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35255941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两首-关雎》导学案5-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雎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2、轻松诵读,能够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3、品读诗歌,能够说出诗歌中起兴的表现手法。【学习重点】1、 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内涵。2、 学习比兴的表现手法。【资料助读】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2、 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诗的种类,“颂”以宗庙、颂神乐歌为主;“雅”是宫庭乐歌,多为贵族文人所作;“风”又叫“国风”,是一种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也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赋、比、兴”指诗的表现手法。“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

2、 “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二、 预习检测1、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2、 学生简介作品,展讲下列练习。1、 诗经是我国 诗歌总集,收录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共有 篇,又称 。其种类有 、 、 ,其表现手法有 、 、 。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 )窈窕( )好逑( )参差( )荇菜( )芼( )寤寐( )三、 初读感知1、 反复诵读,品味诗意。(1)听录音,学生跟读,教师正音。(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朗读时的停顿,都是两个字一停顿,停顿时间根据情感需要可长可短。(3)学生齐读。2、对照注释,解释下列重点实词,并说说诗的大

3、意。关关雎鸠:洲: 窈窕: 逑: 流: 寤寐:服: 友: 芼: 乐:试着写下诗的大意:示例: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岛上。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四、 再读探讨文章内容1、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什么人+什么事) 2、 诗中青年男子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一见钟情( )( )五、 品读全诗,研讨本文写作特色。1、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有赋、比、兴,请思考:本诗从“关关雎鸠”写起,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2、仔细阅读诗歌的二、四、五章,看看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体会到这样写的妙处吗?说说你的看法。六、 总结并尝试背诵【巩固提升】一、 文学常识填空。1、诗经是“五经”之一,“五经”分别是诗经、 、 、 、 。2、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二、选择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三、 阅读关雎,回答下列问题。1、 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2、 本诗以雎鸠、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3、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 4、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