;如果我们对这“神秘”已无知觉,那么我们便已经屈服于精神的死亡。上面这段文字中的“神秘”,意思是()。A:拥有艺术,追求科学,真理和正义的人类却是罪恶昭彰B:罪恶昭彰的人类竟然与艺术,科学,美和正义等相关联C:人类虽有许多众所周知的罪恶,但仍有伟大可敬的特质D:要忘掉人类的精神罪恶,却不能忘记他伟大可爱的特质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这是一道词语理解题。“神秘”在原文中的最后一句。联系上文的内容可以得出“神秘”是指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司法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