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259789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台州山海协作体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u64Zn65Fe56S32第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三氧化硫的分子式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1个三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3

2、个氧原子构成,三氧化硫的分子式是SO3;故答案为:D。2. 常温下,铁片遇浓硫酸产生钝化现象,该现象可说明浓硫酸具有A. 挥发性B. 吸水性C. 脱水性D. 强氧化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常温下,铁片遇浓硫酸产生钝化现象,是因为浓硫酸使铁表面氧化为致密的保护膜,阻止浓硫酸继续与内层的铁进行反应,所以该现象说明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合理选项是D。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矿泉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 非处方药其包装上有“OTC”标识C. 碳酸钡可用作医疗上的“钡餐”D. 碳酸钠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答案】B【解析】【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的无机盐、水都是化学

3、物质,故A错误;B“OTC”一般指非处方药,可自行根据需要选购,故B正确;C碳酸钡溶于盐酸,生成可溶性氯化钡,引起重金属盐中毒,所以碳酸钡不可用作医疗上的“钡餐”,故C错误;D碳酸钠碱性较强,对人体伤害较大,碳酸氢钠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D错误;答案选B。4.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乙醇B. 硅C. 盐酸D. 硝酸钠【答案】D【解析】【详解】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A乙醇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故A不选;B硅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选;C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选;D硝酸钾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发生发生电离,是电解质

4、,故D选;故选:D。5. 下列变化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和反应B.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 中和反应D. 生石灰溶于水【答案】B【解析】【详解】A和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B符合;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D生石灰溶于水是放热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答案选B。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B. 乙炔的结构简式:C. 的空间填充模型:D.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答案】A【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A正确;B乙炔含有碳碳

5、三键,结构简式为HCCH,B错误;C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该模型不能表示的空间填充模型,C错误;D二氧化硅中不存在分子,没有分子式,D错误;答案选A。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B. 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C. 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D. 燃煤中适量加入一些生石灰或石灰石是合理的,不属于“掺假”行为【答案】C【解析】【详解】A自然界中游离态的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A正确;B氨气和氯气相遇生成氯化铵而冒白烟,所以可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B正确;C有毒,但其具有还原性和杀菌消毒能力,因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作食品添加剂,

6、但一定不能起标使用,C错误;D燃煤中适量加入一些生石灰或石灰石,可以吸收燃煤中的杂质燃烧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所以是合理的,不属于“掺假”行为,D正确;答案选C。8. 2021年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B. “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C. “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神舟”飞船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使用的多种合成纤维为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硅,故A错误;B液氧液氢推进剂反应

7、时生成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故B正确;C硬度大、强度高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使用的多种合成纤维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故选A。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和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 和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 和互称为同位素D. 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详解】A、和均不是氢气分子,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错误;C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称为同位素,C正确;D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官能团个数不同,不能互为同系物,D错误;答案选C。10.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

8、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可能是丙烯,也可能是环丙烷,A不符合;B只能表示丙烷,一定属于纯净物,B符合;C可能是乙醇,也可能是二甲醚,C不符合;D可能的CH3CHCl2,也可能是CH2ClCH2Cl,D不符合;答案选B。11. 如图为铜锌原电池工作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B. 电子从电极流出,经外电路回到电极C. 电极质量减轻,电极上产生气泡D. 不断减小,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锌铜与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移向正极,据此分析。【详解】A电解

9、质溶液为硫酸,铜作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没有进入溶液中,故溶液不会由无色逐渐变蓝,故A错误;B根据分析,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从电极流出,经外电路回到电极,故B正确;C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电极质量减轻,铜作正极,氢离子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上产生气泡,故C正确;D氢离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不断减小,保持不变,故D正确;答案选A。12.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下列措施能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的是A. 增加锌的用量B. 加入几滴溶液C. 使用98%浓硫酸D. 加入的水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增加固体的质量不改变反应速率,即

10、增加锌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选;B滴加少量CuSO4溶液,置换出Cu,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加快,故B选。C浓硫酸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C不选;D加入的水溶液,相当于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选;故选B。13. 下列离子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B. 碳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乙醇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 氢氧化亚铁溶于过量稀硝酸:【答案】C【解析】【详解】A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A错误;B碳与热的浓硫酸反应,B错误;C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D氢氧化亚铁溶于过量稀硝酸,D错误;故答案为:C。14.

11、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如图)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用上图装置完成喷泉实验实验室制氨气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挤压胶头滴管时,Cl2与NaOH溶液反应,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A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用Ca(OH)2和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C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时,Na2CO3应该放在大试管中,NaHCO3放在小试管中,C符合题意;D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

12、通入品红溶液后,若品红溶液褪色,可证明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天然气、沼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 正丁烷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C. 有机物发生的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速度缓慢,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D. 相同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时,甲烷的耗氧量最高【答案】B【解析】【详解】A天然气、沼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A正确;B正丁烷分子中碳原子都形成4个单键,碳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B错误;C有机物发生的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速度缓慢,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故C错误;D烷烃中,甲烷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相同质量烷烃完全

13、燃烧时,甲烷的耗氧量最高,故D正确;选B。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碘水可检验淀粉是否已完全水解B. 脱脂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完全水解能得到葡萄糖C.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可看到光亮的银镜D. 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A碘遇淀粉显蓝色,因此可以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已完全水解,A正确;B脱脂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是多糖,完全水解能得到葡萄糖,B正确;C葡萄糖含有醛基,与银氨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可看到光亮的银镜,C正确;D淀粉不存在醛基,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加热后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

14、误;答案选D。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和B. 油脂皂化反应可以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鸡蛋清会发生变性D. 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氨基酸为小分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油脂皂化反应可以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B正确;C鸡蛋清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鸡蛋清会发生变性,故C正确;D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答案选A。18.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B. 每生成2mol AB(g)吸收的热量为(ab)kJ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从图像可以看出反应是吸热反应,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否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故A错误;B依据图像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