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255721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 道路设计说明道 路 设 计 说 明 13 一、工程概述、工程范围及规模武侯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的中心城区,因蜚声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基本在四环路内),东与锦江区隔河相望,南与高新区、双流区接壤,西与双流区相连,北与青羊区毗邻。东西向长约13千米,南北向宽约10千米,土地面积75.36平方千米,辖11个街道、71个社区。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项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南桥二路以南、科韵路以西、三环路以北、华泰四路以东。设计道路南桥一路东西走向,西起华泰五路,东至科园南二路,道路长度约283.17米,道路红线宽度为16米,双向两车道;设计道路华泰

2、五路南北走向,南起三环路辅路,北至南桥一路,道路长度184.169米,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双向两车道。垃圾站出入口改线道路2#路东西走向,西起华泰五路,东至垃圾站内道路,道路长度约47.557米,车行道宽7米,双向两车道。、现状情况描述南桥一路与华泰五路交叉口东北方向为南桥垃圾压缩中转站。南桥一路西侧现状路沥青路面车行道宽度为7米,双向两车道;东侧现状路车行道宽度为10米,双向两车道。华泰五路北侧现状路沥青路面车行道宽度为8米,双向两车道;南侧为三环路辅路,单向四车道。设计道路所处位置大多为垃圾处理站场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及附近施工临时场地及便道、公园等。填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宜进行道

3、路工程建设。、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为新建南桥一路、华泰五路、2#路,具体设计内容包含道路红线范围内的车行道和人行道路面结构、路基、无障碍、警示柱等。现状垃圾压缩中转站出入口位于南桥一路与华泰五路交叉口处,保留现状会导致此交叉口为五岔路口,且此出入口角度不满足规范,对交通安全不利。因此,本次设计将垃圾站出入口进行改线,在交叉口以北的华泰五路东侧新建2#路,与场内车行道连通。据调查该垃圾站将于8月迁移,本设计中2#路是否实施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需求确定。二、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1、成都武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委托2、成都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应用技术中心提供成都武侯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规划及地理信息专

4、题图(Z2022-00056)-13、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提供1/1000 带状地形图4、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提供成都市武侯区南桥一路、华泰五路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016版)7、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8、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5、2008)1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17、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8、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2年版19、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2012版2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三、设计标准、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3、路面结构

6、的设计使用年限:10年。3、机动车道单车道宽度3.5米。4、路面设计轴载:标准轴载BZZ-100。5、路基沉降控制标准:一般路段0.3米。6、抗震设防基本烈度:7度。7、坐标系采用成都市平面坐标系。8、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9、交通等级:中交通(仅2#路为轻交通)10、交通设施等级:D级、执行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情况1.修改调整建设进度计划,使其合乎时间逻辑性。按意见调整。2.补充GB55002-2021、JTG D50-2017作为设计依据。按意见补充3.补充说明道路沿线用地现状及工程地质条件,论述路基处理必要合理性,适当减小换填厚度。按意见补充调整。4.补充说明路面交通等级类别及其确

7、定的依据理由、土基回弹模量要求,核实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合理适配性;路床弯沉值要求太低;场地地质条件、项目周边蓄排水设施是否满足路基排水要求?若是条件不允许,人行道不必采用透水路面结构;路缘石不必采用花岗岩。按意见调整。5.补充说明(标明)起止点处(含相交道路)道路现状及衔接关系要求(平面竖向/结构) 、交叉路口实施范围(计量原则)、两侧土地开发建设时序、工程范围内既有天然水系/桥涵构筑物设置情况,核实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临时工程、边坡支护、拆除工程)。按意见调整。6. 补充说明交安设施设计等级、针对性细化量化交通工程设计内容(人行过街安全设施、交叉口渠化导流设施、智慧交通/多杆合一设施)。按意

8、见补充,具体见交通工程。7.加强文本校核,保持图文表格内容一致、前后对应。按意见调整。四、工程地质情况(引自地勘报告)、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根据钻孔揭示,拟建场地范围内从上至下的地层主要为既有路面结构,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卵石层,各岩土层的分析与评价如下:(1) 既有路面结构工程区附近主要为既有施工区及垃圾处理厂厂区,既有道路及厂区路面结构均为水泥混凝土,层厚0.200.60m。 (2)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杂填土:黄褐、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干燥稍湿。由砖块、碎石及少量黏性土等组成。主要分布于附近厂区就施工区内,层厚0.301.20

9、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均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等特点。素填土:灰黄、褐灰色、灰黑色,稍密,稍湿。以黏土、粉质黏土为主,含少量卵石、砖粒等杂物,偶见植物根茎及腐殖质。该层在区段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55.5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等特点。(3)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砂卵石:青灰色。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分选性较好。卵石含量4060%,粒径以28cm为主,最大粒径12cm,主要充填物为砂。场地内

10、普遍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勘察范围内以松散卵石层为主。2、水文地质本次勘察期间勘察范围内未见稳定地下水位,根据成都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既有类似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本区间工程范围内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于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砂砾卵石层孔隙潜水。(1)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大气降水、沟渠水为其主要补给源。水量、水位变化大,且不稳定。由于其水量小,对工程基本无影响。(2)砂卵石层孔隙潜水砂卵石层孔隙潜水主要是靠上层滞水、大气降水或地下水径流补给。其水量受季节性变化明显,具有雨季获得补充,积存一定水量,旱季水量逐渐耗失的特点。孔隙潜水动态变化显著,无稳定水位,难以形成贯通的自由水面。

11、根据收集资料显示孔隙潜水出水量约为2.54.2L/h。、工程特性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果,道路路基干湿类型为中湿状态,结合拟建工程场地实际情况及拟建工程特点,对拟建工程场地岩土的工程特性评价如下:杂填土为新近填土,由砖块、碎石及少量黏性土等组成,未经碾压,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呈各向异性,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能差,不能作为路基持力层和路基下卧层,层厚较薄,建议对杂填土进行挖除换填处理,且处理后应进行相关检测工作。素填土为新近填土,主要以黏土、粉质黏土为主,含少量卵石、砖粒等杂物,未经碾压,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呈各向异性,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能差,不能作为路基持力层和路基下卧层,建议对层素填土进行换填或者

12、分层夯实处理,且处理后应进行相关检测工作。砂卵石,卵石含量4060%,粒径以28cm为主,最大粒径12cm,主要充填物为细砂、黏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土质较均匀,松散,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可考虑作为路基持力层使用。地基承载力见下表。地层代号岩土名称地层时代承载力容许值(kPa)2-1杂填土Q4ml1002-2素填土1003-1松散砂卵石Q4el+dl180、建议1、通过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路线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已查明,拟建线路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自然斜坡稳定,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工程场地适宜进行道路工程建设。2、路基持力层选择:挖方段将素填土层开挖换填

13、后以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的填土作路基持力层;填方路段建议对素填土层进行换填或者翻填并分层夯实处理后以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的压实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3、填土路堤应分层碾压夯实。路基填土的填料、填筑工序及压实度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4、拟建道路的挖方路堑边坡和填方路堤边坡,填方路堤边坡可按1:1.501.75放坡修筑,填方路基基底设成逆坡。挖方路段建议放坡处理,放坡坡率可按1:1.0作放坡。5、路线应设置有效的截、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下渗对路基产生危害及影响沿线路基稳定性。6、挖方段边坡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跳槽开挖。7、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埋藏有雨污水管道,建议下一步开展更为详尽的管

14、道勘探工作。8、应加强路基验收工作,在路基施工时会同业主、质检、设计、监理、施工和勘察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对地质异常现象或不可判定地质因素应进行及时、准确处理。9、根据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本勘察范围内存在地下管线,并在平面图中标示,施工中地下管线扰动可能造成工程风险,建议施工阶段进一步加强施工地质工作,降低对地下管线施工扰动的工程风险。五、道路设计、平面设计按照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要求,并在满足规划的前提下加以优化,确保平面线形设计满足规范要求和行车安全要求。本项目道路平面设计,南桥一路西起现状华泰五路,东至现状科园南二路,全长283.17米,道路红线宽度16米,全线共有2处折点,圆曲线半径分别为180米、200米;华泰五路南起三环路辅路,北至现状南桥一路,全长184.169米,道路红线宽度20米,全线一处折点,位于交叉口范围内,故不设圆曲线;2#路西起现状华泰五路,东至垃圾站内道路,道路长度47.557米,车行道宽7米,全线无折点。、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依据现状地面标高进行设计。南桥一路最大纵坡1.276%,最小纵坡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