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35257099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优秀6篇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篇1风华为人杰,巾帼逞英豪。2020年的即将来临的三八妇女节,是第110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我国第97个妇女节。与往年不同之处,在疫情防控战疫场上巾帼不让须眉,到处闪现着“巾帼身影”,凝聚着“巾帼智慧”、贡献着“巾帼力量”,绽放着“巾帼芳华”,这一刻她们点亮了“巾帼底色”。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被口罩勒到深痕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被防护服包裹束缚着的笨重身躯一切的痕迹,是你们逆行与病魔抗争的最美样子。我们要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风雨兼程守候在每一个防疫站点,感谢你们

2、叩响一户户房门摸排劝导,感谢你们剪短了长发只为救助更多患者,感谢你们身兼数职为隔离群众送上暖心服务,感谢你们在疫情肆虐之时,不惧生死,勇敢奔向抗疫前沿,感谢你们的家人、亲友给予的倾情支持。我们想对你们说一声:姐妹们,你们辛苦了!我们为有你们这样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的“巾帼英雄”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你们是坚守者武汉封城,当地的居民坚守他们的家园,不让病毒外传,始终坚守着病毒传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背后为你默默坚守, 医护工作者星夜兼程,白衣战袍,投身无声战场;建设者昼夜施工,血肉之躯,展示中国力量;还有无数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们逆风而行,坚守岗位。这就是万众一心

3、的中国精神与力量!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向最强坚守者致敬!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篇2题为烈士的母亲,没有太多的文字,却字字震撼我们的心灵。大家看哭了,尤其是最后那句“俺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这个时候,文字无比的贫乏,而实际上是说太多的语言都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而这句话却让人扎心,痛得想成为这位母亲的儿子。英雄来自于平凡。陈祥榕,就是在2020年6月15日冲突中牺牲的战士。牺牲时,他才19岁。为什么能在死亡面前义无反顾地冲锋?从陈祥榕母亲的这句话里,我们寻找到了答案。这是一种基因的传承,所以也就有了一个刚刚入伍,还戴着列兵军衔新战士的战斗宣言“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

4、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这是战斗宣言,更是一个军人的血性,当死亡来临,他没有惧怕,而是和营长陈红军一起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陈祥榕不会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去,他更不会想到他的离去,与祖国的边防连在了一起。但是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牺牲,用年仅19岁的生命诠释着一个军人的定义。其实,2020年8月,烈士陈祥榕的墓碑,已经树在了祖国西部边陲、海拔4269米的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交汇处的康西瓦达坂东南荒凉的山坡,那个被誉为“全军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碑文是这样写的:69316部队战士,福建屏南人生于2001年12月,2020年6月在对印边防斗争中牺牲,被追记一

5、等功入伍不到一年,只向前冲不会后退,陈祥榕是00后的骄傲。在新添英魂陈祥榕烈士的墓碑基座上,那排尚未燃尽的香烟,瞬间让瞭望君抑制不住情绪,潸然泪下。或许,这是对长眠高原英雄的最高敬意。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大半年之后,才以媒体的方式公示了这个消息呢?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这样回答:在近一阶段维护中国国家领土主权和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的斗争中,中国边防部队涌现出一批热爱和平、忠诚使命、捍卫正义的英雄官兵。需要指出的是,去年6月印军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责任完全在印方。冲突发生后,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缓和,保持了

6、高度克制,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担当。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关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能遗忘,中国媒体对英雄事迹进行公开报道,是客观报道事实的媒体责任,有利于澄清真相,以正视听,让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中方对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立场是清晰的、一贯的、真诚的,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始终致力于维护中印两国两军关系大局,始终致力于尽快推动局势降温缓和,尽快恢复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解放军报报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9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

7、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陈祥榕,无愧于“边防卫士”,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严格地说,他还是一个孩子,19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他却是一个勇士,战场上的真正的勇士,真正的男子汉,倒在奋斗的疆场上,就会永远地挺立。如果没有牺牲,人们不可能把他同英雄这两个字联系起来。但,历史是无情的。19岁的陈祥榕烈士永垂不朽。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篇3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日活动中,我深入学习了田家英和丁地平两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深深地被他们的优秀品格所洗礼,特别是有三点深刻体会。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如船,理想是帆。田家英同志始终保持对党和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8、长期同混进党内并身居高位的坏分子进行不妥协的斗争,竭力挽救出现偏向的革命事业。丁地平同志从小便有平地之志,树立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并积极探索“平地”之路,奋不顾身,视死如归。我作为一名挂职督察干部,将以“为国督察”作为核心理念,将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视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检验督察工作的唯一准绳,做到不卑不亢,敢抓敢管,面对成功不骄傲自满,遭遇挫折不彷徨退缩。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田家英同志一生忧国忧民,他出身贫寒,进城后生活条件好了也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忘时时挂念群众疾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在我们党的民主生活一度受到损害时不顾个人安危,真实地、负责地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

9、反映群众疾苦,指出我们党在工作中的错误。丁地平同志从小就痛恨人压迫人、人剥削人,领导群众开展了“抗丁抗粮”运动和反饥饿斗争,为广大贫苦百姓带了诸多实际利益。作为一名挂职督察干部,我将牢固树立督察为民的意识,始终坚持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出发点,融入到督察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并落实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严查违法征收土地、未按期将社会保障资金统筹到位、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未足额存入专款账户、征地拆迁还建房滞后等侵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有利于人民的事。三、保持勤奋好学的作风田家英同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谦虚谨慎、不慕名利,深知“谦虚使人进步,

10、骄傲使人落后”,初到毛泽东那里工作时,毛泽东问他:“你到我这里工作有什么想法?”他回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几十年如一日用功读书,逐步成为一个比较博学能文的党员干部。丁地平同志为了探索“平地”之路,刻苦研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程、抗日的八路军和怎样动员千百万农民等马列经典著作,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得出“要实现平地理想,只有跟着共产党”的结论。他提出“要在自我批判中才能进步”,甚至在狱中也以自己从事地下斗争的经历,与苏联小说铁流、粮食中描写的人物加以比较,同大家讨论,总结经验教训。督察工作上连中央下接地气,既能深入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细微的操作层面,也能全面接收中央政策的最新指令,是学习锻炼的极

11、佳场所。我将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挂职机会,敢于担当、刻苦工作、敢于碰硬,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树立“四种意识”,强化“四项能力”,不停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土地督察和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添砖加瓦。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篇4张伯礼把“贤以弘德,术以辅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仍坚持每周出门诊,有时从外地赶回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诊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处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不作不必要的检查,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精心诊治,以高超的医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一次张伯礼看完门诊,刚出诊室就被一位病人家属拦住,家属哭着说:“我们从农村来,没挂上号。他(病人)得了肺

12、癌,花了2万多也不见好,快撑不住了,您救救我们吧。”张伯礼把病人让进诊室,仔细询问病人情况,认真查阅各种检查报告,发现病人虽消瘦、剧烈呛咳,但ct、支气管镜检查没有给出肯定结果。病人咳嗽始于服用降压药“开博通”后,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判断呛咳很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病人心理负担重才导致消瘦。他给病人调整了降压药,开了中药汤剂,亲切地对病人说:“你很可能不是癌症,先喝点中药调理调理。”一周后病人复诊时症状明显改善,又用了一段时间的中药,病人就康复了。病人家属拉着张伯礼的手说:“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接触过张伯礼的人都说,张主任一点儿没有专家的架子,他对病人永远都是那么耐心细致、和蔼可亲。20

13、03年非典肆虐。张伯礼挺身而出,迅速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他说:“sars(非典)是一场特殊的严峻考验。它考验我们的党性,也考验我们的能力。”他以“宁愿牺牲,不负人民,勇于担当,不负历史”的无畏精神,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非典患者,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激素减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他还组织了非典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扬。30多年来,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张伯礼努力拼搏在科研、教学和医疗岗位上。他说:“当今中医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医药事业奋勇拼搏,鞠躬尽瘁!”看英雄事迹写心得体会篇5面对突

14、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

15、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8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责任。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