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258674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19年山西吕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读书(12分)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1)水何澹澹,_。 (观沧海曹操)(2)_,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北朝民歌)(3)落红不是无情物,_。(己亥杂诗龚自珍)(4)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5)但愿人长久,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爱莲说周

2、敦颐)(7)望岳中的“_,_”,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二、读思(38分)(一)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

3、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3.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第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B.第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C.第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三三两两的特务在巡逻。阳光斜斜地照着 监狱的铁窗。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A (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 伸

4、手捉住一只。刘思扬 (怜惜地望着A) 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A。A (惊喜) 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小虫不安地爬动。A (沉思状) (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A (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A (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4.以上是一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剧本中的A指_ ( 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_,这是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3 分)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山高路远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 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

5、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5.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的精神。(2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题。伤疤的身价黄花梨是被其名贵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好材料,带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佳品中的珍品,价值连城,受到世人的追捧。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因为黄花梨生长于沿海地区,常遭台风袭击,在风雨飘摇中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黄花梨的成长,只不过,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

6、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形象逼真,十分迷人。原来,正是因为经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多灾多难之后形成的伤疤,才让黄花梨更加名贵,更其魅力。以致成为文人笔下的素材,成为收藏家推崇的对象。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伤疤就不成为伤疤,而是上天的恩赐。6.阅读材料可以发现,题目中的“伤疤”有两层含义,各指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7.同学们围绕怎样“在伤疤处长出朵花”展开讨论,有人认为要靠顽强的毅力,有人认为需要过人的智慧, 还有人认为离不开从容的心态。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10分)(三)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8-

7、11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

8、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1)浅草才能没马蹄 (2)天与云与山与水9.下列河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是日更定矣 明辨是非B.见余大喜日 喜出望外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别具匠心D.余孥一小舟 不遗余力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3分)(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1.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4分)白乐天春日_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怅惘_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

9、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_,_,_,_。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注释 固:本来。师:动词,学习。庸:动词,表示反问,岂。12.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亦先乎吾 其闻道也A. B. C. D.13.作者认为“师者”的价值在于“_” ,主张不拘泥于_、_,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3分)三、读写(70分)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是我省的一件大事。学校准备制作“弘扬体育精神 喜迎三青会”宣传片,向同学们征集素材,你推荐了下面的宣传画。请说明你的

10、推荐理由。 ( 6分)写作提示:可以把三幅画作为“宣传画系列” 总体推荐,也可以只推荐其中一幅;80字左右。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月光汤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凝起了一层透亮的“薄霜”。月光很亮,亮得连父亲也觉得,待在屋内睡觉未免太过可惜。于是,他便带我去村外的湖边夜钓。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飘在水面上粒粒可见。先是点点浮颤,继而 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月光清激、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 当鱼饵明晃晃地摇曳在水里,它们又怎会怀疑这份恬静背

11、后的真相呢?纷纷咬钩,就这样,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此时,明月依然高悬在夜空之中,意犹未尽的父亲,并不打算回家。但我们有些饿了,父亲就索性找来一个废弃的陶罐,就着湖水洗净,然后支在火堆上他要煮一罐鱼汤。水,从湖里汲取而来,白白净净;鱼,是刚刚钓上来的,也白白净净; 月光,自星空流淌而来,更是白白净净。父亲说,喝下这白白净净的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 少怨,无烦。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只不过是里面游进了几条白白净净的鱼。”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身难忘。为了家人,父亲埋身田间地头。每遇旱

12、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车,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月光下,父亲和我一人负责拉动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水。一车车白花花的月光泉便是这样,从低处翻淌进我们的梯田里。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累了,父亲便以堤埂为床,躺在月光里,小睡一会儿。有时,我会抱怨,觉得这活太累,收益小,可父亲却说,百滴水就能救活一棵稻,只要水到了,就不会颗粒无收。“莫要怨了,月亮不都在陪着 我们,给我们照明嘛!”暑假时,父亲常去集市卖红薯。凌晨两点便要担货出发,夜行山路,我替他打手电筒照路,给他壮胆。倘有月光明道,父亲便会独自上路,不要我陪。月光,便是他的伴,他的明灯,他的保护神。中考那年,我考得不好,没能被县城里最

13、好的高中录取。一天晚上,父亲和我纳凉说闲话,他说:“_”父亲的话点拨了我,让我重拾信心,后来,我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一罐月光汤,一车月光泉,一弯月光路,我终于读懂了父亲:因为心中始终有月光,他才能在岁月的千沟万壑中岿然不动,且从不发一声怨言。在父亲看来,若是觉得人生苦,根源是心里有苦。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不顺。只要心因能常被月光溅润,不干潮,不开裂,人生便有希望和奔头,心也就不苦了,15.在学校的征文比赛中,月光汤一文脱颖而出。(1)请想像父亲当时说的话,为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不少于50字)(5分)(2)此文作为获奖作品,将发表在学校的文苑杂志上,需要配上一段评论性文字。请你完成这个任务。(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题。 问题意识,即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因感知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而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是力求发现问题、理清问题、破解问题的心理态势,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有了疑问,却不能提出问题。我国中小学生课堂上主动提问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