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35257086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整百教案推荐5篇认识整百教案篇1由于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年级的小朋友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基本上以活动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珍惜时间的意识。1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利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年级小朋友的认知是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秒”对于他们来说是抽象陌生的时间概念。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认知空间,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秒”。2重视时间观念的建立,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可计量性。在认识“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

2、与,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进而通过分针和秒针的运动验证“1分60秒”,同时又注意到学科间的整合,设计了口算、朗读、画画等丰富多彩的自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1秒的长短以及分与秒的关系。教师准备ppt课件、各种钟表模型学生准备钟表模型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教学过程创境激趣,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人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学生随着课件一起倒数十个数。师: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倒计时的场面呢?刚才

3、这样的倒计时你们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时间单位。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时间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2导入新知。生活中用秒计时的现象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倒计时,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概念,并且知道1秒大概有多久,然后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用“秒”作单位的,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欣赏生活中的钟表。(出示ppt课件)2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课件演示钟面)师:你知道钟面上的哪根针是秒针吗?(又长又细的就是秒针)师:秒

4、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走了几小格?(引导学生一起说出:秒针走1个小格就是1秒,走5个小格就是5秒,5个小格就是1个大格,那么1个大格就是5秒。板书: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师:再看秒针从2走到4,走了几秒?(10秒)再接着看,秒针从6走到12,经过了多少秒?(30秒)3借助钟表体会1秒。师:同学们都带来了心爱的钟表,下面就请你们仔细观察钟面,如果钟面上有秒针,就把钟表放在耳边仔细地听一听;如果是数字式的,就仔细地看一看时间是怎样一秒一秒地过去的。听声音的同学来把你听到的声音学给大家听一听。(引导学生模仿秒针发出的声音)看数字钟表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钟表上的时间是怎样一秒一秒地过去的。师:课

5、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字电子表和秒表,观察它们是怎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的。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用数字来表示时间的?(电脑、红绿灯、计算器等)师: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吗?(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用动作来表示秒,切身感受1秒的短暂,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4根据体验,谈谈你对1秒的感受。看了刚才的表演,你们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对1秒时间的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在1秒内却能做很多事情呢!你们看:(出示课件)(1)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2)人造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3)小汽车每秒约行驶2

6、0米。(4)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每秒能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5)电脑每秒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师:看了这么多的介绍,大家谈一谈1秒的作用。(作用很大,很广泛,1秒很有价值)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这短短的1秒。现在你们对时间的作用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谁来说一说?(珍惜每一秒,珍惜时间)刚才我们了解了1秒能创造出那么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把每一秒都积累起来,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5游戏活动,估算几秒。小组活动: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几秒的时间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写一个字,擦一下黑板,爬一层楼梯)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4人,可以一人做事;一人当裁判,喊“开始”“停”;一人用自己的方式估

7、算时间;一人用钟表计时,计时的过程中要看清秒针的起点和终点。活动内容:每个小组发一个信封,上面都写着读一首诗、拼一幅图、画一棵大树、写两个“秒”字、做10道口算题请各组成员讨论该怎样分配工作,活动结束后,每组计时的同学进行汇报。师:刚才我们每个组分别用几秒钟做完一件事?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时间单位秒。探索猜测,发现1分60秒(出示课堂活动卡)播放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时间,可以点头估算,可以拍手估算,也可以在心里数数等。认识整百教案篇2教学目标: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难点

8、: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二、出示目标: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三、自学指导:(一)、教学例3:1、板书:据统计,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问:这些数怎样写?2、问:这些数的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六千八百五十万:6 8 5 0 0 0 0 0三千零八十万: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3、想一想:整万的数怎样写?学生归纳:有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再写个级的4个0。四、达标检测:完成练习

9、第6题五、先学后教:1、谁能说出数位顺序表。请同学上来板书2、二千零五万四千五百四十万六千四百二万零五问:这些数既有万级又有个级,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3、检验。4、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学生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六、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知识拓展:“你知道吗?”阅读材料介绍了有关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七、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说吗?认识整百教案篇3学习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0、。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运用: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

11、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面的认识。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

12、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长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可分为几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板书:8个顶点。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13、。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

14、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第1课时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认识整百教案篇4教学内容:教科书p8990练习十三第410题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提高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比较、抽象及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