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Darst****oung 文档编号:35255935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在公共场所,请轻声讲话”,这里的“轻”是指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答案】B【解析】【详解】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 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 铁锤敲打铁钉,铁钉变热B. 饮料放冰箱里,饮料变凉C. 勺子放热汤里,勺子变热D. 嘴向手“哈气”,手变暖和【答案】A【解析】【详解】A铁锤敲打铁钉,在打击的过程中,对铁钉做功,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符合题意; B饮料放冰箱里,饮料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

2、内能,故B不合题意; C勺子放热汤里,勺子从热汤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 D嘴向手“哈气”,手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合题意3.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B. 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C. 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D. 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答案】D【解析】【详解】A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是来自鱼的光线经过不同介质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灯光照到人身上时会形成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是光经过不同介质时发生折射形

3、成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化妆镜中看到“自己”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4. 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活塞式抽水机B. 密度计C. 连通器D. 飞机机翼【答案】A【解析】【详解】A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时,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达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故A正确; B密度计是利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误;C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在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的液面高度相平,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误; D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故D错误5. 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4、( )A.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C. 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D. 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答案】C【解析】【详解】AB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即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AB错误; C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 D近视眼是品状体太厚或眼轴变长造成的,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6. 下列设备中,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动圈式话筒B. 电磁继电器C. 发

5、电机D. 扬声器【答案】D【解析】【详解】电动机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扬声器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带动纸盆发声,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7. 下列关于微小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物体的分子可以停止运动B. 分子很小,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出它们C. 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 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6、棒能吸引纸屑【答案】C【解析】【详解】A任何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分子的体积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故B错误; C金属能够导电是依靠其内部大量的自由电子故C正确;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有负电荷,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错误8. 下列家庭电路中,连接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C家庭电路中灯和插座之间应该是并联的,而这两幅图中灯和插座串联,故AC不符合题意; BD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插座接线时应遵循“左零右火”的原则,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9. 如图所示是小灯

7、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的电阻不变,阻值为7.2B. 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加得越来越快C. 小灯泡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有关,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D.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与其两端电压有关,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故小灯泡的电阻不是一个定值,故A错误 B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加得越来越慢,故B错误, C小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小灯泡的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增大,根据公式P=UI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8、故D正确10.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竖直下降到适当位置时打开降落伞,人和伞受到较大的空气阻力,开始做减速运动,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减小而减小,竖直下降一段高度后,开始匀速下降直到落地,匀速下降的高度与减速下降的高度相等以人和伞为研究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速下降中重力做功比匀速下降中多B. 减速下降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比匀速下降中大C. 减速下降中减少的动能等于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D. 匀速下降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A重力做的功与物体重力和下降高度有关物体的重力不变,减速下降与匀速下降的高度相同重力做的功相同,故A错误; B运动员减速下降时的速度大于匀速下降时的速度,根据

9、公式P=Fv=Gv可知,重力大小不变时,减速下降中重力做功的功率大于匀速下降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故B正确; C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减少的动能和减少的重力势能的和等于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故C错误; D运动员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总量减少,故D错误11.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薄壁硬塑料瓶瓶中装有水和空气,瓶口敞开,盖上并拧紧瓶盖后,在瓶壁开一个很小的孔,水从孔中流出,水面高度下降了h1时水停止流出,此时水面到出水孔的距离为h2,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与流水前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变B. 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减小了gh1C. 瓶内气压减小了gh

10、2D. 瓶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g( h1+h2 ) 【答案】C【解析】【详解】A一开始,瓶内气体压强p气等于大气压强p0,瓶底上表面受到压等于大气压加上水的压强, 随着水的流出,水的速度减小,根据p水=gh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且瓶内气体体积变大,压强p气也减小,所以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减小,故A错误; B由A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了gh1,瓶内气体的压强p气也减小,所以瓶底上表面减小的压强大于gh1,故B错误; C一开始,瓶内气体压强p气等于大气压强p0, 当水面高度下降了h1时水停止流出,此时水面到出水孔的距离为h2,此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加上h2水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所以瓶内气压减小了

11、gh2,故C正确; D设塑料瓶的底面积为s,根据F=pS可知,塑料瓶对桌面压力减小量等于水的重力的减小量,即F=G=gSh1 塑料瓶对桌面压强的减小量,故D错误二、选择题1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镀膜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镀膜玻璃板增强了对光的反射B. 在较暗的实验室点燃a蜡烛,a蜡烛的像更清楚C. 用b蜡烛与a蜡烛的像比较得到像与物的大小关系D. 该实验中a蜡烛所成的像是由来自a蜡烛的光会聚而成的【答案】ABC【解析】【详解】A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用一面镀了膜的玻璃板做实验时,一面镀膜的玻璃板反射能力比较强,成像比较清

12、晰,故A正确; B在较暗的实验室点燃A蜡烛,在比较暗的环境中,减少了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的刺激,干扰人的视线减弱,A蜡烛的像更清楚,故B正确; C移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比较得到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得到的,故D错误13. 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和R2的阻值相同,闭合开关S1,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再闭合开关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的总电流变小B. 通过R2的电流的变化量小于通过R1的电流C. R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相等D

13、. 使电流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答案】BCD【解析】【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时,R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再闭合开关S2后,R1与R并联后再与R2串联,电流表测R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所以,R1与R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R的阻值,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故A错误; B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小,R两端的电压变小, 由I=可知,R的阻值不变时,通过R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4、,且干路电流变大,通过R的电流变小, 所以,通过R1的电流变大,且通过R1电流的增加量大于通过R2电流的增加量,故B正确;C 因R2两端电压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 所以,R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相等,故C正确; D当滑片P向a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变大,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并联部分电压变大,R2两端的电压变小, 则通过R1的电流变大,干路电流变小,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同理可知,当滑片P向b端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变小,干路电流变大,通过R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15、, 所以,要使电流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故D正确1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S柱形容器中装有水,将金属块和木块叠放在水中,水面恰好与木块上表面相平;将金属块取下放入水中后下沉至底部木块再次静止时,水对容器底压强减小了p已知金属块的重力为G1,木块的重力为G2,水的密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的密度为B. 木块受到的浮力减小pSC. 金属块的体积为D. 金属块的体积为【答案】A【解析】【详解】A金属块和木块叠放在水中时浮力F浮G1+G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的体积:V=V排=,则木块的密度为:=,故A正确;B金属块和木块叠放在水中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木块和金属块的总重力,即F浮G1+G2,将金属块取下放入水中,木块漂浮,金属块沉底,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