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两首-蒹葭》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35255940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诗经两首-蒹葭》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2课《诗经两首-蒹葭》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课《诗经两首-蒹葭》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两首-蒹葭》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教师之家: 客服QQ 2944937479蒹葭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预习检测;1、诗经是我国 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 篇,又称 。 2、 诗经共分 、 、 三个部分。诗经六义是: 二、自主探究: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感受音韵美2、配乐朗读;(板书课题)3、指名朗读(让其他学生点评);4、师生探讨如何感受音韵美?(1)

2、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朗读时采用“二/二”拍,读起来很整齐,有节奏感; (2)作品押韵:“ing”“i”“i”;(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5、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6、自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见课件)三、合作交流;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2、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3、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凄美、迷离的意境。)(氛围、境界)5、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

3、出来。 (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注意:只写景,不写人。(老师出示示例) 6、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齐读课文,小组讨论)7、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自读课文,小组讨论)教师总结: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矢志不渝的“追求者”。课堂检测: 1、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自读课文,思考问题)作业:课外阅读诗经桃夭。 部编版教师之家: 客服QQ 29449374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