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25572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水工工程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1)黄堰河改造工程本工程起于北横三路上游约100m处现状河道,由北向南在近悦湾生态公园内与三吏堰交汇,共线约80m后两条河道分流,三吏堰为由北向南流向,黄堰河总体转为由西向东流向,出近悦湾生态公园后下游接现状已建箱涵。黄堰河河道整治工程共分为4段,其中,黄堰河上段长度为766.257m,受河道两侧分布耕地影响,预留河道空间仅2.53.0m,本段黄堰河无法按规划形成,按临时工程修建。黄堰河下段一长度为590m,黄堰河下段二长度为205.628m,黄堰河下段三长度为203.111m。(2)三吏堰改造工程本工程起于三吏堰江安河

2、河口下游约520m处现状河道,由西北向东南经近悦湾生态公园后向南在金川路附近接入现状河道。三吏堰设计起点桩号SLY0+000,设计终点桩号SLY1+246.634。其中武侯区水系连通一期工程三吏堰改造工程设计范围为SLY0+000SLY0+300,SLY1+040SLY1+246.634,整治长度共约507m;武侯区水系连通一期工程成都市第八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提升标段设计范围为SLY0+300SLY1+040,整治长度共约900m。2 .设计依据:1.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2. 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3. 武侯区环城生态区城市设计;4. 成都市武侯区悦湖科技城片区城

3、市更新项目片区防洪规划5. 近悦湾生态公园景观方案设计6. 本工程项目委托书 ;7. 相关控规红线3 设计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 619-2013);2.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4.防洪标准(GB 502012014);5.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6;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18);8.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17);9.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T171-2020);10.四川

4、省暴雨参数图集2010.11;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6);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14.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16.格网土石笼袋、护坡工程袋应用技术规程(CECS456-2016)17.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CECS353-2013) 18.其它相关规范。4 水文计算4.1 区域水系概况工程片区地势整体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河道流向受地势条件影响,总体规律为自西向东、由北向南流向,涉及规划河道

5、共计4条:江安河(含江安河支渠)、三吏堰、黄堰河、苏坡六斗渠。悦湖区域范围外光华8线北侧为规划苏坡斗渠,西北侧为苏坡支渠。片区水系图(1)黄堰河黄堰河河道起点在苏坡支渠尾水渠上取水,向东南流经张家湾、刘家院子、机投镇等地,穿越武侯大道后流经彭家碾、五桂桥,在老灌堰复穿武侯大道。继续穿越外环路、成双公路、成新公路,在高碑坝汇入顺风河,南流至双流县白家乡境内,穿越成昆铁路后汇入江安河。黄堰河不分引苏坡支渠的洪水,只承担区间洪水。黄堰河外环路断面控制集雨面积为19.5km2。其中武侯区段黄堰河长约12.2km,流域面积19.5km2,河道纵坡0.0010.0013。现状黄堰河河堤高2-3.5m,现状

6、河道宽度2-10m,于九川路交叉口进行再生水补给,补水点上游无明显河道,为自然沟渠,补水点下游为条石河堤、混凝土河堤,部分段落行洪断面满足需求,部分段落存在瓶颈,行洪断面较小。悦湖片区上游黄堰河部分河道已经修建,但部分规划河道整体与现状河道尚未整体连通。(2)三吏堰三吏堰从江安河取水,由西向东流经永康路、横穿武青西四路、金瓦路、武兴五路、武科西二路、武科西一路、武兴路、武侯大道和万兴路等,最后汇入黄堰河。主要承担灌溉功能,对着城市建设、开发,逐渐承担周边地块的洪涝水,现状实际为灌排兼用渠道。现状河道宽度约48m,全线为直立式条石河堤,全长约6.47km。黄堰河再生水补水点黄堰河混凝土河堤三吏堰

7、水闸三吏堰条石河堤4.2 设计洪水1)推理公式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的有关规定,当流域面积小于1000km2,无实测洪水资料的地区,可以采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拟用中国水科院推荐的推理公式来计算三吏堰及黄堰河的设计洪峰流量。该公式适用于全面产流条件下的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两种情况。公式的形式为: 当全面汇流条件下tC时当部份汇流条件下,tC时=o 1/(4n)式中:Q:最大流量(m3/s);:洪峰径流系数;i:最大平均暴雨强度(mm/h);S:暴雨雨力,即最大一小时暴雨量(mm/h);n:暴雨公式指数;F:集雨面积(km2);L:河流长度(km);本次断面J:河

8、道平均平降();:流域汇流时间(h);O:当=1的流域汇流时间(h);tC:产流历时(h);:产流参数,即产流历时内流域平均入渗强度(mm/h),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产、汇流参数综合成果中的盆地丘陵区计算公式。产流参数的平均值按=4.8F-0.19,Cv=0.18,Cs=3.5Cv,;m:汇流参数,根据现场调查流域内的具体情况,采用盆地丘陵区公式m=0.04000.204,计算。式中: :流域特征参数; L:河长,km;J:比降,; F:流域面积km2。在片区防洪规划汇水面积基础上,结合片区道路竖向及排水专项规划成果,同时考虑当前河道的补水流量,本项目对三吏堰、黄堰河两条河道的汇水面积、计算长度

9、进行重新测算,并利用水科院推荐的推理公式,计算出黄堰河、三吏堰的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见下表。洪水成果汇总表(推理公式法)河道名称长度(km)汇水面积(km2)河道坡度()设计洪峰流量(m3/s)备注P=0.5%P=1%P=2%P=5%P=10%P=20%黄堰河2.14.42.416.3314.2312.239.597.545.54黄堰河由八厂尾水补水,补水量0.93m3/s三吏堰0.681.751.57.866.996.124.974.103.262)综合瞬时单位线法由于设计流域无暴雨观测资料,所以由四川省暴雨参数图集2010.11所载暴雨等值线图查算暴雨参数,再推求设计暴雨。由于本河道集雨面积

10、较小,可直接以点暴雨代替面暴雨。工程河段设计暴雨成果表时 段均 值CVCSP=0.5%P=1.0%P=2.0%P=5%P=10%P=20%24h1060.553.5CV353.3313.9274.4222.1182.3142.36h750.453.5CV209.0188.9168.5141.1119.997.91h450.353.5CV103.094.886.575.166.156.51/6 h160.303.5CV33.030.728.325.122.419.6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的设计暴雨雨型分区成果,工程区流域属于I1区,选择本区雨型分配;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

11、附图4-1和附图4-2,工程区属于I区,其暴雨初损量采用25mm,稳渗率为0.8mm/h,由设计暴雨量推求出设计净雨过程,汇流参数m1,10、b、n属于表4-5中第2区的平均情况,根据设计净雨过程的平均净雨强度计算出m1,i和参数K,取t=1h,算出各时段的t/K值,由n和t/K查附表7的S(t)曲线表查出各时段的S(t),将S(t)移后1个时段即得S(t-1),各时段的S(t)减去S(t-1)即求出t=1h的时段单位线u(1,t),从而推求出设计洪水,成果见下表。洪水成果汇总表(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河道名称长度(km)汇水面积(km2)河道坡度()设计洪峰流量(m3/s)备注P=0.5%P=1

12、%P=2%P=5%P=10%P=20%黄堰河2.14.42.417.715.312.99.797.415.13黄堰河由八厂尾水补水,补水量0.93m3/s三吏堰0.681.751.59.79 8.55 7.41 5.80 4.66 3.42 3)成果合理性分析本次设计分别采用推理公式法和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来计算设计洪水,并与防洪规划计算成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对比如下:三吏堰流量计算成果对比表项目流量Qp(m3/s)(P=0.5%)流量Qp(m3/s)(P=1%)流量Qp(m3/s)(P=2%)流量Qp(m3/s)(P=5%)流量Qp(m3/s)(P=10%)流量Qp(m3/s)(P=20%)推理

13、公式法7.866.996.124.974.103.26综合瞬时单位线法9.79 8.55 7.41 5.80 4.66 3.42 防洪规划成果10.39.07.86.14.93.6黄堰河流量计算成果对比表项目流量Qp(m3/s)(P=0.5%)流量Qp(m3/s)(P=1%)流量Qp(m3/s)(P=2%)流量Qp(m3/s)(P=5%)流量Qp(m3/s)(P=10%)流量Qp(m3/s)(P=20%)推理公式法16.3314.2312.239.597.545.54综合瞬时单位线法17.715.312.99.797.415.13防洪规划成果18.716.113.610.37.85.4推理公式

14、法和综合瞬时单位线法采用四川省水文手册、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推荐的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公式。公式中的暴雨参数、产流参数、汇流参数都是根据四川省各地气象站、雨量站及中、小河流测站的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综合成计算公式和相关图表。因而计算本工程处的洪水,是有一定依据的,准确性较高。但上述两种方法计算洪水成果与成都市武侯区悦湖科技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防洪规划报告成果偏小,为工程安全起见,本次设计两条河道设计洪水流量以防洪规划计算成果为准。工程河段黄堰河、三吏堰设计洪水成果河道名称断面长度(km)汇水面积(km2)河道坡度()设计洪峰流量(m3/s)备注P=0.5%P=1%P=2%P=5%P=10%P=20%黄堰河黄15.922.782.418.716.113.610.37.85.4不参与上游分洪三吏堰三11.80.911.9210.39.0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