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258930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B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19年重庆南川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A. 一把伞,是开在雨中的一朵花;两把伞,就是顺水携行的一枝并蒂(d)莲。B. 黄昏,漫步林间,常常被树鸟声,一地落叶,一缕清香绊(bn)住脚。C. 初夏,栀子花开,蝶儿翩飞,翠绿的藤蔓也按捺(ni)不住爬上白墙的冲动。D. 踏

2、着熟悉的林荫道,逝去的日子在眼前流动,往事历历,不觉湿了眼眶(kung)。【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驯良 潮汛 文质彬彬 眼花瞭乱B. 贻误 忠贞 沁人心脾 鬼鬼祟祟C. 粗拙 竣工 通霄达旦 辗转反侧D. 褒奖 揉躏 张惶失措 千钧一发【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B. 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C. 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D. 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

3、意,照旧乱停乱放。【答案】C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牛不相及。 。 。 。 。 。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教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A. B. C. D. 【答案】A5.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

4、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答案】 (1). 它有眼睛 (2). 看到失意和彷徨 (3). 它有嘴 (4). 述说温暖和力量6.名著阅读(1)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

5、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2)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对人和事的领扬,还有冷静的批判。请从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举出一例,指出作者批判的内容。【答案】(1)B(2)示例: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于“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引起强烈反感,他用此来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的悲惨处境。7.综合性学习2019年4月起,重庆市开展了“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意在宣传重庆的美最、美食、民俗、名人、历史等。为响

6、应此次推介活动,你所在学校报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策划栏目】(1)学校要制作一本活动宣传手册,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栏目一:赏美景,愉悦身心栏目二:_栏目三:_【展开调查】(2)假如你是学校的一名小记者,请你围绕“晒文化晒风景”活动,从下列采访对象中任选一位,拟两个采访的问题。采访对象:路人、校长、当地分管文旅推介活动的领导人采访对象:_采访问题一:_采访问题二:_【答案】 (1). (1)品美食,享受口福 (2). 学历史,传承文化 (3). (2)路人 (4). 你对重庆的“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有哪些了解? (5). 重庆这次“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

7、旅推介活动,哪些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填空(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2)_,思而不学则殆。(十二章)(3)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4)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杜甫在望岳中以“_,_”表现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8)一轮明月,惹动几多情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对自己的宽慰“_,_”是对亲人的祝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对友人的思念。(从相见

8、欢游山西村水调歌头三首诗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作答)【答案】 (1). (1)在水一方 (2). (2)学而不思则罔 (3). (3)甲光向日金鳞开 (4).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 (5)赢得生前身后名 (6). (6)枯藤老树昏鸦 (7). (7)会当凌绝顶 (8). 一览众山小 (9). (8)但愿人长久 (10). 千里共婵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9、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 解释下列加

10、点的词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B.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C. “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D. 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12. 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

11、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链接材料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注: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甘:美味,以为甜美。【答案】9. (1). 交错相通 (2). 同“邀”,邀请 (3). 沿着、顺着 (4). 做标记 10. (1)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2)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11. C 12. 相似点是:都是当时不可实现的虚幻想象;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列小题。雪夜的老人叶骑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

12、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

13、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